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重访总书记去过的地方 讲述新时代甘肃好故事】庆阳南梁列宁学校:“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8-11-23 08:1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重访总书记去过的地方 讲述新时代甘肃好故事  

  列宁学校:“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09年6月7日,习近平同志深入庆阳市华池县南梁列宁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新华社

  华池县南梁列宁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华池县南梁列宁学校前身系中国共产党西北早期革命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于1934年在陕甘边区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甘肃日报记者 先朝阳 安志鹏

  从庆阳市城区出发,沿青兰高速,向东驶入子午岭林区,到合水县太白镇折而北上,很快就到了红色圣地华池县南梁镇。

  列宁学校位于南梁革命纪念馆旁边,是中国共产党西北早期革命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于1934年在陕甘边区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校。

  2009年6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调研期间,冒雨前往列宁学校,嘱咐孩子们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奋发有为,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红色基因,深情嘱托,成为列宁学校一路前行的精神营养,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

  战火硝烟中诞生

  1934年2月,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南梁成立。南梁苏区建立之前,人民群众深受封建地主和反动军阀的剥削压榨,生活极度贫困,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为了发展边区文化教育事业,扫除文盲,使穷苦群众的子弟都有机会读书,同年,边区政府在林镇境内的四合台借用群众三孔窑洞,办起了边区第一所工农兵自己的学校——列宁小学,红色的种子便从这里播撒开来。当时的列宁小学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是介绍马克思的:“马克思是谁呢?是世界革命的领袖,他终生领导着我们穷人革命,还把穷人革命的办法指示出来。”

  现在,列宁小学已改名为列宁学校,并从最初只有十几名学生的小学“成长”为有800多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从拱形朱漆大门步入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汉白玉人物雕塑,雕塑中间是一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教师,左右是两个朝气蓬勃的学生。

  这位女教师便是1934年当选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会委员长的张景文。说起张景文,列宁学校每一位师生和南梁革命纪念馆每一位讲解员,都熟知她的故事。

  张景文早年就读于陕西省教会学校、陕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来到南梁后,她一面从事妇女教育组织工作,一面担任列宁小学教员。没有桌凳,她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垒土台、支木板;没有课本,她自己编写;没有办公用品,她用石板做黑板……列宁小学校史陈列馆保存着一幅黑白照片,照片中,几个孩子端端正正地围坐在一张简易的课桌前认真地听讲,生动地反映了列宁小学当初虽然艰难困苦但师生们依然专心致志的良好校风。

  1935年,国民党对陕甘边区发动“围剿”,列宁小学随边区政府迁往延安福宁镇。张景文对同学们说:“大家把恨记在心里,把课本藏起来,扛起红缨枪,和乡亲们一起同敌人斗争。红军一定会打回来,学校还一定会再办起来的!”后来,张景文的爱人在作战中牺牲,但她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同年秋冬,陕北发生错误肃反,张景文被诬陷为白区来的“奸细”,在洛河川闫家湾林峁沟惨遭杀害,时年24岁。

  在张景文雕塑的正后方,长长的石阶通向列宁小学旧址。拾阶而上,每一步,每一个台阶,仿佛都诉说着那段战火硝烟的办学史。

  走进当年的窑洞教室,当年破旧斑驳的黑板、简单粗糙的桌凳,师生们一起垒起来的土台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土台上放着一盒沙土和两根木棍。“这就是当时学生们学写字用的‘纸’和‘笔’”。现任列宁学校校长柴建平介绍说。

  艰苦的办学条件、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并没有迫使边区政府放弃办学。边区政府制定了“十大政策”,把文化教育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划拨土地作为校田。在国民党经济封锁期间,刘志丹从陕甘边军事委员会的经费中挤出30元送给列宁小学作经费,习仲勋从边区政府的办公用品中挤出笔、墨、纸送给学校,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当时的列宁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体育、歌咏,教材都是按照华池风俗民情和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编写的。刘志丹、习仲勋、蔡子伟等边区领导还经常到列宁小学讲课、作报告。1935年11月,列宁小学从延安福宁镇迁回南梁荔园堡。之后,列宁小学与白马庙普通小学合并后迁入白马庙,又因陇东爆发战争,学校停办。直到1948年9月,列宁小学在白马庙恢复。全国解放后,华池县将列宁小学与白马庙普通小学分办,迁回荔园堡。

