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风劲潮涌正扬帆——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40年综述

19-02-21 08:2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

  风劲潮涌正扬帆

  ——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40年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送来了春风。

  一时间,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非公有制经济破茧而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双创升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全力促进非公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截至2018年11月底,我省市场主体达到157.76万户,较2014年的96万户增长了64.33%;其中,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54.66万户,占比超过98%。

  改革开放春风下的“弄潮儿”

  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198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大连市工商局颁发改革开放后首个私营企业营业执照;

  1987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等各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达569万人,一大批民营企业蓬勃兴起……

  短短几年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这让30岁出头,端着我省国企“铁饭碗”的朱全祖也有了自己干一番事业的想法。

  是安于稳定的生活,还是乘机放手一搏,他心里有些犹豫。

  终于,在家人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朱全祖毅然辞去我省一家国企的干部职务,于1996年成立了亚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为我省又一批“下海”试水的创业者。

  “创业之初,我东挪西凑借了50万元,又从银行贷款500万元,开始加入房地产开发的大潮。”朱全祖回忆说。

  在此后的20多年里,亚太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一家只有10多个人的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目前拥有员工6500人,总资产超过200亿元,集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矿业采选等多项业务的集团公司。

  2015年,亚太集团再次抢抓机遇,搭上我省投资建设兰州新区的“顺风车”,投资46亿元发展工业制造项目,成为首批进入兰州新区的民营企业,开启了企业转型之路。

  亚太集团的发展历程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

  作为亚太集团的掌舵人,朱全祖和改革开放期间我省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一样,都无疑是改革开放春风下的“弄潮儿”。这些敢于突破思想束缚的民营企业家们,是市场经济中最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改革推动者,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推动了我省经济繁荣发展。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4.3%提高到2017年的48.2%。非公经济经营领域主要涉及工业、农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众多的行业和门类,特别在从事计算机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新型业态上,非公经济近些年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

  甘肃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1988年,刚满20岁的郭金红从甘肃省医药学校毕业,走进了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甘肃省药物研究所,一干就是30年。

  在这30年里,甘肃省药物研究所一度更名为“兰州敦煌制药厂”,并在1998年改制更名为“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正式由国有企业转型成为民营企业。

  “刚成立的和盛堂,占地面积只有30多亩,制药、办公、研发都挤在一座楼上,生产设备也很陈旧。”郭金红回忆说。

  2012年,和盛堂开始在兰州新区投资建厂,并成为兰州新区首家投产运营的高新技术生物民营医药企业。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和盛堂几经改制,一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企业效益越来越好,我们的工资待遇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郭金红高兴地说。

  改革开放40年来,有许多同和盛堂一样的民营企业,在探索企业发展之路上,历经市场经济的锤炼和洗礼,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这些从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不仅是改革开放红利的受益者,也在我省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省新增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20.7万户,同比增长5.88%。非公经济实现税收475.69亿元,占税收总额的44.45%,同比增长22.72%;非公企业实现进出口额110.3亿元,其中出口83.6亿元,占出口总额的79.2%。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的活跃程度,是衡量区域营商环境优越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鼓励、引导、支持非公经济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了131条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意见,全力推动我省非公经济发展。

  同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在陇原大地涌动。在这股热潮的吸引下,在国外留学的车团结带着家人回到了甘肃,在兰州市高新区注册成立了一家专注于生物基因技术的研发公司。

  目前,这家科技型企业已经获得先进科技成果2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拥有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44个医疗器械生产批准文号和相关生产技术,成为甘肃省生物芯片与分子诊断领域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我省从放宽市场准入、破解企业融资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兴商、富商、安商、护商、亲商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激发和释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

  省市监管部门积极推进“证照分离”,实行注册企业名称自助核准和登记申报承诺制;实施“先照后证”改革;推进简化住所登记改革,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办企业,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2016年省政府列出5亿元专项资金,建立了甘肃省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形成了“政府+银行+保险+企业”的贷款模式,全力推动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工作。到目前,全省累计为4329户小微企业发放互助担保贷款161.4亿元。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我省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从20%降至19%、失业保险费率从1.5%降至1%,期限执行到2019年4月30日。同时,清理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1.15亿元。

  风劲潮涌正扬帆。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我省民营经济就一定能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