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庄浪走出“非遗”文化新路子
走出庄浪“非遗”文化新路子
通讯员 席啸
庄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泥金纸织画、毛笔、马尾荷包等庄浪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由于制作成本高、市场化低等因素,这些老手工艺曾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这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温,这些“老古董”不仅保存下来,而且“火起来”,成了文化市场上的香饽饽。这些“非遗”产品能在市场上起死回生,离不开庄浪文化产业带头人——魏巍。
今年50岁的魏巍先生,能唱能画,14岁就进了县秦剧团。在剧团,他除了唱戏,一有时间就学画画。当时庄浪秦剧团一些大型历史剧,像《狸猫换太子》、《窦娥冤》、《封神演义》等里面很多布景都是魏巍画的,其中《钟馗嫁妹》里主题布景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
在从事美术工作中,魏巍广泛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当地的一些地方文化让他爱不释手。上世纪八十年代,庄浪画家王天波通过翻阅大量资料,研究制造古纸织机,制出了庄浪纸织画。但因为当时很多人不认识,没有市场,加之制作工序复杂、从艺人员稀少,纸织画濒临失传。为了保护传承好这一民间瑰宝,魏巍成立了纸织画社,开始培训人员,设计制作纸织画。有一次看电视剧《红楼梦》,贾母八十大寿的礼品“泥金屏风”,让他顿时有了灵感,立即想到了泥金宣纸。他在王天波纸织画的基础上不断摸索研究,用泥金宣纸制出了具有庄浪特色的庄浪泥金纸织画。泥金纸织画既保持了国画的韵味,也体现了泥金纸织画的工艺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有些被香港、台湾、韩国、美国收藏家收藏,曾多次在浙江义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在甘肃旅游商品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年销量达到300万元以上。
庄浪是书画大县,制笔历史悠久,做工精细,兼备“尖、齐、圆、健”笔之“四德”,以刚柔相宜、得心应手之独特的风格著称,享誉省内外书画界,远销各地。然而随着现代制笔业的兴起,曾一度美名远扬的庄浪毛笔,也因造价高受到市场冷遇,毛笔厂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停产。魏巍对庄浪毛笔有一份舍不下的情感,他召集庄浪原毛笔厂的师傅,重新建起制笔车间,恢复了毛笔全套制作流程,并根据市场需求研习制笔工艺,更新包装,推出了“刘将军牌”,“魏巍牌”等书画毛笔,将其推向了更大的舞台,使庄浪毛笔成了馈赠嘉宾的高雅礼品,受到国内外友人的青睐,年生产达10多万支,并在西安举办的《秦勇杯》国际书画大展上荣获金奖,并在深圳、浙江义乌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和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奖。
“习近平主席说过,中国人要做中国事,说中国话。身为一个庄浪文化人,我要为庄浪做点事,让庄浪璀璨的地方文化登上大舞台,把庄浪故事讲出去。”魏巍经常说。
为了保护开发一些庄浪濒临失传的非遗文化,他成立了甘肃省华胥氏传承文化公司,为毛笔、马尾荷包、镇尺、版画、木雕画、皮影画等十多种庄浪非遗文化产品注册了商标。为让庄浪非遗文化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魏巍除了积极开拓电子商务外,还参加了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天津河西区庄浪产品推介会等各种大型商务会,展示推销庄浪文化产品,提高了庄浪非遗产品的对外知名度,促进了庄浪文化产品的发展,使庄浪2000多名群众依靠文化产业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圆了致富梦。
相关新闻
- 2018-04-04走出平凉庄浪“非遗”文化新路子
- 2018-04-04甘肃平凉驻村队长的暖心故事
- 2018-04-04平凉市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 2015-02-26平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市委书记陈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