  从此,列宁小学就在这里扎下根,成长壮大,开花结果,播撒红色的种子。

  阳光雨露下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曾在南梁工作和战斗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其后代,陆陆续续来到南梁这块红色土地,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列宁小学,追寻那段可歌可泣、弥足珍贵的记忆。习仲勋夫妇为列宁学校捐资建成一栋682平方米的单面二层教学楼,习仲勋亲笔题名为“景文楼”,以纪念列宁小学教师张景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华池县开始教育改革,将列宁小学与南梁初中合并,改称为华池县列宁学校。学校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列宁小学旧址,下院为教学活动区,共建成砖木结构平房7栋52间。随后,学校陆续进行了扩建,形成了“将军苑”和“思齐苑”两个花园般的校区。

  2009年6月7日,久旱的陇东大地喜降一场透雨。当天下午5时40分许,习近平冒雨来到列宁学校,走进景文楼九一班教室,与老师和前排的学生一一握手。随后,习近平与正在上课的戴瑜老师交流了起来:“你们在上什么课?是几年级学生?”“你们班多少个学生?”“是不是都是寄宿生?”

  戴瑜老师一一回答后,习近平问孩子们:“学校的生活条件好不好?校长好不好?老师好不好?”孩子们齐声回答:“好!”接着,习近平向孩子们讲述了列宁学校的特殊历史背景,他说:“列宁学校身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一所具有75年历史的红色学校,是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根据地建立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是在老一辈革命者的关心下成长起来的。”

  习近平鼓励孩子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而且要时刻牢记并珍惜老一辈革命者创造的优越条件,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奋斗精神,努力做身体好、品德好、学习好的“三好学生”,长大后建设我们的祖国。

  习近平走出景文楼,来到花园的时候,700多名师生不约而同走出教室。在雨中,习近平不停地与大家握手、问好。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没有人在乎。上车后,习近平打开车窗,向大家挥手道别。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车子渐渐远去。

  在列宁小学校史陈列馆,悬挂着一幅习近平与列宁学校师生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上,习近平面带微笑,握着一名老师的手。这名老师名叫韩恒富,当时是列宁学校的物理老师。

  这件事成了韩恒富最为自豪的人生经历,到列宁学校参观的人总会问起他,校长向新来的老师和新入校的同学介绍学校时也总会说起他。“说起当时的情景,我至今都激动不已”,韩恒富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做得更好……

  同年教师节前夕,列宁学校全体师生给习近平写了一封长信,汇报学校的发展情况和今后的打算,表示要从构建红色校园文化、红色校本课程、红色师资队伍、红色学生群体几个方面入手,竭尽全力,刻苦认真,把学校办成一所老区人民满意的红色品牌学校。不久,习近平给全体师生回信,嘱咐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突出办学特色,严格教育管理,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的回信时刻提醒和激励着全校的每一位师生。列宁学校牢记嘱托,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奖励60多项。

  红色接力中奋进

  柴建平是列宁学校第19任校长,也是全国优秀教师。在前任校长杨振宇、张守银的基础上,柴建平大力挖掘当地优质资源,将列宁学校的特色教育、创新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学校坚持发挥南梁红色文化的独特优势,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纲,以质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从2009年开始,列宁学校的三任校长每人主编了一部红色教材,将红色教育与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创新提出了“1410”红色教育工程:传承一个精神,即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开发红歌演唱、南梁腰鼓、南梁历史人文剪纸和红色经典吟诵等四门红色校本课程;开展每年栽植一棵常青树、每期聆听一次革命传统报告、每期搜集一篇南梁英雄史料、每期撰写一篇歌颂家乡的文章、每期学唱一首红色歌曲、每期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每期学讲一个红色故事、每期瞻仰一次革命纪念碑、每期参加一次便民实践活动、每天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的“十个一”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南梁腰鼓作为一种庆祝胜利的民间仪式,在南梁革命历史中,有着光荣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南梁腰鼓是列宁学校的必修课。今年2月和6月,列宁学校的南梁腰鼓队分别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军营大舞台》和《魅力中国城》节目的录制。在此之前,还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红色运动会、甘肃省十二届运动会等重大活动。

