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的涅槃重生之路——白银市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纪实
原标题:铜城的涅槃重生之路——白银市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纪实
鸟瞰白银城市,城林交融绘就城市“最美底色”。(资料图)本报通讯员 王生晖
改造治理后的白银金大沟强湾村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本报通讯员 宋秉棣
白银金岭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本报通讯员 宋秉棣
白银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曾创造了铜硫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被誉为中国“铜城”。改革开放后,与全国60多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白银市因矿产资源枯竭,产生了经济、社会、环保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白银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探索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路子,让这座国家老工业基地再次焕发生机。
记者 陈泳 通讯员 宋秉棣
厘清发展之困,甩掉包袱走转型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白银公司的铜产量占据着全国铜产量的一半。然而,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已探明的铜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已经辉煌不再。
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现实,白银的发展之路在何方?
“资源枯竭型城市最要害的问题是支撑发展的工业经济陷入困境,尤其对于自然条件严酷的白银市而言,城市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升级。”有关专家在深入白银考察调研后这样指出。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于此,白银市开始细摸“家底”,厘清城市发展的环境之殇、产业之困和历史包袱,逐步开启了艰难的转型之路。
白银市首先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走绿色发展之路,将改善白银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经济和凝聚人气、商气的重要之举。当地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落实减排责任,依法推进管理减排,注重源头控制,严格总量审批,加强减排项目监督监管。大力实施工程减排,推进电力企业的脱硫除尘工艺升级改造,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减排。
白银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过去是全市最大的污染源,恶劣的空气质量一直让市民“诟病”。“对于减排,公司这些年下了大决心、大力气。如今,已基本做到污染物零排放。”白银公司副总经理孙茏说。
“公司2018年底将完成脱硫、脱硝、除尘等全部改造工程,改造后可削减二氧化硫6200吨、氮氧化物8800吨。”国电靖远发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吴学全说。
金大沟是白银市过去的排污沟,现在经过整治已变成了主体风景公园。东大沟是国家重点监控的重金属污染控制区,如今这里变成了一个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试验场,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的防治手段都在这里进行试验。
面对资源枯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白银市以去产能为突破口,持续保持战略定力做“减法”。
以当地华鹭铝业出城入园项目为例,企业停产以后,直接影响到全市GDP的0.8%,约40亿度电、300万吨煤炭“无处可去”。当地政府以“危”为“机”,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去产能,为未来发展挤掉水分。
据白银市工信委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白银共淘汰落后产能395.21万吨,约占甘肃全省淘汰落后产能的三分之一。
改变格局巧施策,让“创业之城”变“创新之城”
创新方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创新发展才是推动白银市从“资源枯竭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动力引擎。
扭住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这条主线,白银市坚持规划为先,引进新产能为城市发展助力,让这座老工业城市逐渐焕发活力,从建国初期的创业之城向新兴产业聚集的创新之城迈进。
白银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近几年,白银编制各类规划60多项,形成了科学的规划体系,明确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构建了“一区六园”产业带为主体的生产力布局,有效指导了白银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定位。
在白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郝效冬介绍说:“这里原先是戈壁滩,按照园区规划平整土地,没占用一分耕地。”2011年以来,园区已引进70多户企业入驻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型建材、食品工业等八大功能区,2016年实现产值超过29亿元。类似高新区的工业园区在白银还有5个。
“十二五”期间,白银市规划建设了365平方公里的“一区六园”工业集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9.8亿元,开发土地91.69平方公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6%提高到10%。目前,“一区六园”入园企业460余家,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转型的必经之路。白银市致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构建产业体系实现补齐产业链,着力打造“3+4”产业集群,围绕有色金属(稀土)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能源和先进高载能3个千亿元循环经济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建材陶瓷、资源循环利用、农畜产品深加工及生物医药4个百亿元产业,力促产业提质增效。
“十二五”以来,白银市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438个,完成投资674.2亿元。其中,大型有色冶炼企业循环发展模式列入全国循环经济60个典型模式案例,在全国推广。
打好转型组合拳,从“试点之城”到“示范之城”
如今的白银市,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转型城市、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试点之城”。
有专家认为,试点只是突破口,通过扩大人才优势、叠加环保效益、增加幸福指数等“乘法”,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白银从打造“试点之城”到建设“示范之城”未来可期。
创新、改革和人才建设之间互补共生,构成了一座城市发展转型完整的创新体系。近几年,白银市陆续引入中科院近物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进入孵化器,通过占领人才高地,扩大人才优势,实现科技不断创新。
2018年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白银市抢抓机遇,举全市之力推进兰白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加紧建设。试验区建设以来,共开发新产品45件,培育32家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创新团队63个,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8项,培育创新平台50个,孵化企业150家。
在白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甘肃皓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药。公司负责人薛吉军介绍,公司初期在兰州发展,“2016年,白银市有关部门代建的厂房落成,公司就搬了过来。”入驻当年,这家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值就超过6000万元。
在寻求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的基础上,近年来,白银市坚持用全球眼光和战略视野开展人才工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培养、奖励重点人才,营造了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以高端人才为“旗舰”、10万归根人才为“航母”、10万乡土人才为“千帆”,构成白银人才的联合舰队,为新时代白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白银市还通过狠抓环保叠加社会效益。“工厂老旧管线跑冒滴漏的现象消失了,企业效益上去了,白银市的蓝天回来了。”孙茏说,地方企业携手解决问题,企业也更愿意参与社会共建,提升城市治理的亲和力。
正在金鱼公园散步市民何爱琴说:“如今,白银城市环境大为改观,提升改造的八大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数据显示,2017年,白银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4天,PM2.5均值为3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1%。
在白银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万,其中不少是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老国企职工及家属。由于过去企业一度经营困难,不少职工在城市蜗居,居住条件非常恶劣。据白银市住建部门统计,“十二五”期间,当地完成投资近80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近43000套,不少住房困难市民从“蜗居”变“宜居”。
为了破解“城市病”,白银市提前几年编制规划,主动纳入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据项目实施方介绍,地下综合管廊是解决城市地上空间过密、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聚集的有效途径,白银试点的26.25公里管廊今年就可全面建成。
如今,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丝路文化、工矿文化正成为白银对外形象的一张张亮丽名片,一个从资源枯竭中涅槃重生的新白银,正阔步走来。
相关新闻
- 2018-09-10“中国铜城”绿生金 ——白银市发展工业旅游力促经济转型掠影
- 2018-09-10“中国铜城”绿生金——白银市发展工业旅游力促经济转型掠影
- 2018-09-09他为走失老人穿鞋这一幕,感动很多人 铜城高速交警大队辅警祁有才获网友点赞
- 2018-07-16铜城兴起新产业——白银市培育发展黑毛驴特色养殖业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