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推进“厕所革命”打造“一厕一景”
原标题:街头“方便”处 “内外”焕然新
兰州推进“厕所革命”打造“一厕一景”
▲位于郑家台(左)和耿家庄的改建后新公厕。
11月19日,是联合国大会2013年设立的“世界厕所日”,旨在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多年来,为了不断提高兰州市的宜居指数,让兰州市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兰州市的公共厕所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兰州市的“厕所革命”仍在继续进行中……
A老厕之“陋” 市民记忆犹新
“以前哪有像样的公厕啊!都是露天旱厕,最好的也是通槽式的水冲厕所。”11月19日,兰州晨报记者在对数名中老年人的采访中,大家虽然对“世界厕所日”知之甚少,但对曾经脏乱不堪、臭气熏天、蹲位不合理的公共厕所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初期,30岁的杨先生在金塔巷小学上学,当时学校的教学楼内没有公厕,而是在操场的最北侧建了一间公共旱厕。“每次吸粪车来学校清理旱厕的粪便,整个教学楼里的人都能闻到一阵阵恶臭味,清理的半个小时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捂着鼻子听课。”杨先生回忆着自己在学校里经历过的往事。
可见,在大家的记忆中,对曾经的公厕并未留下什么好印象。“不仅简陋,而且数量极少,整个城关区当时恐怕也就十几个公共厕所。”在城关区环卫局工作35年的李支直回忆道,当时在城关区大部分都是无人收费的旱厕,只在一些重点路段才有收费1分钱、2分钱的水冲式公厕。
1978年,城关区徐家湾建成第一座水冲公厕。
上世纪80年代,政府先后投资兴建了洪门子半坡、东李家湾、东湖宾馆、会宁路南口等12座水冲式公厕。
“当年免费公厕的理念在兰州还没有全面推行,大部分公厕都是由政府部门直管,通过招标转给私人看护收费。”采访中,城关区环卫局废料队顾鹏飞副队长向记者介绍道,1999年,为了弥补城区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市政府出台“谁投资,谁建设,产权归谁”的公厕建设、管理政策,鼓励沿街单位、商业服务窗口单位、加油站、宾馆饭店、私人建设和对外开放公厕,私有公厕也纷纷进行营利性收费,城区从而出现了一批收费服务的社会公厕。
直到2010年,兰州市政府发布《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公厕免费开放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城区政府投资建设公厕实行免费开放,而产权归属社会组织、单位、私人的公厕依然沿用营利性经营形式,由此,城区公厕从运行模式和产权所属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环卫直管公厕和社会公厕。
自此以后,随着环卫直管免费公厕的出现,兰州市的“厕所革命”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B一厕一景 “厕所革命”在路上
2017年,经“全国城市公厕管理云平台”管理方利用大数据测算,当时兰州市已有各类公共厕所1040座。当年3月19日,“全国城市公厕管理云平台”也正式与“兰州市城管委微信公众号”对接,将全市1040座公共厕所全部纳入该平台,兰州市民只需拿出手机、动动手指,即可定位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公共厕所。
2018年5月,兰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兰州市“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建立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公共厕所管理服务体系。
“2010年,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现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立时,兰州市只有65座公共厕所。”采访中,兰州市城管委环卫处张军太处长告诉记者,按照计划,兰州市每年将新建环卫部门直管公共卫生间50座,截至目前,兰州市共有566座环卫直管公共卫生间,对主城区220余座公厕提出“一厕一景”的规划建设方案。从内部设施、外在形象、保洁标准、人员管理、规范服务、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其中位于城关区金昌南路的养园巷公厕还当选了中环协2018年度公厕示范案例。
据介绍,在公厕形象设计方面,注重艺术设计感和环境协调感,按照功能性、艺术性、融合性、独特性四大设计理念,对厕所进行文化提升,使景区环境、街头环境与厕所文化景观自然和谐相融,达到“内外兼修”,真正实现“一厕一景”。
在内部功能性方面,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母婴、残疾人等各类市民的实际需求。通过实行统一编号、优化蹲位布局、优化通风排气系统、增添第三卫生间等,采用节水、节能、除臭新技术、新材料,使公共厕所保持内外整洁一致,让市民能舒适安心地“方便”。
“兰州市的‘厕所革命’正在进行中,相信通过努力,不断加强各类软硬件建设,能够为兰州的老百姓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采访中,张军太对兰州市“厕所革命”的未来很有信心。
文/图 记者 刘有中
相关新闻
- 2018-11-20兰州市人社局公布23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
- 2018-11-20国家税务总局兰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开展业务融合全员培训
- 2018-11-20“兰州好人”汤波爱心移动书屋成立
- 2018-11-20兰州市城关区医保局集体约谈31家民营定点医疗机构 严打骗取医保基金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