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改革开放四十年---金昌人的日子变红火

18-12-11 11: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靳佩佩

【专题】改革开放40年 喜看陇原巨变

  原标题:改革开放四十年---金昌人的衣食住行

  作者:肖永晖

  衣服变奏曲

  家住双湾镇三角城村二组村民杨志芬是金川织褐子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她就以一手织褐子技艺受到村民,尤其是雅布赖牧民的青睐。

  “那个时候,我织的细褐子就做了褐子衫、褐被子,粗褐子就缝成了装盐和粮食的口袋,雅部赖的盐贩子的都过来买。”64岁的杨志芬老人说道。

  金昌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祁连山大片的草场上繁衍着成千上万的牛羊。在计划经济时代,老百姓经济来源单一,每个生产队都有养殖场,当地老百姓大多就地取材,他们充分发挥勤劳的智慧,将春、秋两季收获的羊毛、牛毛制作成褐子布,再缝制成褐子衣服和褐子被褥,不仅牢固耐磨,而且冬暖夏凉。褐子主要用羊毛拉丝成线,经过手工搓制后成为羊毛线或者羊毛和牛毛混合的制线,经过植物染料在热水中漂染,数次以后便成为了红、黑、蓝、绿等颜色的毛线或毛绳,这些毛线被手艺精巧的妇女通过手工制作成泾渭分明、长宽各异的褐子。

  褐子分粗褐、细褐,细褐又分为平褐、人字褐。用牛、羊、驼等动物粗毛纺线,用地绷织出来的褐子叫粗褐,主要是做帐篷、口袋、鞑裢等;用绒毛纺成的细线,用织机织出来的褐子叫细褐,可着色成红、绿、褐、黑等色,主要用来制衣、做被。70年代初,棉布在县城还非常稀少,人们便将褐子里面衬垫部分棉布,缝制成冬暖夏凉的褐子衣服。当时人们还将褐子缝制成衣服、粮食口袋、被褥、褡裢等,也用羊毛洒水加盐末,制作成毛毡、毡衣、毡靴、毡袜等生活衣物。

  织褐工艺现今被称为纺织业的“活化石”,褐子衣和西河一带的毡衣都有着“上不沾雨,下不沾土”的特点,已经成为那个年代的历史缩影,深深镌刻的人民的心里。

  “七丈地,八丈宽,中间坐个女郎官。脚一踏,手一扳,十二个环环都动弹。”这是我小时候听奶奶常说的歌谣。

  在农村的许多家庭后院草棚内,至今还遗存有老实织布机。那时候,农村妇女在农闲时都有点着油灯织布的习惯。特别是在清河地区的农村,人们穿的铺的盖的都是自家织的粗布,很多人家都会织这种土布。到了冬天,机匠几乎天天晚上点着煤油灯纺线,纺车就像吹眠曲一样翁儿翁儿的叫,孩子们睡着了,一觉醒来,纺车依然翁儿翁儿的叫。

  60多年初,人们从新疆贩卖来了棉花,妇女们便开始自己织布,经过拨棉花籽、弹棉花、搓捻子、纺线、拐线、缠籆子、经布、织布等多道工序,主要是老粗布,主要染料以田野中采摘的天然植物为染料,衣服颜色以蓝、黑、灰等色为主。

  “到60年代中期,永昌城的百姓主要以棉布(土布)衣服为主,所穿衣服由家里人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布料是凭布票到供销社购买的。”家住金昌市天庆花园的老人陈金花说。

  1972年,陈金花老人就在永昌县朱王堡镇供销社上班。当时在供销社工作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职业,一张小小的布票倍受农村亲戚羡慕。那时候,大人们做衣服时,尽可能缝制的宽大一些,让孩子随着身体的成长能多穿几年,实在穿不成了就缝补一下,再给小一点的孩子穿;所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后老二穿,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三年,成为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那个时候,一年四季的服装都是当时最具特点的对襟袄,大裤裆,脚上穿着千层底;颜色更是单调,基本就是黑,蓝,灰,绿等几种颜色;在膝盖处,袖肘处,往往会补上补丁,补丁上在摞上补丁。为了省布料,一身衣服可以拆补着穿。春天将棉衣拆成夹衣,夏天把夹衣改成单衣,秋天单衣再改成夹衣,冬天把夹衣改成单衣。1965年永昌县服装厂建成后,城市和农村居民都有了专门的服装加工场,现场选择布料,现场看样订做衣服,为百姓提高了极大的方便。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呢子大衣、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80年代初期,大挽腰裤,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金昌人的生活有了明显提高,农业丰收、农民富裕,“万元户”已经不是稀罕事,人们衣食自足,穿衣注重的是结实耐用的的确良、的卡衣料,二合一,三合一,毛衣、毛裤也悄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穿衣的时尚化,青年人追求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等。机关工作人员穿衣比较保守,主流还是以中山装为主,千篇一律。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市场上人头攒动,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各种衣料的品种渐渐多起来,人们穿着选择空间更加广泛,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金昌人的生活更加富裕,过去风靡一时的毛衣、毛裤、的卡衣服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商场内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各式的羊毛衫、羊绒衫、皮夹克、应有尽有,人们穿着打扮更注重的是美观、华丽,夏日服装轻柔、飘逸,如百花争艳、蝴蝶翻飞,冬季则选择轻柔保暖的羽绒服,保暖内衣和羊绒大衣,女的亭亭玉立,男士玉树临风。

