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变化】武威民勤村头老井“起死回生”记
原标题:【走基层看变化】村头老井“起死回生”记
——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生态变迁走笔
记者 伏润之 通讯员 姜新文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村民雷立明向记者讲述了村头一口老井的故事。这口老井,见证了民勤湖区生态的变迁。
这口井是20世纪60年代打的“锅锥井”。“过去这口井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乡亲们的生活用水都靠它。后来由于生态恶化,井里的水越来越少,先是一桶一桶地打,后来变成一勺一勺地舀,再后来就彻底干涸了。”雷立明说。
雷立明清楚地记得,那些日子,村民们为了取水,没日没夜地排队等候。起初,为争一桶水,大家吵过、闹过、打斗过,但只要耐心等待,谁也不会空手而归。
然而,这样的光景并没有维持多久,老井终于不堪重负,慢慢变得“吝啬”起来。最终,井底只剩下浑浊的泥洼。
老井的干涸加剧了村民们的恐慌。为谋生计,300多名村民选择了举家外迁,投亲靠友……留下的人只能到10多公里远的镇里花钱买水。直到2003年,正新村引入了自来水,村民的饮水才得到保障。
由于难忘老井的恩泽,尽管已经闲置,它还是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2007年,民勤县在正新村进行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按照“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方式,把正新村村民的身份转换为治沙工人,实现了“农转非”。同时,坚持“外治风沙,内建林网”的发展思路,将以前的耕地,全部转为生态用地,种植紫花苜蓿,大力发展养殖业。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年改善,沉睡多年的老井也开始“起死回生”。
“2010年,我们发现老井里有水了,之后水量逐年上升,现在水深已经达到5米左右。”雷立明告诉记者,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村子西面的青土湖水域面积越来越大,芦苇丛生,水鸟成群。这几年村里的地下水位回升了,植被多了,风沙少了,住着也更舒心了。
2014年,正新村修建了新型农村社区,雷立明也搬进了新家。他把老家的地方改造成了养殖场,养了20多只羊,每年出栏羔羊30只左右,收入15000多元。
“出门就是水泥路,家家门前绿树成荫,街上有路灯,娱乐有广场,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雷立明高兴地说。
闲暇时间,雷立明也会和邻居们聊天。谈及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大伙儿由衷地感慨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咱村变成了现实,如果没有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怎么可能有这么惬意的日子?”
如今的正新村,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富裕……采访时,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深刻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只要坚持在保护生态的路上走下去,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将不再是梦想!
相关新闻
- 2018-04-13兰州中考4月25日-27日网上报名 5月7日-8日领取准考证
- 2018-04-13三年内甘肃省将新改建2880座旅游厕所
- 2018-04-13甘肃省多措并举助力民办教育 坚决清理无办学资质培训机构
- 2018-04-13【三年决战奔小康】学贵州想甘肃 新收获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