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耤河”写成“藉河”,天水籍作家坐不住了!
耤河对于天水,犹如母亲河。然而,近年来,随着种种原因,耤河的“耤”不知不觉被“藉”“籍”所替代。对此,久居津门的天水籍作家秦岭先生今年来,先后两次发文对“耤”字进行了引经据典的综合论证,呼吁恢复“耤”字用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9月8日,秦岭先生接受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采访时说,“耤”错改“藉”,如不尽快恢复“耤”字,则会让人贻笑大方。
知名作家引经据典
为“耤河”正名
9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8版文化栏目头条发表了天水籍知名作家秦岭先生的文章——《融入我血脉的耤河》一文。作为一名从天水走出去如今已在天津定居多年的作家,“耤河”这条家乡的母亲河,早已融入他的血液,在自己人生不可或缺的忆乡情愫中所占据的位置无可替代。
耤河是条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从天水穿城而过,30多年前,这条河在雨季来临时河面南北相距有数十米之宽,那时候,即便到了涸水期,河道里依旧河水清澈奔流不息,素有天水母亲河之称。然而,耤河却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
秦岭先生在文中写道:
“耤”字在《新华字典》里发“ji”“jie”两音,但天水传统读音为“xi”。天水官方把“耤”改为“藉”后,耤河在民间读写、路名播报里“耤河”“藉河”“籍河”混用,一片乱象。
作者遍查包括《西周甲骨探论》《金文编》在内的汉字流变研究专著和甲骨原文发现,“耤”字的早期字形不仅在3600年前的甲骨文时代就已先声夺人,而且字形多达21种,数量之多,没有之一。至西周早期,字形减少到7种,到秦简牍时期,基本定型为“耤”字。篆文时期,附以草头组成会意兼形声字“藉”,表示供人祭拜时站、跪的草垫。除此之外,“藉”字还有“践踏”、“凌辱”的意思。因此,在“耤河”这一专用名词上,“耤”“藉”两个表义完全不同的字,不能相互替代。
“耤”与“藉”莫名混淆
原因何在?
秦岭先生告诉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耤文化的根在天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水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纠错,不能让它一错再错。
秦岭先生的文章发表后,网友“天水之杞人”在文后留言中写道,耤河是天水的母亲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之一。由于电脑技术和汉字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把“耤河”错写为“籍河”或者“藉河”的误会。以他个人文字工作经历简单回忆,他说当时将“耤”错改“藉”或“籍”,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印刷文本的铅字时代,人们书写和出版物(印刷品)都是使用“耤河”字样。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电脑技术和文字电脑排版技术的迅速发展,印刷铅字很快被淘汰,代之以电脑汉字排版技术数字化,而电脑汉字数字化字库里没有“耤”字,这难免给天水的文字工作者造成不便。也就是从那时起,不知道是谁首先使用“籍”或者“藉”予以代替,“耤河”就慢慢变成了“籍河”或者“藉河”。
现在,随着电脑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不断丰富完善,汉字字库有了“耤”字,因此,这名网友也建议天水市相关部门能就此起草一份《恢复天水市“耤河”文字书写规范化 》的相关报告,报市政府会议通过后予以实行,以正视听。
秦岭先生认为,“耤”改“藉”根本上是文化认知、文化态度问题,应尽快恢复“耤”字的使用,并把“耤田”“先农”文化纳入天水伏羲文化研究范畴的同时,也考虑把“耤”字打造成天水文化旅游的标识性符号之一,认识天水,先从“耤”字开始;其次在耤河的标志性地段设立“耤”字碑,并改“天水湖”为“耤湖”。另外,也可借鉴陇南宕昌(恢复了tan音)的办法,报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恢复“耤”字传统发音。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