  而如今,退了休的棉织衣料却成为最舒适的面料。

  粮食的蹉跎路

  金昌地区历史以来就是产粮基地,靠近祁连山区的永昌县,气候偏冷,无霜期短。根据清乾隆五十年《县志·民俗志》记载:永昌地区当时种植农作物有谷子、黍子、糜子、大麦、小麦、豌豆、扁豆、黑豆、荞麦、燕麦等。境内居民饮食一般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清河地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主要以小麦、玉米、谷子、糜子、豆类、山药(土豆)作物为主,而且盛产蔬菜和瓜果。

  据永昌崔氏宗谱记载,嘉庆25年永昌县城茶楼、茶社、茶坊就有百余家,民国初期,县城大、小商号四百多家。永昌地处丝绸之路中断,商贸繁荣、商贾交流频繁,南来北往的商户在此居住留根,大车店歇脚的商贩也把外来的食品带到永昌县城。当时,人们饮食习惯早点主要有醪酒浦鸡蛋,扁豆米汤油馓子,羊头汤泡馍、汤揪面、油饼卷糕、油糕等,夏天的冷饮由甜醅子、冷食还有酿皮子、晾粉皮、青粉漏鱼儿、晾丢面,中午的热饭菜有臊子面、大卤面、包子、羊肉揪面片、羊肉窝窝饭、水煎包子,羊血发菜汤、爆炒猪下水等。当时永昌县城内东大街的德盛楼酒家,北大街的侯家油馓子店、王宝娃的包子店和王贵的糖酥饼都极负盛名。

  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中国各地粮食短缺。同样,金昌大地上也是天地荒芜,粮食短缺,肿病横行。严重的饥荒中吃草根、吃树皮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六七十年代,永昌人过着土豆半年粮,食不果腹的生活,凡是能用来充饥的不管树叶、野菜,什么都要吃,真所谓饥不择食。”永昌故事非遗传承人张怀荣说道。

  60年代初,永昌地区也因为生产工具限制,种植品种单一,食物比较匮乏、单调等客观原因,导致农村的各大公社食堂无米下炊,人民生活状况岌岌可危。到了春天,挖点苜蓿、苦苦菜、黄花菜、猪耳朵、马英子等野菜在开水里煮熟了,把洋芋煮熟捣碎,再撒上一些莜麦面,做成“搅团”,菜香、土豆香、麦香,老远就能闻到。冬天金昌地区天气寒冷,主要粮食以土豆、白菜、胡萝卜、腌咸菜、腌萝卜为主。永昌盛产土豆,它和老百姓生活水乳交融,土豆既是蔬菜,又是主粮。

  当时人们的营养都严重不足,无论城乡都是“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城里上班的职工仅仅依靠微薄的几张“粮票”,艰难地维持着生机,山区农民根本无法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吃的是救济粮,穿的是黄衣裳,喝的是洋芋汤。粮食、蔬菜的极具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都是用牲口吃的豆饼来充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70年代初期,煮土豆、杂粮窝头、玉米面饼子也成为我们那个时代上学早餐的唯一标准,过年的饺子也出现了白面的影子。人们逐渐解决了温饱,不再为吃饭犯愁。

  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的粮食越来越充足,人民生活入去改善,一日三餐,主食中杂粮减少,细粮增多,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米也逐渐成为主食品之一,随着粮食供求走向市场化,人们的饮食习惯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过度,土豆仍然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但是花样变多,吃法上也越来越讲究,日常面食主要以小麦粉制作的面条,面片、窝窝、蒸馍、锅盔等,以及用豆面等杂粮制作的面条、搅团、搓鱼、馍馍(有蒸、烙、炉烤、油炸几种)等,最传统的是手工长面,窝窝饭。

  在永昌还有一种日常食物就是熟面,又称炒面,将小麦、豆类、青稞、莜面、糜子、谷子、燕麦等杂粮先炒熟,然后磨成粉,也可以放黄豆、胡麻、干甜菜、干胡萝卜等,

  新城子邵家庄村二社,81岁的老牧人胡德林说:“过去经常外出者皆以炒面为干粮,尤其是走远路或者到山里头放羊、放牛的人,装上一口袋,中午就着开水,放上点酥油和盐,就是一顿美食”。

