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四个提升”助推创城活动见实效
王存银
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无形资产和城市形象品牌,是城市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全国文明城市绝不仅仅是一块牌子、一份荣誉这么简单,它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相连。为深入开展新一轮(2018—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5月8日,《兰州市2018—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体方案》出台,对兰州市新一轮的创建工作进行了重新部署。12月3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强调指出,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要对照标准补短板,千方百计强弱项,确保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旗开得胜。这是兰州市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再次部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把兰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效途径,同时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要在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群众生活质量四个方面下功夫,助推创城活动见实效。
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市民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受益者,理应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不文明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发挥舆论的正面激励作用。对于爱护环境卫生、乐于助人等文明行为,要不遗余力予以表扬。要充分发挥法治的震慑作用,就是要运用法治的力量,来惩戒不文明行为。要综合运用模范带动、文化传承、开设文明讲堂、建设书香城市等举措,多管齐下,努力实现“城市文明你我共建、文明城市你我共享”的良好局面。
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实施文化兰州建设提升行动,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新建一批“五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科技馆)、群众性文体活动广场、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着力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深入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1+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系列文化建设项目,打造“文化兰州”品牌。继续办好“兰州国际马拉松”、“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文体活动,提升兰州的文化品位。“金城讲堂”让读者和名家共享人文之美,公共文化建设满足普遍人群文化需要,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打造城市新文化基地,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扮靓金城,小乡村打造农民风采大舞台,形成了广大群众能积极主动参与、乐于表现的良好氛围。
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重大民生工程。要不断深化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建立健全文明单位动态考评、竞争淘汰机制,确保文明单位“有道德讲堂、有志愿服务队、有遵德守礼提示牌、有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深化文明县区村镇创建,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四化同步要求向纵深延伸,加快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进度,着力解决房前屋后环境脏乱差问题;建立健全环境保洁与管养维护机制。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深化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活动,传承良好家风;深化文明社区创建,进一步深化“文明小区”“文明楼栋”“社区好人”“楼道好人”“优秀志愿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以“文明家庭”创建为统领,推进“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展“传承好家风、孝善进万家”活动,开办家风家训网上展示馆,引导市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深化文明行业创建,以窗口服务行业为重点,推进服务制度、服务承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四公开”;推进文明用语、统一着装、志愿服务“三规范”。
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要着眼利民惠民,注重民生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围绕群众急需急盼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安排创建实事项目,明确责任和落实办法,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惠及全市人民群众。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努力推动我市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低于全省年度控制目标。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和公共关系的规范管理,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要求,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
相关新闻
- 2018-05-17评论:而今迈步从头越兰州创城再出发
- 2017-08-28让志愿服务助力兰州创城历久弥坚
- 2017-08-24评论:创城成果需要大家共同守护
- 2017-08-15评论:创建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