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伏羲庙,中华民族的故乡,我们所有人的老家
2019年春节,大年初二,西安出发前往甘肃天水。300多公里,我们走了4个多小时,路上车很少,并没有想象中的拥堵。
作为一个资深懒人,天水期间并没有旅游记录,回来休息了一天,才开始总结,呵呵。
在天水几天的感觉很好,可以说是惊艳。天水并没有想象中西北地区的干旱,而是“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市区长条形,两边是山地,中间是渭河河谷,城市就建在山间的谷地上,沿着渭河两边修建的道路,一边国道,一边高速,再往两边是居民区。
高速路口的温馨提示:“外地小型车辆在天水轻微违章,只警示,不惩罚”,感动!
“伏羲城”
天水市是中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是中华文明创始人,他教佃渔,造工具,兴农耕,制嫁娶,正姓氏,造书契,通八卦,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天水被称为羲皇故里,伏羲作为中华文明始祖,成为天水独特的文化符号。天水伏羲庙 ,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
下了高速,我们直奔伏羲庙。
庙就位于秦州区,过了仪门,一条长长的街道通往伏羲庙,街道两边是古色古香的店铺,看起来都是至少是民国以前的古建筑,不过因为春节,大多都是关着门。街道中央一株千年国槐,虽然冬日里树叶落尽,只剩虬劲的枝干,在下午三点多的斜阳里拥抱蓝天。
街边的邮局还在放假中
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氏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甘谷白家弯乡古风台。
顺着街道走到另一座牌坊,右手边是一个挺大的广场,熙来攘往的人群很是热闹,平时应该是广场舞的天地吧。
走过牌坊就到了伏羲庙。
伏羲庙平时门票40元,入口处立着红牌,说是春节期间门票一律5元。平时对天水人是免费开放,但过年天水人也5元。
庙门
庙门上题“与天地准”,颂扬伏羲造福人类的恩德广大无边。伏羲庙的这座正门,虽也经清代局部修缮,但其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实为难能可贵。
伏羲庙从南向北依次是山门、东西两座牌坊、庙门、东西厢房、先天殿、后院东西厢房、太极殿、朝房和三个代表皇帝驾临伏羲庙所立御碑亭、后门。
伏羲在后世被朝廷称为“太昊伏羲氏”,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
进了庙门,迎面而来的喜庆气氛,年味浓浓。
红红的灯笼,晚上来一定更出彩。
庙门内侧的牌匾,“伏羲庙”。
“恒古不息”,颂扬伏羲作为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伏羲庙内到处都能看到参天的古树。民间说法,前后院内原来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明朝时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栽植的。现在尚存三十七株,冬夏常青,生机盎然。这些古柏,现已成了珍贵的文物树了。
先天殿
第一进院子主殿先天殿,门楣上高悬的匾额“一画开天”,颂扬了伏羲画八卦的功绩。“一”是伏羲所画八卦中的乾卦之第一划,乾为天,故谓“一画开天”,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时代——“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的伏羲时代。
另一个匾额“道启鸿蒙”,也是说伏羲氏之于文明的贡献——开启道之鸿蒙。
木雕图案松鹤,意指松鹤延年。门窗上多以盘龙、团凤、仙鹤、糜鹿等吉祥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华丽精美。
明代的建筑,处处繁复豪奢,显示出人们的虔诚。清代以后就显得比较简陋,而现代的寺庙建筑虽然不乏规模宏大的,但精细程度却每况愈下,不难看出其中的功利。
门窗盘龙木雕,明朝的能保存到现在也是不易。
雕花的木门。
殿内伏羲像右手边的龙马。
据史书《尚书》记载:“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当年伏羲依据龙马背上的花斑绘制创造出河图、八卦,结束了混沌蒙昧,开启了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而龙马精神,也一直激励着炎黄子孙。
先天殿建筑结构精妙,内部空间极为开阔,屋顶天棚被等分为六十四格,內刻六十四卦图,藻井正中绘有太极八卦图,被誉为中国古代以“减柱法”建造大屋的成功案例。数百年来天水地区发生多次七级以上地震,城内古建筑破坏无遗,而伏羲庙却始终安然无恙。
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为明代原塑。手托八卦,威仪古朴,目光炯炯,与远古神话中人身蛇首的模样完全不同,反而有点天然呆,十分亲民。
左手边的壁画,介绍伏羲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先天殿后面是太极殿,也就是寝殿。明嘉靖二年(1523年)修建,500年来一直保存完好。其对称的龙凤槛窗木雕以透雕技法雕刻,栩栩如生的同时又兼顾了殿内通风采光,在国内十分罕见,堪称明代木雕中天水雕刻技法传世至今的佳作, 是国宝级文物。
明代团凤槛窗木雕。
精美的雕花木门。
明代团龙槛窗木雕。
精美的雕花木门。
房顶的雕梁画栋。
后院,又称第四院,是后花园。明嘉靖二年(1523年),院内设置见易亭、水池、桥亭等,并植有花木,经嘉靖十年(1531年)整修,成为风景幽美的园林,民国时人称“后陵”,认为是归葬伏羲的地方。
在天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按照传统人们要到伏羲庙 “朝人宗”,这便是伏羲庙庙会,隆重而盛大。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天水博物馆也在后院,看完伏羲庙,顺便博物馆看一下,天水博物馆史前文明的陶器比较丰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