  到了90年代,人们不但吃饱,还能吃好了,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1992年11月境内的永昌县荣获甘肃省政府颁发的粮食丰收“三等奖”和“稳产高产”奖。随着人们的饮食水平逐渐提高,城乡居民从单一吃粮食开始增加副食、蔬菜、肉、蛋类,吃肉也不再是逢年过节的专利。人们讲究营养均衡,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再也不可能成为金昌百姓奢求的物质,菜市场、大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然而,吃饭竟成了犯难的事。并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各种食品,以及反季蔬菜、水果、海鲜,让人眼花缭乱。过去有什么吃什么,现在吃什么有什么,如果你家来了亲朋不用着急,去饭店点一桌就行了。

  住房变奏曲

  金昌地区气候干燥、少雨、风沙大,住房的变化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解放后期,住房主要以石头房、毡房、土坯房和夯土平房为主,用夯土院墙或者树枝篱笆墙围绕便成为家园。县城里还保留着部分砖瓦古建筑,有四合院,有商铺和茶楼改造的廊檐房。

  60年代后期出生的我们,放暑假的主要任务便是打土坯,拓煤、修房子。那时候,不论农村或者城市,建房土坯都是就地取材,用黄土和麦草拓成长方形的土块,经过晾晒后坚硬方正,非常适合建房。

  修建房子是大事,要提早准备各种材料,其中打土坯是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等打好的土坯达到修建一间或者几间房屋的时候,大人们还要从木器厂、护林站购买大梁、椽子,门窗等材料。在建房时,邀请水泥匠老师傅根据房屋坐向开始给新房子地基放线,然后,我们便根据放线的位置挑沟,将沙沟中拉来的石头准备好,由水泥匠人将大小不同石头装在半米深的基槽内,地基砌石是份技术营生,只有聘请专业的水泥匠人,好茶、好烟、好饭招待着人家才把本事都拿出来,修建的房屋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石头房基建好后还要在上面放二四砖两层,然后用黄泥掺麦草和泥,将土坯一层层捋起。

  那时候,红砖的比较紧俏的材料,一般人家修房屋四周都是用自家打的土坯垒起,屋顶有梁和椽子组成,一般为四梁八柱,上覆盖毛条(祁连山内一种带刺的枝条)、笈笈草或者软树枝、麦草后,在麦草上面抹上黄泥而建成;屋内简易木质门窗,内墙一般使用较细致的黄土,用米汤水、石灰水上面子,用抹叶子将其抹制的土坯上,等上四五天后,新房子通气晾干后,屋内墙面便光洁平整,将内外空气阻止隔离,使冬天屋内热量不易发散出去,也使夏天炎热的空气阻挡在墙外,而且受光后的墙面不容易染脏衣服。

  金昌地区的房屋一般选择座北朝南,房内右侧为土炕,中间方桌,左面为面柜,水缸等,土炕边盘一灶台,炕上靠墙放置一条炕柜,中间放小炕桌,家庭殷实的人家,在炕墙周围还要钉上一圈画布炕围,或者用浆糊把报纸粘贴一圈。

  五十年代后期金川公司开始建设,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大多在矿区周围搭建石头房、地窝子居住。六七十年代修建了基房,职工才有了安全的房屋进行安家。周围农村人们普遍住的是土坯房,家里有几个儿子要娶媳妇,也都在一所老房子里、偏房里挤着住伙院。一般家庭,冬天在炕上放一个铸铁火盆用来取暖,到后来,屋内墙面多改用石灰水粉墙,更是干净、美观。过去,农村房屋的顶棚一般没有什么装饰,到70年代,人们将铁丝固定的大梁下,拉成长形,将报纸用浆糊粘贴在铁丝上,制作成整体的顶棚,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顶棚装饰上也采用基房的木条分隔装板装饰方式,也用厚约2公分的纸巾板坐地,用木条制作成框制作房屋顶棚,然后统一刷上米黄色油漆,非常保温、耐用、坚实、持久。

  80年代以后人们多将基房,使用红砖建房,坚固稳当。而今人们住房面积大大改善,也不再满足住平房,而是追求水、电、暖、气一应俱全的单元楼。许多农村的家庭为了方便,拥有两套住房,冬天住单元楼,取暖方便又干净,夏天回到平房,宽敞又舒适。

  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以八冶建筑公司为龙头,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许多大城市里面则根据各家财力不同,建有仿古四合院,主要以回字型一进院为主,家族较大的建有二进或者三进院,主要以青砖条石木料为主,墙面一石灰水涮白,房屋内只有条桌、八仙桌、床、桌子、太师椅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出行协奏曲

