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省图看珍贵文献 了解“民国文化史”
原标题:快去省图看珍贵文献, 了解“民国文化史”
中国甘肃网5月16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平丽艳)革命文献和民国时期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纸张酸化脆弱,如不及时抢救,文献历史将面临“断层”危险。5月15日上午,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宣传推广项目——兰州站系列活动,在甘肃省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普及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理念,使重要文献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
2019年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宣传推广活动计划在兰州、长沙、青岛三地实施。此次活动包括专题培训班和“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系列展览两大板块,其中专题培训班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专业人员,邀请国家图书馆马静讲授“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概况;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校史研究室主任张克非讲授“民国的历史与文化”等。系列展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目前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同时还以视频方式展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还原历史真相。
此次活动还同时推出了以“民国之卷·邦家之光”为主题的甘肃省图书馆藏民国文献随展。甘肃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刘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甘肃省图书馆的前身是国立西北图书馆(民国三大国立图书馆之一),首任馆长、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肇立西北地方文献专藏,目前甘肃省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源,尤其是民国西北文献资源堪称业界翘楚。”据了解,甘肃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总量约27487种164897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