【新春走基层】康县:让老百姓讲好自己身边事
通讯员 燕兆林
“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目标,具体措施十三条。民主治理党领导,依法治国不动摇。五位一体总布局,方方面面要看齐。共建共治又共享,和谐发展创奇迹。惩除贪官和污吏,老虎苍蝇难逃避。”......12月28日,阳光正好的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文明实践站(所)文化广场上,快板唱词节奏欢快。这是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文艺宣讲队举行的第十场演出。“我喜欢表演,也喜欢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陇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鞭”传人何普彬编创的《四中全会放光明》引起了在场听众的共鸣。
近段时间来,康县县委宣传部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文艺宣讲队,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舞、三句半、快板、表演唱等文艺表演形式,深入景区、企业、学校、乡镇、农村、社区,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据了解,何普彬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边”传人和县级民俗文化传承人,今年51岁的何普彬,是康县文化馆驻廖家院的文化辅导员,对于传承霸王鞭、毛山歌等传统民俗文化很有研究。他很喜欢与文艺相关的民俗文化,只要一有空就背着手风琴走村串巷,寻找创作灵感,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这是一种喜爱,同时也是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他也是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文艺宣讲队队员,已经从事文艺表演35年的他,从12月20日接到任务,花了三个晚上写稿,两个晚上排练,最终完成了100句的《四中全会放光明》。现场观众都为他的精彩表演热情鼓掌。
“霸王鞭的音乐是康县的民间小调,唱词很多。对曲调和唱词进行了加工,使得曲调更悦耳,唱词更丰富。适合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优势。”和他一样,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宣讲队还有近80名文化志愿者,他们虽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怀着对宣讲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积极投身到基层宣讲中去,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