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新版测评体系 目标精准创建文明城市
王世馨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国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用8个“更”字,精准地阐释了城市的核心是人,人的生活离不开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
可以说,随着时代场景的转换,文明城市创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准确理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内在要求,才能让“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有的放矢,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新起点。这么看来,文明创建也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同时,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日新之美、日进之美。
2018年,是本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文明城市测评的首个年度。中央文明委高度重视新一轮文明城市测评工作,指示中央文明办对《测评体系》进行修订,进一步优化测评内容和测评方式,特别要在新版《测评体系》中充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安排部署的各项重大工作。新版《测评体系》对全国文明城市给予了新的定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新定义多加了四个字——“人民满意”。增添这四个字意义重大。
《人民日报》9月3日发表了一篇名为《重新发现厦门的美》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万家忧乐拼成的地平线,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自2005年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评比以来,人们对“文明城市”的理解,日益具体而深入。当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为习惯,当公共场所禁烟被普遍遵守,当让座在公交车上屡见不鲜……人们发现,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改变着城市的外形,而且塑造着城市的气质,沉淀为城市的文化,化育为城市的精神。
新版《测评体系》包括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3大板块。其中第二板块“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设置了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社会文化、市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8大测评项目,测评内容突出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标准更加简明扼要,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新版《测评体系》一是坚持与时俱进,修订增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等标准要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对经济发展、教育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民主和生活环境建设等与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准进行充实完善。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城市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社会安全稳定、虚假违法广告等影响市民日常生活幸福感的问题,增设考评内容、提高考评标准,引导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解决空气水质污染、制假售假、黄赌毒和公德失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除测评内容之外,今年的测评方法也有所变化。专家和调查队员联合,按照随机抽签、临时决定测评城市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会在公园、广场、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随机对市民群众进行街访,填写调查问卷。材料核实、实地查看、问卷调查三种考察方式所占成绩的计算比例也有调整,由过去的50%、40%、10%,调整为40%、40%、20%。可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把民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市容市貌的客观呈现、市民的真情实感为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利民惠民。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为了一块奖牌,而是为了我们几百万兰州市民。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什么?通过十多年的创建历程,可以明确创建文明城市的初心是老百姓的获得感,是老百姓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能具体体现在市民上下班的途中、居住的小区里、办事的窗口前,甚至是呼吸的新鲜空气、抬头看到的蓝天,市民自然会自觉拥护创城工作,弘扬文明风尚,团结一心共建美好家园。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师)
相关新闻
- 2018-12-25凝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大合力
- 2018-12-25着力“四个提升”助推创城活动见实效
- 2018-05-17评论:而今迈步从头越兰州创城再出发
- 2017-08-28让志愿服务助力兰州创城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