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54.7万入股农户获分红2.8亿元
原标题:54.7万入股农户获分红2.8亿元
中国甘肃网12月4日讯 据甘肃农民报报道(记者 马莉)近日,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农村“三变”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通过“三变”改革,全省54.7万入股农户已获得分红2.8亿元,“三变”改革成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
农村“三变”改革自2017年下半年启动实施以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稳步有序推进,并确定麦积区、临泽县、陇西县、康县、榆中县、庄浪县等6个县(区)为省级“三变”改革试点县,肃州区、甘州区、西峰区、崇信县等18个县(区)为市级试点县。按照2017年分层试点,2018年全面推行、2019年巩固提高的实施步骤,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完成。截至8月底,试点村将集体的4万亩耕地、2万亩林地、折价8.7亿元的房屋设备等入股到了经营主体;农户将190多万亩耕地、52万亩林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到了经营主体。试点期间,共整合用于增资配股的各项财政支农资金达到14.7亿元,村集体和农户自有资金入股8.3亿元。截至8月底,试点范围内已有54.7万农户成为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股东。全省共有4710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三变”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谁来带动”的问题。
实施“三变”改革的过程中,各地普遍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融资平台、大力招商引资、强化金融信贷等方法加大了融资力度。试点期间,省级财政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43亿元,市县统筹整合财政支农资金22.3亿元,撬动信贷资金18.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36亿元,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增资扩股,形成了“无物不股、无人不股”的局面,打造了土地股、资金股、产业股、生态股、商务股、旅游股、文化股、技术股、基础设施股等各种股份股权形式。
改革中,全省共清查核实村集体资产118.8亿元,村级资金23.1亿元,并将可变部分入股经营主体,有效激活了村集体和农户的沉睡资源和低效资源。
据统计,通过“三变”改革,我省消除了一批集体经济“空壳村”,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8300万元,村均增收2万元。全省54.7万入股农户已获得分红2.8亿元。特别是将省上补助的2万元到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经营主体,全省贫困人口每年可获得财产性收入超过6亿元。
相关新闻
- 2018-11-29甘肃省13万多农户依靠文化产业增收致富
- 2018-11-27“秦州蔬菜”上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天水市民可以网上买菜了
- 2018-11-02做大品牌“发羊财” ——白银会宁县发展肉羊产业带动农户脱贫小记
- 2018-08-19甘肃高台:“贵族”黑番茄产业助戈壁滩农户增收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