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希望之花正芬芳 ——临夏回族自治州培育富民产业促增收见闻

18-12-04 08:3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希望之花正芬芳

  ——临夏回族自治州培育富民产业促增收见闻

在临夏县精准扶贫布鞋加工培训基地,村民正在参加培训。

村民石虎展示自己的股权证书。和政县松鸣镇狼土泉村成立了合作社,入股的村民都可以参与分红。

  中国民族报记者 安宁宁 文/图

  地处甘肃中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生活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31个民族。全州总人口220.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9%。其下辖的7县1市均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对于包括临夏州在内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党中央始终牵挂在心。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考察,并作出了“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重要指示,极大鼓舞了全州上下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情真真,意切切。5年来,临夏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举全州之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扎实有效落实。

  “我们紧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找穷根、定靶向,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临夏州委负责同志表示,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劳务输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增收产业,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17年底,全州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3.3万人减少到26.0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2%下降到14.66%,脱贫攻坚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到扶贫车间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

  穿线、车缝、转角、包缝……走进位于临夏州临夏县的思明区精准扶贫布鞋加工培训基地,缝纫机的转动声不绝于耳。数百名妇女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缝纫技术。待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她们将被安排到与培训基地一墙之隔的制鞋车间务工,成为产业工人。

  临夏县有着制作布鞋的传统,为了辐射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布鞋加工产业,临夏县在厦门市思明区的对口帮扶下,投资1345万元建成了精准扶贫布鞋加工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的学员以北塬、土桥、先锋等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只要是自愿从事布鞋加工和创办布鞋加工企业的群众,都可以免费接受技能培训。”临夏县特色产业办公室负责人李玉莲说,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已举办了6期精准扶贫布鞋加工培训班,受训人数达1280人次,开办扶贫车间32个,增强了布鞋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造血”功能。

  44岁的鲁新萍家住北塬镇朱潘村,今年8月加入制鞋工人的行列。“以前我主要在家种地,刨去化肥、农药等开支,种5亩地也就赚一两千元。到扶贫车间工作后,收入可比以前好多了。”鲁新萍高兴地说。

  鲁新萍一家因病致贫,她的丈夫患有高血压,两个女儿正在读书,她还要照顾身有残疾的小叔子。在得知县政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布鞋加工培训项目后,鲁新萍立刻报了名。“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人,又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她说,如今丈夫看病有补贴,孩子上高中也不用交学费,全家离脱贫的日子不远了。

  近年来,临夏县通过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宣传营销等多项措施,加快布鞋加工产业发展步伐。据统计,全县布鞋加工企业和加工户已遍及20个乡镇、98个村,从业人员1.8万人,年生产各类布鞋350万双,实现产值1.8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布鞋产业已成临夏县重要的富民产业之一。

  同样是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广河县把扶贫车间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依靠当地特色资源,鼓励企业发展以民族服饰等特色产品为主的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东乡族妇女马拉比叶是广河县电商孵化园君冠帽业的一名员工。她已经工作两个多月,每月有1800元收入。“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我很知足。”马拉比叶说。

  在电商孵化园,“后厂”带动就业,“前店”则通过网络把产品销到更远的地方去。如今,广河县已在庄窠集镇、城关镇、三甲集镇等乡镇建成扶贫车间11个,带动2800多户群众在家门口从事小型加工业,3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

  “扶贫车间既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又能让企业吸收更多的贫困人口务工就业。贫困群众可就地脱贫,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广河县商务局局长马俊祥说。

  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做活产业扶贫大文章

  和政县松鸣镇狼土泉村平均海拔在2600米左右,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合种植当归、羌活、冬花等中药材。然而,由于种植分散且不成规模,药材产量时高时低,村民收入来源仍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截至2017年底,全村467户2151名村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61户255人。

  “以前种一两亩当归,收入也就四五千元,刨去成本剩不了多少钱。”村民石虎说。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依靠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在村里流转了10亩地,走上了规模化种植当归的道路。

  为了帮助村民提高当归的产量和收益,在甘肃省财政厅驻狼土泉村扶贫工作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浩的协调下,村委会邀请甘肃农业大学中药材种植专家晋小军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答疑解惑。

  “有了专家的指导,才知道何时给当归施肥会更加科学有效。”石虎说,他种植的10亩当归为家里带来了3万元收入,让他成为全村人羡慕的对象。靠着种植当归,石虎成功脱贫,今年初他又流转了2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

  以往,村民们买当归苗要从定西的岷县、渭源等地进货,价格高且质量好坏不一。

  “一斤苗子七两土。当归苗的运输成本很高,严重制约了村里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狼土泉村党支部书记徐忠仓说。

  为了把种植当归培育成富民产业,从去年7月起,驻狼土泉村扶贫工作队投资80万元,建设了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包括4亩育苗基地和2亩当归实验田。“用不了多久,村民们就可以在村里买当归苗,不仅支出减少了一半,而且质量也有保证。”王浩说。

  目前,狼土泉村共种植当归、羌活、冬花等中药材1389亩,每亩可助农增收3000元左右。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凡是入股的村民都可以参与分红。

  狼土泉村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是临夏州做活产业扶贫大文章的缩影。近年来,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问题,临夏州各地创新资金发放方式,以奖代补,为贫困户提供户均2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临夏州还先后出台了《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和《八大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带动1.38万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4.44万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业,开展贫困户劳务技能培训4.5万人次、就业培训3万人次,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奋斗拼出好日子

  傍晚时分,原本安静的穆清庄园因为食客的到来逐渐热闹起来。入口处,美丽又干练的老板罗燕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在这个如花园般的农家乐里,绿色的藤蔓植物在精心搭建的铁架上恣意生长,各色花朵竞相绽放。

  无污染、无添加、纯手工,罗燕对食材有着严格的要求:火锅底料要用47种调料、翻炒8小时制成,所有面食完全手工制作……穆清庄园自2014年开业以来,因为坚持对品质的追求,成为当地众多农家乐中的佼佼者。

  穆清庄园地处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全村现有750户3600多人,其中约80%的村民是东乡族。

  由于人多地少,折桥村靠传统的农耕和养殖很难脱贫。近年来,随着“牡丹节”“美食节”等节会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临夏观光旅游。临夏市因势利导,积极促进旅游产业和富民产业融合发展,在折桥村、罗家湾村、单子庄村建设特色农家乐、茶园134家,带动万余群众就业,不断提高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以前外出务工挣钱少,如今开个农家乐,一年能挣10万元左右,还能照顾家人。”折桥村村民马中平说。他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2年在村委会的帮扶下开起了农家乐。经过三四年的发展,马中平不仅还清了10万元贷款,而且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据折桥镇副镇长张文林介绍,折桥村现有农家乐108家,每户年收入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给本村富余劳动力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今年以来,折桥镇党委、政府将折桥村感恩路打造成了折桥镇农家乐示范巷,还成立了折桥镇农家乐产业协会,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了“折桥湾”商标。

  “下一步,我们将在农家乐集中的街道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民族特色,重点打造折塔路沿线一批富有东乡族特色的农家院,并运用电商平台宣传推介农家院特色小吃,发展特色民宿产业,让‘折桥湾’乡村旅游品牌更加响亮。”张文林说。

  (原载11月27日《中国民族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