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生态文明看甘肃

绿色发展 草原日日新

19-12-27 08:5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专题】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

  原标题:绿色发展 草原日日新

  巴彦淖尔市特色农业公式有机小麦。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 鑫

  借着乌海湖,乌海市旅游文化产业开始发展并逐步走向高端化。 乌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巴彦淖尔市特色农业公式枸杞晾晒。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滔滔黄河水滋养着美丽乌海。 乌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志娟 金鑫 范海瑞

  奔流不息的母亲河自乌海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经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等盟市,一路浩浩荡荡穿大漠、过平原、越高原,在内蒙古段的830公里区间内,黄河文明与草原文化交相辉映,形成厚重且独特的文化底蕴,谱写着一个又一个发展新篇章。

  自11月12日起,甘肃日报社、甘肃新媒体集团“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采访组深入内蒙古自治区,从绿色发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采访,积极探寻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答案。

  1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如何延续得更久

  内蒙古黄河流域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全区72%的煤炭产量、75%的煤电装机、80%的重化工业都集中于此。

  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建市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就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多年来,依靠开发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乌海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因资源而兴的乌海,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传统产业资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慢,对经济增长支撑不明显,产业结构单一、偏重……

  以“乌金之海”著称的乌海,同样一度因“乌金”而陷入困惑,如何让“生命”延续得更久?这道难题考验着我国众多资源型城市,也考验着不断向前发展的乌海。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爬坡过坎的乌海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遵循。

  乌海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通过“科技提升转”“嫁接改造转”“增量注入转”“结构调优转”“重组做强转”等举措,不断激发出传统产业的发展潜能。当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提高到90%以上,精细化工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在2017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中,乌海市被评为全国7个优秀地区之一。

  如今,挖煤卖煤的场景在乌海早已成为过去时,当地煤焦化企业不仅全部达到年产百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且技术装备水平先进,过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煤气等副产品全都成了“宝贝”资源。同时,借助内蒙古自治区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的重要机遇,乌海加快推动现代能源经济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开辟发展的新路径。

  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三大沙漠交汇处的乌海,因105公里的黄河穿城而过,这里具有独特的神奇与美丽。

  长河起雄坝,大漠出平湖。2014年8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主体竣工运行,该水利枢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乌兰布和沙漠南侵、减少进入黄河泥沙量的同时,在乌海城中还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

  一座城,因水而灵,大漠之中的乌海更是如此,乌海湖领衔的城市水生态系统,让城市“一河、两环、五带、多湖、大湿地”的水生态总体布局初步显现,形成了“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滨水而居”的城市格局。

  如今的乌海,城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乌海蓝”抬头即见,乌海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用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不断提高着市民的幸福指数。通过对绿色发展不间断的追求,乌海森林覆盖率由建市之初的0.38%提高到17.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9平方米。“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乌海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乌”到“绿”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乌”到“绿”的乌海,渐渐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以乌海湖为龙头,当地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方兴未艾。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金沙湾等5个景区获批国家4A级景区,龙游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来沙漠看海”旅游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

  2016年至2018年,乌海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幅29.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36.3%。其中,2018年乌海共接待游客2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同比均增长四成以上。

  2 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农产品品牌如何打造得更响亮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因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赐予巴彦淖尔一个个美丽的湖泊、一片片富饶的土地。

  黄河横贯境内的巴彦淖尔有优质耕地1100多万亩,天然草场7900多万亩,同时又地处北纬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造就了优越独特的农牧业资源禀赋,使巴彦淖尔市盛产籽仁、番茄、脱水菜、肉类、羊绒、枸杞等优质农畜产品。但长期以来,这些农产品品牌小、散、乱,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区域品牌,制约着产业发展。

  如何打破这一瓶颈?

  2017年7月起,巴彦淖尔开始着手准备天赋河套系列集体商标的注册申请工作,当地十几个职能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合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工作。2018年初,巴彦淖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并成立河套农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和推广专项工作组。这个专项工作组,纳入了当地农牧业局、工商质监局、食药监局、商务局、发改委、卫计委、科技局、财政局等十几个市直职能部门。

  同时,成立巴彦绿业实业公司负责配合外聘专家团队编制巴彦淖尔农产品地域公用品牌建设战略规划,根据战略规划,制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五年工作方案,全面运营区域公用品牌。宣传部门则负责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的整体宣传,提高区域公用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至2018年9月,巴彦淖尔所有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第一次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天赋河套”。该品牌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对使用对象有严格的筛选和管理流程,并建立了退出机制。

  2018年12月20日,在以“新时代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上,“天赋河套”获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位。