  不仅如此,列宁学校还坚持特色办学,注重激发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各班级在学校整体活动框架下,自主组织适合本班学生的特色活动。

  2013年6月,姚锦涛从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到了列宁学校当老师。初到这个乡村学校后,他感觉有些失落,很多亲戚朋友都说“可惜了个研究生,教了小学了”。

  “好多次,我都想着离开”,姚锦涛说,但一年之后,他静了下来,融入了学校特色教育环境和红色教育氛围之中,并以做一名列宁学校的教师而光荣。

  2015年10月,“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支持庆阳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计划在列宁学校启动。列宁学校与北师大实验小学结成手拉手友好学校。两校师生定期开展互访和跟班学习,作为学校年轻骨干和后备人才,姚锦涛是列宁学校第一批委派到北师大实验小学学习的老师之一,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他留在列宁学校继续任教的决心。他所带八二班开展的“读书漂流”活动有创意,也有影响,他们的图书已经“漂”出校门,“流”进了上里塬初中、刘家畔小学。

  不仅是姚锦涛,尚金霞、蒋仕奇这对“80后”夫妻也在列宁学校扎下根来。他们两个是列宁学校初中时的同班同学,他们说:“在列宁学校念书的时候,接受的是列宁小学的红色教育;在列宁学校教书的时候,也要把列宁学校的红色教育传承下去。”据介绍,像尚金霞、蒋仕奇这样的“夫妻档”,在列宁学校就有5对。

  列宁学校不仅留住了老师,也吸引了学生,除了南梁本地的,林镇、紫坊畔等周边乡镇,还有县城的不少学生都慕名来到列宁学校上学,学校现有寄宿生300多人。与此同时,从列宁学校调走的老师,仍然与列宁学校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交流。

  高发原来在列宁学校任教,调到县城南梁希望小学任校长后,除了把女儿继续留在列宁学校学习外,还积极呼应列宁学校组织的活动。他认为,列宁学校红色底蕴深厚,红色活动丰富,有着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今年端午节期间,列宁学校举办了“话端午、画端午,包粽子、尝粽子”家校联谊系列活动,现场奖励粽子包得好的父母和孩子,让孩子们在体验、激励中学习成长。南梁希望小学一脉相承,开展了“走进端午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培育文化自信”主题体验活动,通过介绍端午习俗,包粽子、绣香包,听屈原故事、诵屈原经典,让孩子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几年,从列宁学校调到县城任教的老师有10多位。华池县教育局的同志称列宁学校是“华池县教师的摇篮”。

  列宁学校已经走过了84年的辉煌历程,其骨子里流淌的红色基因和不断探索形成的红色教育模式,已渗透到华池县以及整个庆阳革命老区的各级各类学校……

精彩推荐

  • 张掖山丹“烧盒子”:草原上的芳香美食 张掖山丹“烧盒子”:草原上的芳香美食
  • 图解|【改革开放40年】白银旅游 破茧成蝶 图解|【改革开放40年】白银旅游 破茧成蝶
  • 图说酒泉:破冰除雪(图) 图说酒泉:破冰除雪(图)
  • 甘肃张掖雪后初霁 皑皑白雪下现“冰雪村落” 甘肃张掖雪后初霁 皑皑白雪下现“冰雪村落”
  • “一次让人惊叹的酒泉之旅”——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酒泉侧记 “一次让人惊叹的酒泉之旅”——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酒泉侧记
  • 张掖肃南:踏雪赏景 3500多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景区健身 张掖肃南:踏雪赏景 3500多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景区健身
  • 【飞阅甘肃】临泽:“醉”美雪景 【飞阅甘肃】临泽:“醉”美雪景
  • 助力全民健身 兰州首个“空竹园”建成开园(图) 助力全民健身 兰州首个“空竹园”建成开园(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