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来一起听听康县民警肖志云的故事
通讯员 崔荣
大概是2015年,我在局里办事,在楼道里遇到一个精干谦和的小伙子热情地喊我老师,但我不得不承认当时确实没有认出他来。等他走远,我赶忙问局里的同事,同事略带调侃的告诉我,“你们碾坝人都不认识?肖家山人,叫肖志云,2014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现在在两河派出所工作……”。我很是惊讶地说:“肖家山,能出这样精干的大学生……?”我突然明白过来了,我2000年师范毕业分配到碾坝学区工作,按照全县统考要求,每次期末考试,学区内各校都要交叉监考。当时乡村道路条件比较差,也缺乏交通工具,就连摩托车也不多见,我们出行全靠走路和骑自行车。由于人年轻,大多数时间都会被分派到肖家山、大庄等相对偏远的学校去监考,按年龄算,肖志云当时还是肖家山小学的学生,可能我监考去的次数多,就记住我了。
肖家山小学虽然属于完全小学,但是因为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硬件设施相比现在条件差很多,学校全部为土坯房,学生甚至缺少课桌椅。所以学校除了当地的民办教师,就是年龄偏大的男老师。肖志云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脱颖而出考上大学,并顺利考进公务员队伍,成为康县公安的一员,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可想而知,我想,除了苦行僧般的自强自律,别无他法。
今年3月份我调整到局办公室工作,肖志云已经在法制大队工作了,经常看到他匆匆忙忙跑到办公室来在复印各类案卷材料、盖章。我当时刚去、对办公室工作也是一头雾水,有时候来人连礼节性的招呼都顾不上,更别说聊天了。
后来,肖志云几乎每天都要来办公室几趟,而且每次都是气喘吁吁,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坐电梯,他一边忙手里的工作一边说:“手头工作太多,坐电梯太慢,3楼到6楼不远,等电梯的时候我已经上来了……”,话未落音,他人已经从办公室出去了。当时才去办公室工作,每天下班手机显示已经走了10000步,不知道肖志云会走多少步?
因为案件的发生无时无节,而办案又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我们办公室的人无论是双休日,还是半夜都会被办案人员叫来盖章。时间长了,我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不管办案的是谁,还是谁在办案,肖志云就像伴侣一样始终都在。
有一个星期六,我准备回老家,已经坐到公交车上了,又被喊来盖章,肖志云果然又在,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谁办案你都陪着”? “现在省厅更换了‘新警综’大家都不熟悉,法制大队肩负对全局案件办理的审核把关和协助指导,所以我必须要来……”肖志云和我说话时从不停顿手中的工作。但出于对这位“优秀学生”的关心,我一股脑儿的问题已经跃口而出“为什么每次你都非要参与办案呀?你只需要指导把关就行了,有什么问题让他们修改完善不就好了吗?你这样不眠不休身体吃得消吗……”?我说。肖志云抬头憨笑着给我解释:“‘新警综’刚上,系统也在不断调试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其实新系统我也刚接触,和其他战友一样都在学习摸索阶段。再说案子办完,如果出现问题修改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有些项目还修改不了,我人年轻,还是要多学习……”望着肖志云匆匆的背影,我不禁感叹:“年轻真好!独自一人,无牵无挂,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扑在工作上”。
有一次,肖志云又来办公室办事,发现他愁眉苦脸的,我问他:“这段时间是不是把你熬很了,脸色咋不好看”?肖志云叹气道:“哎,不是,工作再苦我都能扛住,这不是最近要‘警力下沉’吗?如果把我调整下去就麻烦了,我的女儿还小,可怎么办呀……”,自此我才知道肖志云已经有孩子了。对于肖志云说的话我感同身受,我不想再问肖志云妻子在干什么?父母在干什么……?我只知道每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都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能够在生活面前挥洒自如的都是命运的宠儿,而许多人,拼尽全力也只能维持平凡的生活罢了。我安慰他:“你刚从基层上来,工作又那么卖力,现在法制工作尤其是‘新警综”这一块你已经是咱们局里的专家了;再说局党委是优化调整,就是把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进一步提高全局工作质效,你怎么可能被调整到基层去”。肖志云叹气说:“其实局里有困难的人也很多,不管把谁放到法制上,只要自己肯干都能干好。但是女儿太小,我实在是不想离开她,哪怕加班再晚,能回家看她一眼,也就心满意足了。”我深深地感到,和所有的父母一样,肖志云对孩子的爱可以超越一切,也只有对家庭负责的人才能真的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
接下来,我更多的是在同事的眼里,进一步了解了肖志云。禁毒大队王霞在移动终端动态里这样写到“每次加班总能看到法制大队肖志云,双警家庭的他,妻子远在甘南,独自一人带着才两岁的女儿。有一次周末加班他在一旁协助民警办案,女儿在办公室的角落喝水,衣服打湿了,失职的父亲却毫不知情……”;一次,法制大队的张慧发微信说:“法制大队的肖志云经常在双休日、节假日加班至深夜,甚至连年幼的女儿都习惯陪着他去加班,安安静静、不吵不闹,乖巧懂事的样子让人心疼。此刻的他,也正在加班呢”; 工作群里也不时有办案民警感谢肖志云协助指导的消息;晨会上,刘劭局长说:“肖志云同志在法制大队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对法制工作很有研究,而且指导法制工作思路清楚。肖志云人很实在,凡是办案民警叫他,早叫早到,迟叫迟到,经常牺牲双休日和休息时间带女儿加班,而且毫无怨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你若盛开,清风徐来”。 肖志云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担当转化为不断提升自我,吃透悟深的工作动力,短时间里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完全将工作和自身融为一体,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珍惜生活、感恩工作,那还有什么可患得患失的呢?
肖志云和妻子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肖志云通过努力率先考入康县公安局。结婚后,为了共筑爱巢,妻子背着他考进甘南交警支队。2017年他们的宝贝女儿出生了,让这对饱尝相思之苦的牛郎织女又多了一份感情的寄托的同时,更加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由于夫妻俩在两地生活,公安工作又有着太多的特殊性,照顾女儿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肖志云一个人的肩膀上。我是过来人,我知道一个男人带孩子的苦楚。肖志云工作时,母亲帮着在城里带孩子,双休日母亲又要跑回肖家山给八十多岁的奶奶准备好一周的生活。庄稼自然是不能荒废的,还要养好给孙子下蛋的鸡、儿女回家回过年的猪……总之,农村老家也是离不开人的。
肖志云最让人感动的不止是对工作的任劳任怨、对女儿的百般怜爱、对母亲和奶奶的孝顺体谅;还表现在他们小两口对爱情的理性对待、以及历尽时间和空间磨砺后依然坚守的执着,他们用自己坚实的步履来证明,爱与责任并重。高中、大学没有因为热恋而影响学业;毕业后又没有因为异地工作而放弃坚守爱情;成家后面临各种生活的艰辛依然笑对人生。从他们夫妻身上,让我感受到,真正的爱情不是花前月下、你侬我侬;而是历尽艰辛后灵魂的依然相依相偎和对家庭责任的舍命担当。
办理案件时,肖志云是办案民警踏实放心的伴侣;同事朋友之间,他是真诚可靠的伴侣;加班时,女儿是他甜蜜温馨的伴侣;面对生活的艰辛,他和妻子互为灵魂相依的伴侣。
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肖志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并不希望肖志云历尽“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的磨炼,我更奢望他能早日全家团聚、苦尽甘来。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