  品牌带来的效应显而易见。

  在“天赋河套”品牌的引领下,困扰当地多年“经营主体各自为政,品牌小而散、多而杂”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在2019年的“双十一”,“三胖蛋”90分钟交易额突破100万元,恒丰集团全天销售突破500万元,各电商园区里灯火通明、订单不断……据巴彦绿业实业公司统计,目前授权的12家企业53款产品供不应求,溢价达35%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整体溢价8%以上。

  品牌意味着质量、信誉和保障。品牌创立了,如何守好?巴彦淖尔给出的答案是:产品质量第一位。

  为此,巴彦淖尔市在农业生产中把提升产品品质作为品牌发展的第一要务,着力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可追溯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生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

  同时,探索建立了“1+N”服务体系,其中“1”是“天赋河套”公用品牌,“N”则涵盖农牧业“四控”和农畜产品标准化体系、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授权使用、宣传推广等多个部分。

  此外,当地还新制定130项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获得“三品一标”的认证企业共有125家企业的385个产品,建设“三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269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130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及“三品”企业纳入信息追溯体系,到2019年底前,全市规模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将实现追溯信息管理全覆盖。

  随着品牌的不断扩大,“天赋河套”品牌还将围绕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消费需求,组建更多元化的高端农产品品牌矩阵。

  3 电商发展中如何实现农村“菜园子”直通城镇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最大的资源就是黄河水润泽的230万亩水浇地,这是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宝藏”,也是巴彦淖尔最大的绿色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2015年,随着“互联网+”在国内发展推进,五原县提出“互联网+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凭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统筹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和产业互联发展,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网上电商平台,使绿色、鲜活的农畜产品由田间到餐桌,24小时到达全国各地。

  电子商务发展了,物流配送要跟上。

  为畅通延伸农村电商服务网络,五原县成立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县级运营中心,在全县117个村组开设村级服务站点,建成县、镇、村3级物流体系。

  这个3级物流体系中,村级服务站点是基础。主要为群众提供快递代收、代寄等服务,村民不用再前往城镇办理相关业务,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快递收发,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这个3级物流体系中,“乡村货的”是主角。

  当地政府整合县内传统商超配送企业的配送业务、车辆和县内13家快递公司的快递投送业务统一为“乡村货的”。“乡村货的”按东线和西线,每天运送快递300多单,通过“乡村货的”模式,打通了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农产品有效的双向流通。

  这个3级物流体系中,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快递集散中心是核心。

  各家快递公司将收货地为五原县的快件全部运输到该快递集散中心并进行分拣。分拣结束后,城区的快递由各快递公司投递,农村快递由“乡村货的”配送。

  记者手记

  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

  乌海的转型之路,是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的样本。资源型城市虽然有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诸多差异,但是要走的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转型升级。这个过程虽然一路荆棘,一路坎坷,但终究会浴火重生。乌海,便是生动的例子。奔流不息的黄河,让乌海这座西北小城有了发展的依托,当地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魄力和胸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最终实现了从“黑色”到“多彩”的美丽嬗变。

  二

  无品牌,便无营销。

  对于农产品来说,往往因缺乏品牌建设而卖不出好价钱。纵观众多农产品品牌,往往由于在品牌的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缺乏“精耕细作”的精神,导致品牌的影响力仅停留在局部地域,小打小闹,形不成声势。

  巴彦淖尔的实践,就是用一个“天赋河套”的品牌统领若干门类,通过建立河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可追溯体系,制定具体引导管控办法和流程机制,让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借着“大船”自信地走出了内蒙古、走向了全国。这一发展战略,不仅受到了当地企业家的好评和消费者的青睐,而且赢得了广大农牧民和各经营主体的赞誉,更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实践证明,以“天赋河套”品牌为引领,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战略定位准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天赋河套”品牌已经承载着巴彦淖尔人的梦想,一步步走向绿色、走向未来。

  三

  受多种条件制约,快递物流不到村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特产品又需出山进城。“进不来”“出不去”成为农村货运难的症结,制约着乡村发展。五原县善于利用当地农村运输体系和现有农村商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货的”为主角的3级物流体系,不仅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和节约社会资源,还有效解决了制约农村电商发展“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有着“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等殊荣的五原县,已经成为“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雪后雄关(图) 雪后雄关(图)
  • 兰州地铁丨五里铺站:甘南藏乡风情扑面而来 兰州地铁丨五里铺站:甘南藏乡风情扑面而来
  • “中国福利彩票”公益主题专列正式上线运营 “中国福利彩票”公益主题专列正式上线运营
  • 防风阻沙 塞上变江南 防风阻沙 塞上变江南
  • 黄河源头 风光无限美 黄河源头 风光无限美
  • 陇原儿女 誓做守河人 陇原儿女 誓做守河人
  • “精装”后的罗九公路 “精装”后的罗九公路
  • 兰州一起17年前命案遗留物检出DNA 警方比对两大姓氏三千余人破案 兰州一起17年前命案遗留物检出DNA 警方比对两大姓氏三千余人破案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