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甘肃庆阳:“因人施策”引领贫困户融入乡村振兴大军

18-12-07 15:16 来源:中新网 编辑:张兰琴

  甘肃庆阳:“因人施策”引领贫困户融入乡村振兴大军

      甘肃庆阳市环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实施肉羊产业“双百双万”工程,促进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图为该县陈汤塬众托养殖专业合作社航拍全景。 (资料图) 张永鑫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侯志雄 丁艳)冬日暖阳洒在陇东黄土塬上,置身于甘肃庆阳乡间仍是清新拂面。许多曾独隐山间、活力匮乏的“沉睡村落”,近年完成了“颜值”逆袭。“门前一片果,屋后一圈羊。”苹果收获、羊肥膘壮、合作社分红、通村道路早已硬化……庆阳许多贫困农户收获了一年的“喜悦”。

  庆阳市扶贫办提供的资料显示,2017年当地坚持分类指导,采取“一户一策”,以“331+”产业引领等精准扶贫模式,使贫困人口从80多万下降到20余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以上降低到9.25%。

  剩下这20余万贫人口怎么办?如何让他们与全国一道进入小康,乡村振兴的希望在哪里?庆阳市主政者既脉中贫困群众眼前的困难,又谋中未来的愿景,更抓实了实现路径和措施。

  “在精准扶贫进入关键‘啃硬骨头’阶段,不能只为脱贫而脱贫,要让精准扶贫成为乡村振兴的‘前奏曲’。”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庆阳市委书记贠建民如是说。

  贠建民表示,甘肃正在贫困村实施的“一户一策”将贫困户家底逐一摸清。庆阳市按照这一扶贫模式对贫困人员逐一进行劳动能力分析,不再进行数据计算,实施“分类指导”脱贫,啃最难啃的“硬骨头”,是“走好最后一公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小苹果已经成为庆阳市庆城县的大产业,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饭碗”。图为庆阳市庆城县赤城乡农户忙着采摘苹果。(资料图) 高展 摄

  由物及人孕生“致富基因”

  “前些年,妻子患病卧床,两个孩子小,全家在彩钢瓦房里住。”在庆城县驿马镇驿马村一幢新落成的农家院里,今年56岁的户主王占银谈起陈年旧事,脸上皱纹明显多了。

  近几年,王占银学会了种植苹果技术还兼职驿马镇果业协会技术员,家中的7亩乔化苹果园收益不错。“种苹果虽然辛苦,但收入好,明后两年将盖房贷款还清就‘松活’了。”王占银言语中透出自信,紧锁的双眉渐渐舒展了。

  实际上,王占银还有一笔收入账:冬闲时,他在村里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做清洁每年收入8000元;苹果生长期,为村里的苹果合作社做技术指导,一天有200元的收入。

  在庆阳,与王占银一样,还有许多有技术、有劳力的农民正奔跑在脱贫路上。

  庆阳在此基础上,将剩余贫困人员以是否具有劳动能力进行“重新识别”,分为“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无劳力预备兜底”等四个类别。

  今年,对于“种粮为生,靠天吃饭”的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王来荣来说是“观念颠覆”的过程。他试种的20多亩苜蓿收入1万多元,“种草赚钱”让他的致富梦想渐成现实。他还通过养羊、务工收入4万多元。“前几年孩子上大学负担大,现在生活一年比一年强了。”他的愿望是将房子重新修葺,明年打算多养些羊。

  王来荣“种草赚钱”得益于环县把草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首位产业。该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实施肉羊产业“双百双万”工程,促进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有劳力且可出门打工贫困户,庆阳当地的做法是,“必须学会技能,才能获得更好的收入。”例如,庆城县以培训补贴方式鼓励贫困农户学习技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的贫困人员,分别给予就业补贴。目前,已有2000多名贫困人员参加培训。经过培训贫困农户称,“原来在建筑工地打小工一天赚80元,而现在餐厅做厨师一月能赚6000元。”

  目前,庆阳市累计投入1.4亿元培训资金,共有1万多人次接受了务工技能和肉羊、苹果等实用技术培训,组织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89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因人施策”的职能技能培训解决了“智力扶贫”问题。

  对于无劳力的贫困农户,采取兜底保障+互助合作的帮扶措施。以全额贴息贷款或到户产业奖补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以“户托社养”为主要方式,“以股济贫”,使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目前,共为5200户无劳力的贫困户享受了政策。贫困人员的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家门口打工赚钱。

  “开春种植,入秋收获,一亩半土地有近6000元的收入。”镇原县孟坝镇峁合村村民苏孝莲告诉中新网记者。家住武沟乡渠口村民路金梅年近六旬,她和丈夫从事采摘万寿菊已有两年时间。路金梅说,“进入万寿菊收获季,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

  “孟坝镇万寿菊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核心区域有2000多亩。”孟坝镇党委书记王朝峰说,该镇将扶贫产业进行了调整,创办了8个产业发展合作社,采取‘农户订单种植、公司保护价格收购’的方式。

  找准“致贫因子”,导入“致富基因”。庆阳市市长朱涛说,“将剩余贫困户进行细分,关键是‘掰开揉碎’做得更具体、更实际了,实现精准扶贫的途径。”

  朱涛介绍,在对庆阳市的贫困户做了科学分类后,针对每类贫困户劳动力现状和发展意愿,结合自然禀赋、产业基础,确定了产业支撑、就业扶持、经济组织带动、政策兜底的帮扶思路,做到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全覆盖。

