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生态丨六老汉三代人 缚住“八步沙”荒漠变绿洲(图)
原标题:六老汉三代人 缚住“八步沙”荒漠变绿洲
30多年前,张润源等6人治沙时留下的珍贵照片。(翻拍)
今日八步沙
编者按: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脚下的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39.8万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土门镇郭朝明等六位老汉硬是凭着防沙治沙、保卫家园的决心和毅力向荒沙挑战,历经三代人接力植树37年,用心血和汗水封住了八步沙风口,一条由柠条、沙枣、花棒、白榆等沙生植物“织”成的、总面积达18.5万亩的“隔离带”裹住了风沙侵蚀的步伐,保护住了古浪县土门等三个乡镇五万群众的生活家园,为改变陇原生态面貌树起了学习的丰碑。
兰州晨报从即日起推出“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系列报道,再现一批坚强不屈的普通村民与大自然数十年的拼搏,及其创造的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
沙漠化是人类生存的天敌,防沙治沙也成为人类与自然博弈不止的抗争。面对腾格里沙漠边缘昔日风沙肆虐、沙进人退的恶劣形势,年过半百的六老汉选择了挑战,三十多年过去了,八步沙绿了,老汉们的头发也白了,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封住了八步沙风口,书写了新时代愚公移山的新篇章。
1、“风沙逼得人跑,我们不治,将来子孙怎么办?”
阳光明媚的5月,记者来到古浪县土门镇八步沙村,远处松树杨树榆树排排成荫,近处清澈的水流沿着小渠欢快地流淌着,农田里的麦苗及各种蔬菜绽放着浓浓绿意。
谁能想到,3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块寸草不生的沙漠,人称八步沙。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段视频记录了当时这里狂风肆虐,黄沙漫漫的情景。村民形象地称之为“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
1981年的春天,曾经在古浪县土门镇当过村干部的郭朝明、石满、贺发林、罗元奎、程海、张润源等六名共产党员,不甘心将世代生活的家园拱手相让,在温饱都不能全部解决的情况下,携手向荒漠发起了进攻。
当年治沙年龄最小的张润源老人今年已是77岁高龄,但依然腰板硬朗,走路稳健,和记者谈起当年治沙及今昔变化更是娓娓道来。
“当时沙丘每年向我们住的村庄推进十米,掩埋毁坏农田,逼得很多村民要搬离,风沙逼得人跑,我们不去治理阻挡,将来子孙怎么办?县林业局和乡上领导也动员我们治沙,越是困难越要有人去带头干,我们六人当时都是各村干部和党员,商量了几次后就硬着头皮上阵了,也没想啥后果。”张润源老人回忆道。
2、“治沙不仅是个苦力活,更考验耐力!”
虽然沙漠离住的村庄也就七八里路远,但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六个老汉干脆被窝一卷搬到沙漠里,在沙地上挖了个地窝子就干开了。
张润源回忆说,当年治沙是用毛驴车拉树苗,住的是地窝子,晚上睡觉的时候火盆里的火着着,可是早上起来火就熄灭了,水冻成了冰柱子。每人带点面粉、干馍馍和酸菜,大家混在一起吃,没有煤炭和炉子,外面捡点骆驼粪驴粪和柴草烧点开水。吃一次饭前后要花去一个多小时。大风一起,风沙就刮到锅碗里,吃到嘴里沙粒把牙硌得咯吱吱响。白天,草帽遮挡不住烈日烤晒。晚上,地窝子散不尽一天积下的闷热。人劳累了一天,倒头就睡着,蚊子们想吸谁就吸谁。有时大风把地窝子顶棚掀翻,六个人就像从土里面爬出来一样。
从治沙第二年起,六老汉从地窝子里搬到了窑洞里。第三年,在县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六老汉盖起了三间房,但门窗却没钱安装,又过了两年才安上门窗。
张润源介绍说,“1981年秋季第一年治沙时,栽了1万亩树,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但几场风沙过后,只剩下百分之二三十了。后来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凡是草墩子旁边的树成活率就好,为此,我们开始用草围圈,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坚持了5年以后,树的成活率就明显提高了。”
沙漠里植树,三分种,七分管,管护是重中之重。八步沙地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都曾集体植过树,但都因为无人管护而前功尽弃了。这次治沙一定要克服这个问题!
张润源回忆说:“树栽上以后草肥得很,有人偷着放牧和割草,我们就每天早上和晚上挡着不让牲口进去。苦豆子成熟后半夜三点摘的品质最好,因此我们几乎整宿不睡觉地看护,甚至很多天顾不上回家,老婆孩子的生活学习都顾不上。”
3、一口156米深的井里流出了希望
1985年起,国家林业政策调整,之前林业部门给六老汉每人每月40-45元的补助也取消了。好在几年前种植的花棒(可替代盖房用的竹帘子)成熟了,每年售卖后勉强维持造林。但随着人们居住生活条件改变,花棒市场需求减少,1995年仅售出一万余元,每家年终分红仅两三千元。
八步沙植树造林再次进入十字路口,要么卖树散伙,要么贷款寻找生机。坚决不放弃已有起色的林木!几位老汉和家人统一意见后,决定筹款打井。但几个从没贷过款的农民要想贷款谈何容易,金融部门一句“没有偿还能力”,让老汉们在土门—古浪—武威之间来回奔跑,多次周折后,终于从银行贷来20万元,再加上六户人家凑的几万元,就开工了。经过一年的努力,1998年2月,一口156米深的井里终于流出了清泉,看着喷涌而出的水流,大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口井给我们带来了莫大希望,很快开出了300亩地,种上了瓜果蔬菜,六户人家的吃饭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关键是为持续加速造林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要是打不出这口井,后果将不堪设想。”六老汉之一石满的儿子石银山谈起当年打井前后仍唏嘘不已。
4、“死后要埋在能看见八步沙林子的地方”
上苍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六老汉用心血使4.2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林业部门来人视察八步沙,面对绿意盎然的林木赞不绝口,而年龄最大的贺发林却抱着一棵碗口粗的树木默默无语。一位来视察的领导开玩笑说:“老贺啊,它长大了就给您做棺木吧!”老人闻言泪光闪烁,一个劲地说:“舍不得!舍不得!”
为了八步沙这块绿色的崛起,为了守护家园,六位老人个个熬白了头,熬出了病,甚至有人过早地走完了人生之路。
那年63岁的郭朝明在种树时一头栽倒在沙丘上,当驴车拉着他离开沙丘时,他眼眶里满是泪水,万般的不舍。也就在这一年,他31岁的儿子郭万刚辞去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子承父业,走上了治沙的征程。
当昏倒在树坑旁的贺发林被背到医院时,已经是肝硬化晚期。之前他强忍着疼痛种了两年树,他临走留给22岁儿子贺中祥的话是:“娃娃,爹这辈子没啥留给你,就这一摊子树你去种吧!”
石满老汉是六老汉中的老三,也是曾经的全国治沙劳动模范。“他(石满)去世时交代,要埋在能看见八步沙林子的地方。我们就专门找了一个墓地,他一直在关注着我们治沙!”张润源回忆说。
人们都说,石老汉是给活活累死的。在他住院期间,23的儿子石银山就背起父亲的水葫芦,毅然走进沙漠投入父亲未竟的事业。
文/图 记者 梁峡林 实习生 黎霞
相关新闻
- 2018-05-09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迎来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颈鹤
- 2018-05-09“一部手机游甘肃”线上线下宣传活动5月9日—22日举办
- 2018-05-09办事拖拉、作风散漫 兰州市教育局、财政局被通报批评
- 2018-05-09甘肃省面向个人开放电子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