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电工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提供有效支撑
原标题:活水润得民心甜
景电工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提供有效支撑
中国甘肃网5月24日讯 据白银日报报道 甘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把黄河之水上高山,浇灌贫瘠的不毛之地,使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戈壁荒原变成了粮丰林茂的秀美山川,为景泰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提供了有效支撑。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甘肃省首次兴建的大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灌区东临黄河,北与腾格里沙漠接壤,横跨景泰、古浪民勤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四县,连接黄河、石羊河流域,整个工程由景电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三部分组成。
芮执瀛是甘肃省景电管理局退休老干部,曾参与过景电二期工程的建设。说起景电工程,他是如数家珍。“景电二期工程,是改革开放后1984年开工建设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利用十年时间于1994年完工,扩大灌溉面积50万亩,彻底改变了景泰古浪的贫穷面貌,使戈壁荒滩变成了绿洲。作为一个景电建设者、参与者,我感到十分高兴。”
张明学是景泰县草窝滩镇红跃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六十多岁了,1973年从五佛乡搬迁到草窝滩镇,亲身经历了景电工程水上草窝滩的激动场面。如今,在灌区供水的保障下,去年农业收入相当不错。张明学告诉笔者,“我种了10亩枸杞、7亩玉米、3亩油葵,效益相当不错。油葵卖了2000多块钱、枸杞通过网上销售,除去成本落了6000多块钱,再加上玉米还没脱,在院里放着呢,脱了以后,除去成本,纯收入在1万到2万元。”
有了景电工程提供的充足水源,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今的景泰县,着力打造“丝路杞园·渔农小镇”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以草窝滩镇西和村为龙头带动陈槽、杨庄、红跃等村,建成3万亩枸杞种植基地和万亩盐碱地治理现代渔业示范区,并不断延伸农产品深加工、农家乐、水上乐园等关联产业链条,建成多方位、立体式综合发展模式。五佛乡有效盘活水稻种植资源和盐碱水资源,大力发展有机水稻和稻下经济,从2017年12月开始,完成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栽种优质稻种8000斤,投放蟹苗20万只。协同泰和村800亩稻下养殖,联合建成“千亩稻蟹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一产和多产有机融合。合作社现以稻蟹综合种养为基础产业,已完成稻米加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带上打造小型田园综合体,逐步将基地建成集多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了一条创新型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截至2017年底,景电工程累计提水13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10万亩,生产粮食92.1亿公斤,经济作物38.6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98.1亿元,是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3倍。景泰县总耕地面积103.74万亩,近年来,依托景电工程,农业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00元。(郝姝)
相关新闻
- 2017-11-24反映景电工程 影片《面向群众》点映仪式在白银景泰举行
- 2013-03-22白银供电公司确保景电工程用电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