  “这是由外向内‘由物及人’的过程。”庆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晓峰对“分类指导”脱贫模式调研分析后表示,“‘物’是指各种扶持政策下,人如何发挥内生动力脱贫。”他形象比喻说,各种优惠政策到户后,外在注入式扶贫如同将贫困人员养在“重症监护室”,一旦脱离,个人无法康复。盯住人,激发人内生动力主动脱贫,为其注入拼搏脱贫内生动力,提高市场竞争,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庆阳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解决了分散经营的传统畜牧业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问题。图为现代化肉羊养殖现场。(资料图) 张永鑫 摄

  产业主导脱离“重症监护”

  中新网记者多次的调查发现,与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难乎其难”。

  在正宁县永正镇,有9个村2200户农户的1.8万多亩果园与老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联合社。合作社负责人林国玺介绍,为果农统一配送农资,定期集中开展技术指导,统筹果品销售,并进行资源置换股金分红,果品“卖难”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电商平台与北京、山东、西安等地经销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年稳定产销8000余件。”宁县太昌镇伊人绣坊“扶贫车间”负责人郝淑芳介绍,“扶贫车间”是以开展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提供了刺绣、缝纫、裁剪等工作岗位。目前,已带动多个乡镇的180多名妇女就业,年人均务工收入增加3500元以上。

  宁县县委书记侯昌明说,组建合作社和扶贫车间,让这部分贫困户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金融资本和组织形式,由龙头企业领行抢占市场。

  在庆阳,中盛公司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口皆碑。镇原县通过“中盛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解决了分散经营的传统畜牧业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问题。

  “放弃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镇原县屯字镇开城村养鸡大户田波谈起“中盛模式”颇有感触。他说,“按照原有的‘家庭式’养殖,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

  与此同时,在肉羊养殖上,镇原县同样以“中盛模式”,采取“种羊集中繁育、农户整村育肥”的方式,建成万只种羊繁育场,带动该县发展专业养羊村20个,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养殖、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的问题。

  “在农村发展产业解决了分散的小农经济,如何在市场条件下拼搏市场的组织化形式。”闫晓峰认为,一是市场化导向问题必须坚持。要实现从市场竞争中去获得,不能光靠政策扶持;二是培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由粗放向集约化转变。村级合作社是中间链条,主要在生产环节,进入市场要靠龙头企业。市场化要靠龙头企业技术和金融支持,打造品牌,进入市场。

  2018年4月,庆阳明确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具体为,第一个“3”是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三方产业联合体,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第二个“3”是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创新资源配置和经营方式;“1”是建立统一科学的品牌化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方式。“+”包括:“+党建”,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龙头企业、合作社党建指导员;“+村集体经济”,在发展扶贫产业的同时,运用股份合作办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久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环县农民“种草赚钱”致富梦想渐成现实,得益于环县把草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首位产业。(资料图) 张永鑫 摄

  乡村振兴筑梦“美丽家园”

  为了给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除了外部“输血”,还得积极内化乡村“造血”功能。在庆阳农村,“农旅融合”发展,形成了农旅融合新业态。

  昔日山沟里的庆城县药王洞村“变身”养生小镇景区。药王洞村党支部书记李怀宝说,村貌实现了大变样,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客,村民做餐饮吃上了“旅游饭”,越来越美的药王洞村,村民也享受到了发展红利。

  无独有偶,西峰区董志镇庄头村也发挥生态“附加值”,朝着“绿富美”华丽蜕变。

  在庄头村小河湾广场上“美丽村庄”的石碑十分醒目。庄头村曾是庆阳西峰区1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黄土塬和窑洞,在外地游客看来是一种特别的风光。庄头村村委会主任冯拴金介绍,小河湾除了特有的窑洞,还凭借天然冰窟、石崖、古槐树、芦苇湿地等景观。

  “住窑洞,赏冰瀑。每年腊月,冰瀑形成,很多游客以及摄影爱好者来此,这成为‘聚宝盆’。”冯拴金说,小河湾有三成的农户经营农家乐。

  旅游开发让久居穷山村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贫困村变成了旅游村,村里环境在变,人也在变。

  今年,庆阳市还通过农房改造、污染整治、垃圾处理等措施,创建了一批生态型、宜居型、休闲旅游型和文化传承型特色美丽村庄。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美丽示范村192个;同时,通过设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围绕孝贤、慈善、美德等主题,倡导农村居民乡风乡俗新风。

  群山脚下,黄土塬上。庆阳农村正在通过“输血”“造血”并举的“乡村振兴”之策,让闭塞的乡村从“沉睡”中醒来,焕发勃勃生机,正在交织成一曲绚丽的乡村振兴发展的华章。(完)

精彩推荐

  • 《飞天梦》 《飞天梦》
  • 【图讯兰大-214】今天,你文明了吗? 【图讯兰大-214】今天,你文明了吗?
  • 五一献礼 | 兰大劳动者群像 五一献礼 | 兰大劳动者群像
  • 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优秀作品展播:我们的习大大 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优秀作品展播:我们的习大大
  • 【舟曲】“扶贫车间”到村口 群众脱贫有盼头 【舟曲】“扶贫车间”到村口 群众脱贫有盼头
  • 走不出去的贫困户 走进了村里的扶贫车间 走不出去的贫困户 走进了村里的扶贫车间
  • 防冬季疾病 儿童老人需谨慎(图) 防冬季疾病 儿童老人需谨慎(图)
  • 初冬时节  张掖湿地别样美 初冬时节 张掖湿地别样美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