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酒泉: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发展
酒泉风力发电场(资料图)
本网记者:吕庚青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当第一位游客走进莫高窟,当祁连山千年冰川慢慢苏醒,酒泉便开始了她崭新的一天。
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酒泉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
8月29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酒泉市,在轰鸣的车间、在收获的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在壮观的能源综合利用试验区看科技创新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怎样的蓬勃生机。
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机器人正在进行焊接工作
从依赖进口到中国制造
走进奥凯现代农业装备科技产业园内,10栋现代化生产厂房整齐排列,宽敞的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行。头戴安全帽,身着统一蓝色制服的工人们正忙碌着。
谁能想到,在这片广袤的戈壁滩上坐落着中国种子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更加想不到的是,这个企业曾在1993年至1994年间,亏损164万元,濒临破产。
“我刚来这个工厂的时候,工人们是不上班的。”已经年过古稀的贾生活仍然清晰的记得当年情况。今天的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甘肃省酒泉种子机械厂。1999年至2008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并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园建设新厂区。
可就在改制的初期,企业面临着各种困难和诸多问题。高精尖人才的匮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
为了改变现状,贾生活带领全厂工人攻坚克难。把大量时间投入到专业技术和相关产业知识学习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将核心技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最初的机械配件靠进口,到如今的基本国产化,贾生活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贡献在了这里。“作为一名科技人员,要居安思危,耐得住寂寞,要把大量时间投入专业技术和相关产业知识学习,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贾生活说。
正是依靠着这种不断创新的理念,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都要将收入的5%—8%投入到研发中去。
如今,酒泉奥凯种机公司在国内建立了4个技术研发中心,拥有专利近400项,研发制造农作物种子清选加工设备、种子加工成套生产线等10大系列500多个产品,涵盖粮食、蔬菜、花卉、牧草、林果等领域,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法国、荷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孔景云正在自己的大棚里忙碌着
无土化栽培让百姓的生活充满了奔头
55岁的孔景云将一个个鲜嫩的黄瓜从藤蔓上摘下,整整齐齐摆放在箱子里,等待买家来收货。去年她依靠自己承包的1.6亩日光温室大棚收入达到20万元。
孔景云所承包的日光温室大棚位于总寨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这里也是西北地区首个示范应用戈壁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的科技园区。整个园区主要种植西葫芦、黄瓜、番茄、葡萄、圣女果、平菇等三大类蔬果。
为什么这里的蔬果产量高?效益好?在孔景云看来,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好的种植环境以及节地节水高效循环的戈壁生态农业发展路子。针对戈壁滩不适宜蔬果的情况,整个产业园全部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每座标准温室可转化利用秸秆、牛粪、鸡粪、菌渣等农废资源40方。即让全区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蔬菜品质。
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走进了酒泉人民的日常生活,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不断孕育出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酒泉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52.16%,居全省第三位,科技创新在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