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奔小康】强龙头 兴产业 促脱贫——静宁县健全产业扶贫经营体系调查
原标题:【脱贫攻坚奔小康】强龙头 兴产业 促脱贫
——静宁县健全产业扶贫经营体系调查
静宁县李店镇细湾村的果农对苹果进行套袋管理(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巩炜 宋振峰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但是,贫困地区最缺龙头企业带动。
如今,在全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的静宁县,一个名叫“龙头带动全覆盖”的行动正在全面实施。县里借力农村“三变”改革,结合供销体制改革,构建形成了以“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为基础的新型市场运作模式。
和我省许多地方不同,静宁县的这一探索,不仅在县里搭建起了国有平台公司,而且在各个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独立的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在产业扶贫的大潮中,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众人划桨开大船”。全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静宁县找准了产业体系建设与脱贫攻坚任务的契合点。不仅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之中,促进了脱贫增收,同时,也使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渐成燎原之势。
推动产业扶贫,市场政府“两手”都得抓
产业扶贫,无非是啥效益好,就种啥、养啥;市场需要啥,就种啥、养啥。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具体操作中,谁来替农民判断取舍呢?
在静宁,苹果主要在中南部种植。一直以来,西北部的灵芝乡也想在苹果产业上做文章,可就是发展不起来。乡党委书记李好信记得,十多年前,乡里就掏钱给村民投树苗,组织干部帮村民栽果树。可老百姓并不买账,白天果树栽上了,晚上就被拔掉了。曾经栽下的6000多亩苹果树和梨树,只剩下1000余亩苹果树。
原因正是村民们当时对种果树脱贫增收并不看好。他们说,种果树,猴年马月才能结果?再说,政府号召种的,就一定能卖上好价钱吗?万一赔了,不是连口粮都没了?
说起发展产业,大山深处的界石铺镇党委书记张乾龙一样愁肠:“我们山区农民有养牛传统,镇里一直想发展牛产业。问题是,通过行政推动,能把贫困户动员起来,能把养殖基地建起来,但到头来,对接不上市场,出现‘卖难’,咋办?”
产业扶贫,单靠政府大包大揽、拔苗助长,往往好景不长。
静宁县意识到,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是产业扶贫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
“强龙头才能稳产业”。县里决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贫困户闯市场,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前些年,静宁通过努力,发展起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但它们大多组织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尤其是带贫致富能力弱。
产业扶贫,政府不能“越位”,但也不能“缺位”。将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之中,建立稳固的带贫机制,政府不能放手不管。
唯改革者赢,唯改革者进。紧紧抓住农村“三变”改革提供的发展契机,静宁县充分发挥县供销集团作用,以其为班底组建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同时还成立了县林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远抓苹果近抓牛”。围绕县里确立的产业扶贫思路,县农发公司紧盯资本运营、农业项目投资,瞄准西北部,在养牛、养鸡上下功夫。县里主打的苹果产业,由县林投公司运作,重点针对中南部,开展新技术试验推广,扩大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
全县24个乡镇,则按照乡镇政府主导、基层供销社领办、国有集体经济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分别成立了各自的产业扶贫开发公司。
通过产业扶贫开发公司的带动,静宁县在226个贫困村,依托村级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组建了700个规范运营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配股入股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6800户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静宁县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产业经营体系,实现了产业发展由行政推动向公司化运作的初步转变,将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联结到共同的利益链条上来,有力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
聚力产业扶贫,让“点点盆景”串成“道道风景”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乡还是那个乡,村还是那些村。但从去年到现在,灵芝乡苹果树一下从1000余亩扩大到8600亩。
关键是,灵芝乡成立了马圈山原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个乡里的产业公司,与各村合作社联手,将苹果种出了新名堂。
静宁南部栽的果树以晚熟富士品种为主。每年一到中秋节,苹果还上不了市。根据灵芝乡气候特点,现在乡农发公司重新规划指导,瞅准这一空档,帮合作社选准早熟富士品种,错峰上市。
农户不爱种,合作社来托管。在灵芝乡尹岔村,村支书王旺喜领办了万喜果品种植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果树交给合作社来经营。合作社从南部的苹果大镇雇技术人员,全面管理。3年之后,苹果开始挂果,谁家地上栽的树给谁。
种了五六年苹果,作为尹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尹小宁家里的果树依旧东一棵、西一棵,歪七扭八。不懂技术的他,去年将地流转给合作社了。他又继续在托管的果园里打工,一天挣80元。去年年底一算账,从合作社领了6000多元。
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将4亩山地全转给合作社了。“等三年后结果,我跟着合作社学下的,也够用了,果树还给我时也就会管了。”尹小宁告诉记者,合作社还承诺,如果到时候自己不想管,一亩果树的收益,与他四六开。
不仅有托管的收益,还有股份的分红。虽然果树一时半会挂不了果,每年,合作社照样给包括尹小宁在内的18名村里的贫困户土地分红,还拿出3万元预分红。
