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嘉峪关

“八棵树” 嘉峪关人矢志不渝的绿色接力

18-11-27 08: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张珊珊

  原标题:“八棵树” 嘉峪关人矢志不渝的绿色接力

  本报记者 李春燕

  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离不开精神的力量。

  当“八棵树”已然成为嘉峪关的一种精神昭示时,其背后定然蕴含着不同寻常的岁月过往。

  “八棵树精神”,嘉峪关的精神标示

  且让我们翻看一则来自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对“八棵树精神”的批示:以郑占乾同志为代表的嘉峪关公路人“八棵树”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钦佩,发人深思。创业感天动地,成就来之不易。老一辈建设者们战风沙、斗严寒、抗酷暑,扎根戈壁、奉献青春、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一代代雄关儿女在老前辈们创业的奠基上,接力奋斗、薪火相传,才造就了嘉峪关今天发展的好局面。嘉峪关的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创业的城市、奋斗的城市,孕育产生的“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与“铁山精神”“嘉峪关精神”同根同源,都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宝贵精神财富、独特精神标示。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宣传弘扬“八棵树故事”和“八棵树精神”,把“八棵树”原址保护好、利用好、展示好,让这座精神丰碑世世代代屹立在雄关大地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市上下要传扬好老前辈们的创业精神,深入了解城市的创业史、建设史、奋斗史,以“八棵树精神”为感召和激励,讲品格、讲精神、敢担当、能吃苦、善作为,矢志不渝做好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等工作,努力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高水平全面小康新局面。

  从领导批示到十论“八棵树”精神和多个“八棵树”新闻专版,从30余家媒体采访团报道到即将编写一部关于“八棵树”四幕大型秦腔,“八棵树”精神又一次深入人心,催人奋进。

  河北有个“塞罕坝”,嘉峪关有个“八棵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55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论其生态绿化精神何其相似,论其艰苦创业、绿色接力何其相似,论其创业的环境、创业的艰难何其相似。因此,嘉峪关人挖掘、弘扬、传承“八棵树精神”,就是在大力学习、宣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具体抓手,通过远学“塞罕坝精神”,近学“八棵树精神”,真正把嘉峪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使“塞罕坝精神”在嘉峪关深入人心,真正使“八棵树精神”在该市处处生根发芽。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八棵树”到满城绿

  如果说,嘉峪关是一个人们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戈壁中打造的“海市蜃楼”,那么“八棵树”无疑就是最具活力的例证存在。这里,不仅仅是历史的苍凉,更有人类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奇迹。“八棵树”见证了嘉峪关的过往岁月,以及它穿透岁月后所承载的一股力量和精神。

  戈壁荒漠、风沙盐碱、干旱少雨,严酷的嘉峪关曾是一块“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不毛之地。然而,荒凉的环境挡不住人心的向往,绿,早就在人们心中生了根、发了芽。就在1952年初春,嘉峪关西郊,风沙弥漫,乍暖还寒,新中国第一代养路人郑占乾同志在工作之余,号召职工和家属在简陋的道班工房前种了一排杨树,以阻挡风沙对房屋的侵害。他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刚刚返青的杨树枝条埋了进去,不曾想,这些枝条从那时候起,就把稚嫩的根系扎进了戈壁,在一代代养路人的精心呵护下,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我当时心里时时刻刻想着多栽几棵树,一来盼望着这些树长大后能阻挡风沙,给光秃秃的戈壁滩增添几分绿色,二来也是把我们这一代养路人的痕迹留在这片土地上,当大家看到这些树的时候,就会想起曾经的养路人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郑占乾老人当初的想法朴实而单纯,他怀着一颗执着的心,克服种种困难,在戈壁滩上栽下一棵棵小树苗,同时,也将希望种在了这片干涸的土地上。

  岁月更替,几经沧桑,后来剩下了八棵。“八棵树”,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下,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八棵树面朝天下雄关,背倚祁连山脉,栉比高矮,似城市哨兵,如公路守护者,春去秋来,冬寒夏暑,历经冰雪风雨,树木巍然屹立,枝叶葱郁繁茂。它折射出嘉峪关人扎根戈壁的奉献精神,矢志不渝的追求品质,激励着年轻一代的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在“八棵树”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嘉峪关人坚持义务植树,绿化戈壁,使昔日荒芜的戈壁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洲,充满活力和希望。嘉峪关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5.9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30.36平方米。近年来,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

