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晖:黄河流到哪里,我就拍到哪里
原标题:黄河甘肃段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背后
王生晖:黄河流到哪里,我就拍到哪里
对话记者:王思璇
对话人物: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王生晖
《黄河之歌》 王生晖 摄
王生晖
2018年1月,他的专题摄影文章《甘肃白银 难言的壮美,丝绸之路跨越黄河的美丽传说》组照(21幅照片)第一次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
2019年12月,他的专题摄影文章《黄河的精髓是什么?九曲黄河 甘肃印象》(23幅组照)第二次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几百家媒体和网络争相转载……
他就是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3岁的摄影爱好者王生晖。12月10日,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联系到了这名热爱甘肃并致力于宣传甘肃的摄影师,与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对话。
记者:您主要的工作是什么?摄影是您的业余爱好吗?
王生晖:平时我是一名一线特教教师,工作也很忙,每天面对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从事我们这个职业一定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工作十几年来,我也是一直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先后被评为白银市“十佳五四青年”、白银市美德教师、白银市“百名优秀知识分子”。节假日、业余时间,我又有另一个身份——一名摄影爱好者,十几年来一直钟情和痴迷于拍摄甘肃的山川大河。但我觉得,我更是一名宣传工作者。
记者:您近年来主要拍摄了哪些作品?为何这样钟爱黄河呢?
王生晖:近年来,我摄制了大量反映甘肃风貌的巨幅长卷作品,首次发现、拍摄并推介了“丝路关隘急三弯”“丝路雄关乌兰关”“水上丹霞小红道”“哈思山丹霞”“野麻滩丹霞地貌”等著名景观和著名景点。甘肃很大,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很美。我认为宣传甘肃,黄河是永恒的主题。加之我生在黄河边,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对黄河有特殊的感情,我家就在甘肃黄河出口段的“九曲黄河”之畔。所以我先从拍黄河开始。抓住黄河,抓住丝绸之路经过甘肃,抓住黄河与丝绸之路交汇这个融合点,来宣传甘肃的黄河文化、宣传甘肃的丝路文明。
记者:讲讲您在拍摄黄河时候的一些难忘经历吧。
王生晖:我跑遍了甘肃黄河段913公里的各个境段,黄河流到哪里,我就拍到哪里。从甘南玛曲的采日玛入口,一直拍到黄河靖远大庙出口,决心要拍一部《大河上下》的系列片。回想下,拍摄甘肃千里黄河真不容易。在玛曲县无人区,车陷进泥坑里,在那儿被困3天;在丝路索桥古渡无人区迷失方向,被困在黄河峡谷里,手机没有信号,在一个石洞里“住”了两天,一个放羊人把我们领了出来。上哈思山拍丹霞地貌,从石山上滑下来,摔得头破血流……
我记得拍黑山峡黄河大转弯的时候,上一趟断头山,比登华山都难,主要是山很陡,没有路,脚一踩空就会掉进黄河。有一次我们背着帐篷在断头山山顶住了3天,没有等到有效光线,发誓再不上断头山了。但后来我上了10多次断头山,终于拍成功了黑山峡的急三弯,并让急三弯两次登上了《国家地理》。
记者:您心目中的甘肃黄河段是怎样的呢?
王生晖:甘肃黄河段的每一个峡谷,每一个曲湾都在我的相机储存卡内。可以说,甘肃黄河段是一条驰骋的龙,是一首流淌的诗,是一幅散发墨香的书法作品。对拍摄者而言,每一张照片都奔涌而来,踏歌而来,始终有一种音律感,舞美感和油画质感。只有深爱甘肃,深爱黄河,才能将甘肃黄河这幅壮观磅礴、气势恢弘的巨大山水画摄进尺幅照片之中。
记者:您的寒暑假是不是都在四处拍摄呢?您觉得辛苦吗?
王生晖:我是2006年接触摄影的,我几乎把寒暑假和所有的节假日,都用在宣传甘肃、推介甘肃方面,所有业余时间都被无人机和快门键占去了。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特别是在宣传和推介甘肃的过程中,我的摄影作品在全国摄影大赛中多次获奖。我也从一名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地理》中文网等一些主流摄影媒体的签约摄影师和合作摄影师。同时也兼任白银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两次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艺最高奖“敦煌文艺奖”,这都是对我作品的肯定。
记者:谈谈您对摄影的理解吧。
王生晖:摄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摄影艺术既表象又达意。我在摄影创作中特别注重文学、绘画语言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注重主题和意境的创设,善于用诗歌音律化的摄影艺术语言驾驭和展现大场景,将诗情画意融于摄影作品之中。
对拍摄大场景巨幅长卷作品而言,拍摄高度是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常常要攀登高峰,很辛苦。有了无人机,拍摄高度问题解决了,但画质的问题,画意和主题的创设问题经常困扰着我。摄影的高度,说到底是拍摄者思想和观点的高度。摄影艺术创作中,不仅用镜头,更重要的是用思想和观点,用情感的力量触动快门,按动快门的瞬间,刻意追求意韵和神韵,所拍摄的作品才能直达读者和观者的心灵。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