“以前,村里苹果见效益的只有六七十亩。仅去年到今年,就新栽了1800多亩。”王旺喜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原来村里产业发展不起来,村班子都没有话语权。有产业了,现在是群众围着支部转、支部围着产业转、产业围着市场转、市场围着效益转。”
“乡镇产业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是灵芝乡的产业发展模式。而界石铺镇,产业模式却不尽相同,闯出的路子是“乡镇产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联社+合作社+贫困户”的“五联”模式。
着眼构建养牛产业体系,去年,界石铺镇成立了红圣绿园产业公司,运用县里给的牛产业发展资金和帮扶资金,建起了一处养殖小区。同时,组建成立康源牧业养牛联合社。然后,以“轻资产”运营的方式,招商引进了榆中一家养殖公司。
由此,镇里采取全新合作方式——产业公司以养殖小区固定资产入股,合作联社以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配股资金入股,引进企业以投牛及设备技术入股,聚力发展养牛产业。
“种好饲草养好牛,赶着红牛奔小康。”界石铺镇党委书记张乾龙感慨地说,前几年,镇里费了好多心思,养牛存栏量不到3000头,去年一年光景,一跃达到7400头。
牛产业发展起来了,界石铺镇换个思路重新打量自己,以前总觉得没资源的他们,其实“宝”就在身边,那就是平日熟视无睹的广阔的土地资源。
为何不因地制宜、以畜带草?镇里与定西民祥牧草公司合作,今年春天一口气种了2万亩优质饲草玉米。
宜果则果,宜牛则牛。按照国有平台公司融资监管、龙头企业市场营销、合作社生产管理、贫困户参与经营这一模式,静宁县各乡村根据不同乡情村情,自主构建“乡镇产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乡镇产业公司+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发展模式。
全新的产业扶贫模式,让静宁县特色产业得以百花齐放,从“点点盆景”蔚然成为“道道风景”。
“小河有水大河满”。连静宁人都很惊讶,县里的特色产业发展速度突然间呈“井喷”之势——
这个有名的“苹果大县”,去年养牛的数量增加了1.5万头,存栏量一举突破10万头“大关”。
“这一年养牛增加的规模,原来至少需要四五年的工夫!”工作25年的静宁县畜牧局局长李宏强告诉记者。
“静宁烧鸡”的品牌鼎鼎有名。“独一份”的“静宁鸡”还是甘肃省唯一的国家级地方优良肉鸡品种。可这些年来,静宁许多农民其实都嫌费工多、利润薄而不养鸡了,当地用的鸡大多都是从外地拉来的。
现在,这一令人尴尬的现象有了全新突破——静宁县农发公司今年在“静宁鸡”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做起了文章。他们投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静原鸡产业开发公司,在10个乡镇建办20个养鸡专业合作社,今年计划投放40万到50万只鸡苗。
夯实产业扶贫,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特色产业越来越红火,发展越来越有底气的静宁县,开始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重。静宁县深知,不论怎么做,一定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必须深化“龙头企业全覆盖”行动,不断探索“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
啃“硬骨头”,还须借助外力。
山路蜿蜒,一弯接着一弯。静宁县最北端的原安镇,是这个贫困县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现在,在这里干旱贫瘠的大山深处,长出了一朵朵当地千百年来从未种过的香菇。
在省委宣传部的牵线搭桥下,原安产业公司引进甘肃民乐鸿博公司,在原头村与齐埂村的交界处,建起一家集产业开发、扶贫车间、智慧农业于一体的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
30个大棚由贫困户经营,公司负责销售,镇里培育出了一个全新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富民新路。不仅如此,公司收入还要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
贫困户打工也有了新去处。59岁的齐埂村贫困户张文敏在这里一个月工资有3000元。令他开心的还有,一下班就能回家。
公司总经理邵鹏年正是来自张掖民乐的能人。扶龙头,扶能人,静宁落实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扶贫带贫机制,借梯登高,引企入乡。
县里为贫困户每户配股1万元,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专业合作社补助20万元。将龙头企业、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引入经营体系,激发他们参与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吸引贫困户加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实现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在原安镇深度贫困村关音村,镇产业公司投资,动员退休的村支书韩效唐发挥余热,带领村民养蜂,开拓“甜蜜”的致富路。
在原安镇坷老村,致富带头人李冠伟创办起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低价赊销、高价统卖”的方式,帮12户贫困户养起了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产业扶贫经营体系的建立运行,使静宁农村资源要素逐步激活,农业发展动力逐步增强,农民增收源泉逐步拓宽。
现在,县里围绕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群众稳定增收脱贫,集中力量打造起了南部“十乡百村”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区,西北部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葫芦河流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葫芦河流域现代果品高新技术示范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立体寒旱农业示范区,创建起了静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新起点,新模式。产业体系健全了,造血机制闯出了,静宁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也必将未来可期!
相关新闻
- 2019-06-06屋里亮堂堂 屋外敞亮亮 ——平凉静宁县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见闻
- 2019-06-05礼赞祖国 聚力脱贫——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活动在静宁县举行(图)
- 2019-06-04【工人日报】甘肃静宁投资2.6亿元发展职教促脱贫
- 2019-06-01平凉静宁抓获杀人潜逃21年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