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渭源县:脱贫致富有了“靠山”
原标题:【脱贫攻坚奔小康】
脱贫致富有了“靠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夏日,走进位于渭源县会川镇新城村的渭源县鸿裕达农民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忙碌着。
“我在合作社打工一天有100元的工资,我自己种的药材也给合作社交,比外面收的价高。自从有了合作社,感到有了靠山了,生产发展再不是咱一个人干了。”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45岁的贫困户高宝忠,正在车间里进行着药材的切片工作。
正如高宝忠所说,从2015年成立以来,鸿裕达合作社通过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收购贫困群众药材等方式,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远远还不够。据介绍,仅在会川镇就有2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在带动贫困户上切实起到作用的,仅仅占到10%。
为了使像鸿裕达这样的合作社,在带动贫困户上发挥出更有力的作用,去年,渭源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带贫能力。
去年,渭源县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每户贫困户折股量化300元,每个合作社村集体入股5000元,以提升合作社带动能力。
鸿裕达合作社的蜕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去年9月份,合作社进行了改造提升。”理事长柴永林说,“吸纳了本庙村和沈家滩村两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和235户贫困户入股共同发展,其中两个村级集体各入股5000元,贫困户每户入股300元。”
为了体现合作社的社会责任,助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贫困户按期脱贫,鸿裕达合作社向235户贫困户每户赠股700元,向本庙、沈家滩村集体经济分别赠股4.5万元,2020年前采取“保底10% 股金收益”的方式分红。
各方资金的注入,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增添了一份责任和压力。为了保障合作山规范化运营,当地政府全方位督促合作社建全管理、监督、生产等各项制度。
“现在,鸿裕达不再是理事长一个人说了算。”柴永林笑着说,经过规范化提升后,合作社的3个理事变为两个入股村的村主任、一个贫困户代表,重要事宜都要通过理事们共同商讨来决定。此外,合作社内还成立了以大股东、两个入股村的村文书、两个贫困户代表构成的监事会,并且派出了以副镇长为队长的驻社工作队。
“合作社在发展上,将由大家来决策。”柴永林说,暂时来看,和以前相比不再是他一人说了算难免有些不方便,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长久来看,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肯定有好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去年,柴永林就体验到了规范化建设的好处。
“去年,我们在牧儿山附近发现有2家农户种植秦艽,这在我们这里以前几乎见不到。秦艽鲜货一公斤20元,比起黄芪、当归、党参等传统中药材,在价格和销售上有很大优势。”柴永林说。
这次偶尔的发现,让柴永林发现秦艽也适宜会川本地种植。于是,他有了建立一个秦艽种植基地的想法。
可是,要建设秦艽种植基地,不仅要与农户进行对接,还要对没有种植经验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对于合作社来说,要进行这样的尝试,并不容易。
于是,柴永林及时与驻社工作队进行沟通,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沟通,很快得到镇里的支持。
“在驻社工作队的帮助下,很快,我们就流转了200亩土地。”柴永林说,“同时,镇里还积极帮助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农户进行了培训。这要放在以前,我们自己弄,费力又费时,还不一定能弄好。”
最让柴永林感叹的还是,驻社工作队队长虽然换了,工作却没有被耽误。“去年年底,担任驻社工作队队长的副镇长调了,队长换成了新来的副镇长。当初还有担心,没想到工作也一点没落下,驻社工作队是真正发挥了作用。”柴永林说。
规范化提升,也让鸿裕达合作社在争取相关项目上,有了更多的优势。今年,合作社就申请实施到两个项目。
“申请项目的时候,县里的农业部门要看合作社的实力和规范化运营程度,合作社经过提升改造后,实力和带贫能力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在申请项目时就有了更多的优势。”柴永林说。
而项目的实施,对于带动农户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好处。据了解,今年鸿裕达合作社实施的项目中,其中之一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与周边农户订单种植当归、党参、黄芪4500多亩,一亩地给予200元的补贴。
此外,另一个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黄芪1194亩,每户给予1000元的种苗补贴,提供400元的肥料。
“相信随着这次提升改造,合作社的发展道路将越来越宽阔,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更大的作用。”柴永林说。
相关新闻
- 2019-07-31【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文字·系列展播(32)】临夏和政县:脱贫致富我们有信心
- 2019-07-30金塔:企业“牵手”贫困户 脱贫致富有“门路”
- 2019-07-29康县:黑木耳种植成农民脱贫致富门路
- 2019-07-29康县白杨镇:发展中蜂养殖产业助推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