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酒泉

敦煌乡村医生张平50年诊治患者超8万人次

19-12-27 08:5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杨瑞

  原标题:敦煌乡村医生张平50年诊治患者超8万人次

张平(右)正在为患者看病

  敦煌市黄渠镇常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张平,现年67岁,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五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农村疾病防治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和践行了一名乡村医生扎根农村、心系群众、爱岗敬业的不平凡使命。12月24日,记者前往他工作的卫生室采访到了这名坚守岗位的村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80岁的杨政是敦煌市黄渠镇常丰村三组村民,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身体时好时坏。因为经常走村串户,看的次数多了,张平对老人的情况十分清楚,时常给他量血压、测心率,随时掌握老人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和村卫生室不能解决的,张平马上联系镇卫生院和市医院,让老人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张平对记者说:“去年冬天有一次,杨政老人气喘得厉害,我查了有肺心病的现象,就对他说到镇上去看,最后又介绍到城里,我们及时开了个转院证明,到敦煌市医院住了一个阶段,身体才好转。今年老人家身体还不错。”

  杨政动情地对记者说:“我这儿离村卫生室近,只要张大夫不到镇上开会,去就能把病看上。看的也好着呢,多少年的老大夫了,我血压高,西药吃了,他又给我配了中药,现在都四五年了,血压基本上稳定了。”

  同样,黄渠镇常丰村村民王大妈身患重病,常年卧床不起,到医院诊所就诊极为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张平和黄渠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采取跟踪上门、随时复诊的方式,让王大妈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王大妈老伴石凯接受采访时说:“张大夫过些日子就来了,有时候和乡上卫生院的人来,来了就问情况,有时候还给药,总的来说把我们照顾得都很好。”

  “血压计、听诊器”,这是张平出门就诊看病时必备的两样东西,也见证了几十年来一名乡村医生的心路历程。今年67岁的张平,自1969年从医以来,一直扎根农村,面向群众,从事乡村医疗工作,一干就是50年。这些年来,张平养成了良好的就诊习惯,他在卫生室坐诊的时间少,走村串户出诊看病的时间多。走到哪儿,问到哪儿,看到哪儿,有问题随手解决。对于行动不便的村民,直接到家中进行诊治。有一名常丰村的农妇在田间干活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张平闻讯后及时赶去救治,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脑出血,若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张平果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抢救,最终使这位农妇转危为安。

  从医几十年,张平严格遵守医生职业技术规范,对病人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不滥用抗生素,让村民不花冤枉钱。同时,张平利用农闲时间,为村民宣讲健康养生知识,对部分慢性病患者定期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在村卫生室诊治过的病人,接诊记录都及时输入公卫系统,实现了同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

  多年来,张平怀着仁德之心为患病群众服务,诊治的病人超过8万人次,以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和过硬的医术,用心守护村民身心健康,受到了村民和同事的交口称赞。

  “退休以后,我也有坐诊的打算,还想为病人再服务,这是我的想法。如果身体没什么大问题,我还可以继续看病,为人民服务、为患病者服务。”张平对记者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学智 通讯员 赵建军 李雅楠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绿色发展 草原日日新 绿色发展 草原日日新
  • 雪后雄关(图) 雪后雄关(图)
  • 兰州地铁丨五里铺站:甘南藏乡风情扑面而来 兰州地铁丨五里铺站:甘南藏乡风情扑面而来
  • “中国福利彩票”公益主题专列正式上线运营 “中国福利彩票”公益主题专列正式上线运营
  • 防风阻沙 塞上变江南 防风阻沙 塞上变江南
  • 黄河源头 风光无限美 黄河源头 风光无限美
  • 陇原儿女 誓做守河人 陇原儿女 誓做守河人
  • “精装”后的罗九公路 “精装”后的罗九公路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