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会演活动在定西开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会演活动开幕式现场
中国甘肃网10月23日讯 (本网记者 张兰琴 通讯员 祁晓亮)千年秦腔薪火相传,陇中大地名家荟萃。10月22日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定西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会演活动在定西大剧院开幕。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西北五省区参演秦腔艺术院团和我省各市(州)文旅部门负责人,五省区秦腔艺术传承人、众多主流媒体记者及社会各界群众1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当晚演出。
10月22日至29日在定西市举办的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会演活动,是继今年6月在敦煌市举办“西北五省区非遗展演活动”之后,西北五省区文旅部门再次携手的又一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生动实践,也是西北五省区多彩非遗在陇原大地的又一次完美绽放。此次活动得到了西北各省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各大秦腔艺术剧团的鼎力支持。在为期八天的活动中,将举办开幕式、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保护传承论坛、现场观摩、优秀剧目会演等活动。西北五省区选送的7家优秀秦腔表演艺术院团的艺术家们将汇聚一堂,上演15台优秀秦腔剧目,向广大游客和群众诠释秦腔戏剧艺术的持久魅力,集中展示近年来西北五省区秦腔戏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优秀成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律,进一步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工作理念,提升秦腔这一非遗项目的可见度、美誉度、影响力,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

开幕式上的精彩演出
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奉真出席活动。他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保护和利用好非遗,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他说,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西北五省区秦腔会演活动,并同步举办“一带一路”与秦腔保护传承论坛,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就是通过集中会演展示、相互学习交流,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这一优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好、传承好西北人民的根与魂。
定西市委常委、副市长朱自浩在欢迎辞中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发扬好、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定西市将全力以赴、高水平、高效率、高品质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希望各位嘉宾、朋友亲身感受定西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瑰丽丰富的旅游资源,广泛宣传定西、大力推介定西,共同谱写古丝绸之路重镇新辉煌。

此次会演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
秦腔作为流行于西北的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广播电视普及以前西北地区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腔以其激越高亢的音调、鲜明的节奏,成为西北人民粗犷豪放性格的真实写照,成为西北人民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相关新闻
- 2018-12-04献礼第五个“国家宪法日”甘肃原创普法现代秦腔戏《公民张三》在兰上演(组图)
- 2019-02-15新编秦腔现代剧《公民张三》在兰上演 打造现代普法“新样板”(图)
- 2019-07-01天水市麦积区原创大型秦腔古装剧《玉兰仙子》在秦州剧院首演(图)
- 2019-06-28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兰州闭幕 青春版秦腔剧《杨门女将》出彩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