  过去的金昌地区,道路多为黄土、石块或者沙粒铺设的地面,早期人们出行多为的步行或者骑驴,后来,交通工具以毛驴、骆驼、马皮、牛车、后来人们制作了手推车(独轮车)、架子车和大车(铁轮和木轮),后来发展到双辕马车、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再到汽车、火车、飞机,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

  旧时,永昌县北乡和下十堡地区木轮大车最多,大多用1至2头牛牵引,最大载重量400公斤,这个车车架形同后来的马车,木轴木轮,两轮两辕,木轮直径约1.37--1.43米,车身长约2.1米,宽约2.08米,高约1.54米,笨重异常。后来进化到两边使用铁轮,也就是在木轮上钉铁瓦,用1至3匹马牵引,最大载重量1000公斤。据永昌县志记载,1963年全县共有铁轮,木轮大车4000多辆,主要为农业产生使用,到70年代初期,胶皮车轮和机动车辆发展后,这些铁轮和木轮马车逐步被淘汰。

  过去人们出行一般是乘坐两轮两辕的轿子车,轿子车形状类似铁木轮大车,但比较小巧玲珑,车身上搭建木架子,由一匹骡马牵引。也以马车、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生产队时期以大轱辘车和架子车为主,后来的永昌县供销社购置了胶皮大车(也叫皮车),58年后县农具厂仿制开始制作,这种交通工具车架形同大车,车身较矮,铁轴胶轮,车轮胶校,装有轴承、挂木刹车,有3至4批骡马牵引,载重量在2000公斤左右,75年全县就发展到2000多辆,主要是农村人民公社集团生产时期农业生产运输。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交通联产承包制后,因其笨重落后,被手扶拖拉机取代。

  拖拉机在金昌地区引进时间约为上世纪60年代初,普及于80年代后期,1954年永昌县焦家庄建成全省第一个拖拉机站,主要有东方红--28型、铁牛--50型、铁牛--75型,主要为农田作业与交通运输兼用的机械动力工具。

  从7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拖拉机、大卡车和长途公共汽车。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1952年永昌县供销社购置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1985年期间,全县已经拥有各类汽车400多辆,其中专业运输私营车辆达到160多辆,主要汽车品牌老红旗,老上海,还有吉普212,自行车就是大金鹿和飞鸽的,手表是上海牌、梅花牌、精工牌的,化妆品是霞飞和宫灯的,还有蝴蝶牌的缝纫机,海鸥牌的照相机。那时候,村里很少有几辆自行车,谁家要娶亲、有急事才借来借去。到了九十年代摩托车成了年轻人的代步工具,过去仅邮递员才有的“电驴子”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

  随着柏油马路的建设,到70年代末,金昌建成汽车站、火车站,但交通运输速度还是非常慢,1981年金昌市成立以后,国营、集体、个体和各种运输工具一起上,简陋的正三轮摩托车(也叫拐的、摩的、地老鼠、三马子),面包车、夏利车等高级小轿车进入运输市场。随着社会的进步,客运轿车越来越多,人们出行更是方便快捷,90年代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和电气化铁路,跨省高速公路也全部联通,市区内修建了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市的高速公路网。现在我们看到的金昌四通八达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出租车招手即是,不同档次的私家车也屡见不鲜,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金昌机场的建成为出行者带来更多方便快捷。

  

精彩推荐

  • 【改革开放40年】武威民勤向沙漠要效益 嫁接6万亩肉苁蓉培育亿元产业(组图)     【改革开放40年】武威民勤向沙漠要效益 嫁接6万亩肉苁蓉培育亿元产业(组图)
  • 【改革开放40年】武威民勤 :沙漠文化产业为治沙注入新内涵(组图) 【改革开放40年】武威民勤 :沙漠文化产业为治沙注入新内涵(组图)
  • H5|喜讯捎给总书记 元古堆脱贫啦 H5|喜讯捎给总书记 元古堆脱贫啦
  • 唐仁健在有关培训班上作辅导报告时强调 推动专业合作社培育提升发挥作用 努力在产业扶贫主战场中建功立业 唐仁健在有关培训班上作辅导报告时强调 推动专业合作社培育提升发挥作用 努力在产业扶贫主战场中建功立业
  • 林铎在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以更加有力举措落实中央部署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林铎在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以更加有力举措落实中央部署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 兰州警方捣毁一制贩假证窝点 抓获两名嫌犯 兰州警方捣毁一制贩假证窝点 抓获两名嫌犯
  • 110接警员张倩 接警台前绽放别样芳华 110接警员张倩 接警台前绽放别样芳华
  •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有一宝——90岁老专家罗毓惠坚持上门诊 行医64载诠释“医者仁心”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有一宝——90岁老专家罗毓惠坚持上门诊 行医64载诠释“医者仁心”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