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大地绘锦绣 ——定西市发扬“三苦精神”植树造林纪实
原标题:绿染大地绘锦绣——定西市发扬“三苦精神”植树造林纪实
渭河源景区。(资料图)本报通讯员 张安军
记者 杨世智
定西日报记者苟广斌晁君杰吕瑞芳
如今,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曾被称为“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会发现这里荒凉渐退,绿色渐浓,沟壑梁峁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特别是近30年来,定西的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打响治山理水的造林“持久战”,这片黄土地上的绿色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范围迅速扩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定西市森林面积已达371.95万亩,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1523.84万亩,林业用地占到土地面积总数的35%,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5.16%增加到12.6%。
昔日荒山秃岭,如今正在一点点、一片片、一座座变为苍翠青山。
(一)
定西,位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历来是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自然条件严酷之地。历史曾这样记载:地无绿,河无水,鸟无栖息之茂林,人无蔽日之绿荫。
上世纪50年代初,全市仅有渭源县、漳县、岷县等地的100多万亩天然次生林,其余地方几乎都是荒山秃岭,森林覆盖率仅为5.16%。
黄土地渴望绿色,定西更渴望绿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定西投资建立总面积179.7万亩的国营林场10个,总面积1952亩的国营苗圃10个。这些林场和苗圃,成为陇中大地生态改善的“绿色种子”。
安定区车道岭林场和红土苗圃,是当初撒下的“种子”之一。建场之初,这里方圆上百公里内都是光秃秃的山头,年蒸发量超过降水量10倍以上。为了在荒山上播绿,雨季抢墒种树成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最好选择。只要下雨,林场职工们便戴个草帽、拿上铁锹、背上树苗,二话不说往山上冲。
但这个选择,也是一个最危险的选择。这里土质疏松,雨量一大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山路常被削成崖路,林场职工一不留神摔下崖路,轻则鼻青脸肿,重则腿断骨折。
林场职工王富军的胳膊上,至今仍有几道当初留下的深浅不一的伤疤。回想起当年吃的苦,这位老林场人却更喜欢看如今已是绿意盎然的车道岭林带。他说:“现在路况好多了,值了。”
当时,树苗栽上如果几天不下雨,林场职工都会十分着急。“看着树苗子一天黄几个、一天黄几个,心里就像剜刀子。”已经退休的林万胜曾是红土苗圃的工程师。有一年,红土苗圃从岷县运来的1万多株云杉苗,栽上后一个月没降雨,尽数夭折。这件事至今想起来仍让他觉得心痛。
为了培育出适合定西生长的耐旱树苗,他和同事们“豁出去了”,把家搬到了育苗基地。在那里,一住就是5年。之后,河北杨、樟子松、连翘、红花槐等越来越多的外地树种,被陆续试种培育成功,开始在定西“安家落户”。
每年春秋两季,种树、种活每一棵树,几乎成了每一个定西人的“执念”;对绿色的渴求和改变定西生态面貌的决心信心,也在定西广大干部群众中经年传递,延续。
时光流逝,光阴荏苒。从车道岭到华家岭,树渐渐多了;从响河梁到大营梁,山慢慢绿了。
2014年,引洮梦终成现实,定西人民在泪水中欢呼雀跃。水,这个制约定西生态恢复与发展最大的问题得到解决。引洮工程通水的那一天,林万胜看着已成规模的苗圃和周围绿起来的土山,偷偷擦去了眼角的两行老泪。
从下定决心改变山川面貌,到接续传承为荒山播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陇中大地上,荒山绿了一座又一座,人工绿浪一波接一波,全市人工造林477.09万亩,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有林场21个、义务植树基地468个。
(二)
定西,三分之二的土地坡陡地岖、不易耕作。千百年的“土里刨食”,更是让本来就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因为旱,山上没柴;因为穷,家里没煤。为了吃上一顿热乎饭,人们铲掉草皮当薪柴。
“种上粮食要是二十天不下雨或是来一场暴雨,基本上就颗粒无收。即便风调雨顺,一亩山地一年收入也不到一百元。”对于这种情况,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民朱强国至今仍记得。
2001年,定西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并结合“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开启了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
退耕还林改变了当地“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生活怪圈,也从源头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得以增加,成为一项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
好政策如春风沐雨,润进陇中儿女的心田。渴望山川秀美的定西人,纷纷持铁锹、扛镢头,挖坑运苗、挥锹铲土、提水浇灌,以舍我其谁的气势开展新一轮植树造林。
2003年,结合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市大规模开始城区、村镇面山新造和提升改造计划,力争完成集生态、经济、景观于一体的绿色长廊建设。
2005年,《关于在全市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决定》成为定西第一部以人大立法形式对森林管护做出的地方法规。
2008年,全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定西”的奋斗目标。
2014年,定西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定西市委和市政府又响亮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
2016年,定西市政府将城区面山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全力打造面山绿化升级版。仅2016年到2017年,全市完成义务植树4355万株面积8.5万亩。
守得经久寂寞,终见满山繁华。这场旷日持久的“植树战役”,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定西大地变绿了。
许志强、许志刚,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的两兄弟,在过去的近50年里,把一棵棵刺槐、小松柏等抗旱植物,从家门口的坡地,一直栽到远处的荒山。
树高了,山绿了,人老了。老哥俩说还要一直种下去,直到爬不动山。
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定西人以超乎想象的牺牲精神和坚定意志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精神,一棵接一棵地把林木牢牢地“钉”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之中。
(三)
定西有句老话,有树的地方一定有人家,有人家的地方一定有树。老一辈人爱树种树,当他们在树下歇阴凉的时候,也想着给子孙们栽个生活的“根”。
郑长吉2010年跨过山梁从静宁县走亲戚回来,寻思着把地里的庄稼换成苹果树,但也担心“苹果树苗投入大,四五年后才能挂果,万一种不活搭工又搭钱”。
犹豫之际,那一年通渭县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经济林果发展,不仅免费送苗,还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
从当年试种的2亩果树,至如今的36亩果园,郑长吉很庆幸当初自己的决定,更感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王旭东不仅有一个好身板,还有精明的头脑。不惑之年,王旭东不去操持一年稳赚百万元的建筑生意,偏去承包了安定区城郊山洼里的4000多亩荒山。
家人朋友为他捏一把汗,“改造荒山,钱花了连个响声都听不见”。王旭东信心满满,“今年是荒山,几年之后就是青山,再过几年就是金山。”
他早盘算好了: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干!山下,填沟推地,散养鸡、开农家乐;山腰,发展果园、采摘农业;山顶,植树造林,打造摄影基地……
兴一处绿、播一片林、富一方民——定西人在行动。
依托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以及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经济林果、育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五大林业产业模式。
随着全市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致富渠道有效拓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截至去年底,全市经济林果、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年产值12.92亿元。
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定西人用勤劳的双手再造秀美山川,并且开始用满山绿色创造财富。
相关新闻
- 2018-05-11接力播绿37年 三代“愚公”造林贡献不可估量
- 2018-05-10陇原生态丨接力播绿37年 三代“愚公”造林贡献不可估量(图)
- 2018-05-07酒泉大力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 2018-05-07酒泉大力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