  “八棵树”精神,嘉峪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树,是茫茫戈壁最明亮的希望;绿,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嘉峪关人对生态的记忆和实践,与“八棵树精神”紧密相连。因为,嘉峪关市的建设发展史、生态绿化史,就是嘉峪关“八棵树精神”的诞生史,也是“铁山精神”和“嘉峪关精神”的传承史。

  回想建市初期,沙漠、戈壁及简单的酒钢厂房构成了城市主要景观。戈壁滩上植被稀疏,芨芨草、白刺、骆驼刺等戈壁沙滩干旱植物依稀可见。自然植被差,土地荒漠化严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只停留在原始的以防风固沙为目的的单一树体种植阶段,树种主要以杨树、沙枣树等沙区防风固沙树种为主。公共绿地、专用绿地、街头绿地在城市绿地中占很小比例,城市绿化覆盖率极低。

  从1980年开始,全市范围内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城市绿化工作开始向注重绿地质量、提高绿化档次方面发展。新华路、雄关路等主要城市道路开始进行大面积的绿地改造,将原来的杨树改造成绿化档次较高的国槐。防护绿地、公共绿地、单位庭院绿地及城市公园也开始兴建。从1995年起,嘉峪关市连续开展“绿化年”活动,发动全市人民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向大自然挑战,向戈壁要绿洲。近几年,市政府逐步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经费的投入,从最初的每年100余万到现在的1000余万元,几年来,先后建成了雄关广场、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明珠河景观带、关城文化旅游景区、酒钢职工游乐园等一批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施工、高效能管理的大型公共绿地和五一广场、十号门游园等一批档次、品位较高的街头绿地。栽植乔木、灌木等各类绿化树种及草坪,为群众营造了更加清新、舒适、健康的绿色空间。

  截至目前,嘉峪关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63万亩,其中建成区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99万亩,参加义务植树的人达到77万人次。义务植树1253.43万株,种植各类草坪、草花361.87万平方米。建成了总长64公里的防风林带一期工程,基本形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城市绿化圈。经过努力,嘉峪关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由1994年的4.9平方米提高到17.59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400.72公顷,绿化覆盖率39.2%。在这一组数字的背后,同时有着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些绿地一共开挖回填土石方达到102万立方米!

  勤劳的嘉峪关人民,用“八棵树”精神筑起了一道新的绿色长城,书写了人类战胜自然的恢宏巨著。而历经岁月沧桑积淀下来的“八棵树”精神,是三十万雄关儿女不懈奋进的动力源泉。

  在“八棵树”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雄关儿女不忘初心,坚持植树造林,缔造了戈壁滩上的绿色奇迹,书写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和非凡历史。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片绿到绿满城,从树立“八棵树”精神到弘扬“塞罕坝精神”,嘉峪关市以让世人震撼的精神,牢牢地耸立在长城与丝绸古道的交汇处,并将再一次崛起成丝路生态建设的关口。

精彩推荐

  • 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 通渭马营镇 “新年新衣·温暖行动”公益活动启动 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 通渭马营镇 “新年新衣·温暖行动”公益活动启动
  • 国际范儿敦煌:民心相通新平台 国际范儿敦煌:民心相通新平台
  • 张掖临泽:大漠银装亦艳美 张掖临泽:大漠银装亦艳美
  • 兰州交警拾金不昧万元现金完璧归主 兰州交警拾金不昧万元现金完璧归主
  • 打造“幸福驿站” ——酒泉市社会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打造“幸福驿站” ——酒泉市社会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 货车超高摇摇晃晃像小山 兰州执勤交警严肃批评教育 货车超高摇摇晃晃像小山 兰州执勤交警严肃批评教育
  • 酒泉盐池湾党河湿地获“国际重要湿地”证书 酒泉盐池湾党河湿地获“国际重要湿地”证书
  • 能源消费持续增长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酒泉能源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能源消费持续增长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酒泉能源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