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莲城村:红色基因绽放新活力
原标题:莲城村:红色基因绽放新活力
本报记者 梁永吉 乔栋明
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
仲夏时节,位于刘家峡水库之滨的临夏县莲花镇万木葱茏、山清水秀。川塬地、层层梯田里,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花椒树枝头,微风吹过,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而位于该镇莲城村的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里,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碧波浩瀚的库区水面上,莲城村的群众开着游艇载着游客在河面上观光……这里处处焕发着新活力。
莲花镇因花椒种植面积多、质量上乘而享誉省内外。1949年秋,王震十万大军为进军青海,在临夏各族群众的支持下从莲花、大河家、循化3地成功抢渡黄河,创造了历史上皮筏摆渡的一大奇迹,莲花之地更是声名远扬。
莲城村位于莲花镇东端,东、北两面濒临刘家峡水库。该村共有7个社,345户、1448人,多年来,朴实勤劳的群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逐年发展起来的花椒种植和贩运、劳务、水上客运等产业,是村里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位于莲城村的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常年吸引省内外大量的各界人士前来缅怀先烈,感受当年的历史。
红色的墙壁、大门,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的一面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格外耀眼;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里人来人往……日前,记者来到莲城村,行走在这里,感到处处都刻着的红色印记。
“2016年,州上决定扩建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并按照建设红色旅游小镇的目标,对周围基础设施及我们村的一、二、三社进行了改造。次年6月,建设工作全部完成,纪念馆开始对外开放。由于来纪念馆缅怀先烈的人越来越多,这给我们村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契机。”莲城村党支部书记蒋元虎告诉记者。当前,莲城村有三户群众开了农家乐,虽然是一个尝试,但农家乐的收益还不错。
三社群众白彦虎家有3口人,以前,他在工程队里当厨师,妻子操持家里的一亩花椒地,日子过得紧巴巴,是村里最贫困的群众。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户,享受了国家一系列的扶贫政策。
在村里实施“红色旅游小镇”项目时,他利用补助资金和自己的积蓄翻修了自家的房屋。去年,他利用续贷的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在家里开办起了农家院。目前,他家的生活已经今非昔比,白彦虎也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功转型为农家院“老板”。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莲城村的群众既“吃山”又“吃水”。据蒋元虎介绍,该村有耕地1364亩,人均只有0.94亩,但花椒树种植达到了全覆盖,好年份里每亩花椒地的收入达到近万元。同时,利用村子濒临刘家峡水库的区位优势,该村群众成立了广源水运服务有限公司,在莲花码头运营的船舶有13艘,同时,刘家峡大坝运营的有10艘,这带动了该村30多人就业,并让这些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记者在莲花码头旧址看到,由于保护水源地,这个码头被封闭,并且周边已经全部进行了绿化。目前,莲城村群众运营的船舶在远离水源地的临时码头“驻扎”,通往临时码头的大部分道路已经完成了硬化。
“目前,我们村的巷道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等均达到了100%,宽带及4G无线网络、有线电视或户户通电视全覆盖。同时,已完成水厕改造90户,还有40多户正在改造中……村里的旅游条件日趋完善。2018年,我们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达到9610元。”蒋元虎告诉记者,今后,他们将继续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色资源在莲城这片红土地上升华,成为推动村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