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融媒体传播新体系 ——媒体融合专家赵子忠教授一席谈
原标题:建设融媒体传播新体系
——媒体融合专家赵子忠教授一席谈
赵子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媒体融合,媒体转型,传播创新,是传媒行业探讨最多的话题和关键词。新时代,新潮流,媒体融合成为一种趋势。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如何建设新的传播思维,进军新的主战场,是个时代命题。12月29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前来兰州参加“2020全媒体合作分享会”的媒体融合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
一个转型
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当前“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报道组”的宣传新形势,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应当有怎样的新定位,发挥怎样的功能,是近年来从业者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赵子忠教授说,传统媒体有成熟的传播规律,有成熟的传播技巧和策略。传统媒体在传播机制方面,大多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是生活在“稀缺资源”的时代,稀缺时代媒体数量少,传播人才稀缺,传播信息量局限性大,传统媒体这种稀缺性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但是,这种稀缺时代的思维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挥的作用自然也受到限制。赵子忠教授说,今天你们这个采访,要么1500字,要么3000字,这个和报纸版面要求严格吻合。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我只说15个字,也是可发一条稿子,如果我说几十万字,那公众号也是可以推出的。如果是15字的稿子,报纸不好处理,如果我说了3万字,那今天报纸成专刊了。从传统媒体的受众来说,以前大多是“喉舌”有话语权,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新媒体则是给更多人提供了话语权。从传播者的角度而言,以前读过书的人少,这些少部分人就从事传播工作,但现在,每年有六、七百万大学生毕业。改革开放40年,读过书的人太多了,传播者的业态发生变化,传统的传播模式也就发生了变化。
两个道理
现在,党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部署,其主要原因就是媒体传播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所留恋的“稀缺性”已不复存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成为现在传播的主体,需要大家必须做出改变。
赵子忠教授介绍了两个道理。
道理一:融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传播。融媒体就是通过各种渠道的融合,要解决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问题,传播主体更丰富,传播渠道更多元,传播空间更广阔。
道理二:人在哪里,传播就在哪里。这句话引申自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25日讲话中“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就在哪儿”。赵子忠教授说,现在人人都用手机,人在手机空间,就成了手机在哪,融媒体的传播方向在哪。当前的用户情况是“人机一体”,融媒体需要解决好手机上的传播问题。
三个思维
作为在国内享有威望的新媒体业界、学界专家,赵子忠教授一直关注着“新甘肃云”、省级技术平台建设并给予指导、帮助。赵子忠教授建议,在融媒体传播体系中要有三个思维。
第一个思维是议程设置要有创新。传统媒体的惯性思维要有改变,融媒体要考虑受众的信息行为,比如一件事的新闻稿,要考虑用户谁关心,谁转发,所以在设置议程时给自己留个问题:“这个稿子谁会关心?”“这个稿子谁会转发?”“这个稿子谁会点赞?”
第二个思维是要有融媒体工具思维。赵子忠教授认为“工具就是传播力”,有个传播者叫麦克卢汉曾经讲过“媒介即信息”。传统媒体缺乏新媒体工具的思维,没有深刻理解工具也是传播力。目前,“新甘肃云”已经建立,搭建好了融媒体发展平台,希望在融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中,一定要有这种融媒体工具思维。
第三个思维是融媒体用户思维。人常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媒体是卖方,用户是买方。在融媒体时代下,买的有时比卖的还精,融媒体做了这么多内容要给用户看,但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会问:“我凭什么看你的?给点理由先”,要让用户看你的融媒体内容,就需要把这种理由框架搭好。所以,融媒体传播要把握这些理由。
相关新闻
- 2019-12-31“全省一张网 全省一盘棋”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甘肃六十九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入驻“新甘肃云”
- 2019-12-25全省智慧文旅与融媒体融合发展示范培训班开班
- 2019-11-13探索融合之路——庄浪县举办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综述
- 2019-07-302019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大咖共话新技术赋能媒体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