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在“协调”
原标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在“协调”
唐丽华
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统领性战略,着力提升各层面区域战略的联动性和全局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过一系列重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区域结构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据统计,2016年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占全国20%的面积集聚了73.2%的生产总值和65%的人口,总体上呈现出“东-中-东北-西”四大板块经济活动集聚由高到低的空间发展格局。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和优化区域间协调性,不仅有利于推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更有助于从总体上节约发展成本,实现总体发展效益最大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协调”,协调是目标更是手段。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需要从促进空间合理布局、促进要素自由分配、促进地区缩小差距、促进全方位协调发展等四方面扎实推进,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首先,完善区域政策协调促进空间合理布局。一是注重区域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在党的区域协调发展顶层设计的目标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具体的实施举措,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分析不同区域城市群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未来可能带来的引领示范效应,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和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形成并推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与“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二是注重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的精准性和差异性。在针对不同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做出识别的同时,重视特定区域发展短板,避免区域政策“一刀切”。例如,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调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发展壮大海洋经济等。
其次,完善市场机制协调促进要素自由分配。一是着眼于高效率的区域发展,推动要素流动更趋自由。加强要素流动的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消除要素流动壁垒。一些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应予以清理和废除,完善区域行业准入、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标准,为产品和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提供保障。二是着眼于高质量的区域发展,促进要素配置更趋合理。一方面,注重大城市及城市群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在对接全球城市体系中进行创新资源要素的配置,不断拓展创新空间,推进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另一方面,注重建立区域城市分工和层级体系,促进特大城市与周边城镇、乡村的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和资源配置关系,促进要素配置更趋合理。
第三,挖掘内生动力协调促进地区缩小差距。一是通过充分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跟风。二是对于老少边贫地区的扶植,应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充分激发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以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为基础,依托科技创新创业为核心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区域间差距,补齐区域发展的短板。
最后,应用科技成果协调促进全方位协调发展。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强化全国及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发展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现代金融市场体系,降低因地理区域差异产生的成本,更高效地促进要素区域流动,为区域全方位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 2018-04-10【专家视角】精准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2018-04-10【理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2018-04-10甘肃省猪粮比价进入国家蓝色预警区域
- 2018-03-27兰州市城关区划定480个清明祭祀限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