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文明嘉峪关背后的“核心密码”

17-12-23 15:13 来源: 新华网 编辑:宋芳科

  原标题:文明嘉峪关背后的“核心密码”——嘉峪关市全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述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强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嘉峪关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精彩演绎“经济发展课”,夯基高筑“精神涵养课”,共建共享“生态养生课”,谱写了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绚丽篇章。

  物质文明:崛起的基石

  “以前这里还是一块荒滩,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发展核心区。”今年夏天,在嘉北工业园区周边遛弯的老嘉峪关人吴仁贵感慨万千。从“荒漠滩涂”到“工业强城”,再到如期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了转型跨越加快发展、全面小康对标破题,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今年1-11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7亿元,增速位列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位居全省第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312元、12945元,收入均居全省第一。“嘉峪关发展态势很好”,11月13日,省委书记林铎对嘉峪关工作给予肯定。

  作为“火车头”的酒钢如果不强起来、壮起来,嘉峪关注定“寝食难安”。在转型抉择上,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酒钢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产业附加值,拓展高端产品市场,获得62项顶级发明创新奖。把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盘”,配合酒钢争取国家建设基金3.17亿元,落实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中央奖补资金2.26亿元,深入推进转产技术改造,压缩部分工艺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的产能,锌铝镁合金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总投资24.5亿元的天成彩铝40万吨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和牙买加阿尔帕特氧化铝厂建成投产,总投资4.8亿元的粉矿悬浮磁化焙烧技改一期工程进入热负荷试车阶段,年产40万吨的不锈钢开发工程酸洗配套项目主体框架竣工,汽车结构用热轧高强钢、冷轧高强钢、汽车尾气管用钢打入汽车制造企业,酒钢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酒钢和地方工业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嘉峪关市紧扣产业抓项目,认真落实“三重” “三一”决策部署,制定《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工作方案》,建立市四大班子领导包抓项目清单,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0项,实行“1+(2+X)”并联审批、联审联批,推进项目全程代办,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速。今年1-11月,市列重点项目开工81个,开工率90%。研究制定《支持企业改革创新加快率先转型步伐实施意见》“44条”、《实体经济奖励办法》“10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19条”等系列措施办法,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公司,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新增私营企业1087户,个体工商户2875户,同比分别增长3.2%、9.4%。把生产性和生活性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主攻方向,实施多功能汽车、新能源、高新技术、军民融合、生态环保、电商物流“六个园中园”,在9月28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嘉峪关)国际房车博览会项目签约仪式上,文化旅游、房车露营地建设、房车旅游路线开发、交通用铝材加工、汽车人才培养等20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金额约141.14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冶赛迪和德国博比巴茨公司,总投资50亿元的20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项目于9月28日正式签约,年销售产值将达102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总投资20亿元的一特多功能专用汽车首辆整车于10月16日正式下线,销售600余辆,产值达4000余万元,二期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10万辆生产能力,解决用工3000人,利税7–8亿元,成为全市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城市兴旺发达绝非二次产业可以全部涵盖,以“文旅融合”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绝不可小觑。嘉峪关市把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地方转型的“头号工程”,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旅游发展“32条”和扶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38条”,设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文化旅游发展两个百亿元基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果。“三大文化项目”顺利实施,《丝绸之路彩绘艺术大观》完成投资675万元,编制完成《历史人物故事荟萃》,进入图案文本设计阶段;《河西走廊·嘉峪关》完成投资388万元,通过文本评审,进入拍摄阶段;《嘉峪关文化丛书》完成投资391亿元,已签撰稿协议,分步启动实施。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深入推进,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完成投资20.82亿元,建筑主体全部完工,室内外装修顺利进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园(花博园)完成投资9.9亿元,内部项目并行推进;峪泉古街古镇项目入选国家特色小镇,白鹿仓峪泉古街开工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开启社会合作资本方遴选,景区旅游联接公路全部完工,文化旅游对转型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五大特色小镇”精准布局,峪泉镇成功入选国家特色小镇,观礼古镇、大漠温泉小镇被评为2017年国家优选旅游项目。“节会赛事”精彩纷呈,借助兰洽会、亚欧商博会、深圳文博会、厦门文博会等节会,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工作,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嘉峪关办事处筹备设立;国际短片电影展、丝绸之路国际房车博览会、丝路国际音乐节等节会赛事取得预期效果,丝绸之路(嘉峪关)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等文化论坛得到各界支持,丝绸之路文创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内容充盈。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五大项目加快推进,国际空港、机场改扩建、铁路物流园区、国际港务区、综合客运枢纽全面实施,嘉峪关机场航空口岸开放项目已正式列入国家“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国际港务区项目完成可研和规划编制,枢纽经济、空港、港务区规划编制完成,“嘉峪关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开通连接12个旅游热点城市的16条航线,嘉峪关机场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大关,城市通达能力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提升,2017年接待游客85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1亿元,分别增长22%、26%,嘉峪关正成为新的旅游“网红”。

  如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兑现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承诺?嘉峪关市紧盯全面小康“七差一超”短板,制定《推进“六大一新”重点工作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实施意见》“40条”,涵盖总投资789亿元的131个项目;围绕农村“十化”,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施意见》“19条”,涵盖总投资111.5亿元的30个项目;制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深化农村“三权改革”,加快推进“三变改革”,完成农户土地承包确权面积6.53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99.2%;制定《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富民多元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办法措施,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平台,培育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动能,打造文殊镇戈壁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新城镇田园综合体和峪泉镇文化旅游综合体。投资9.9亿元,占地10000亩,以恒翔现代农业示范中心项目为核心的嘉峪关戈壁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年产值2.5亿元、人均3万元以上增收指日可期;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57个,日光温室2633座,乡村旅馆、民宿客栈43家,星级农家乐47家,农村居民非农产业收入比重超过50%,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从满目荒凉到满眼胜景,沿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嘉峪关正信心满满!

  精神文明:雄起的标志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丰则民安,民安则家宁,家宁则心定,心定则文明起。如果说物质文明是嘉峪关崛起之基的话,那么精神文明则是嘉峪关回答“文明之问”“时代之问”的铿锵话语!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嘉峪关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翻开了全市发展崭新篇章。

  荣誉来之不易,成绩振奋人心。回首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峥嵘岁月,又何止一块“牌子”所能完全囊括?自1995年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来,嘉峪关市历届领导班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市委书记王砚强调,“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抓的是创建、锻炼的是队伍、惠及的是民生、树立的是形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全民共享”理念,突出主线、立足民生、优化管理、紧扣问题、全员参与、健全机制抓创建,虚事实做、慢事急办、软事硬干、大事细抓,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价值暖人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主线,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涵养、文化浸润、模范引领,营造崇文知礼、明德向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亮城市每个领域,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公益广告牌指引全市人民养成坚定信仰信念、形成文明自觉习惯,“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嘉峪关精神,市民群众耳熟能详、践行传承,嘉峪关人坚实挺起了精神脊梁。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雄关好人、最美雄关卫士、雄关工匠不断涌现,李小梅、龚小琴、李怀国、张成怀等道德模范事迹无时无刻发生在城市各个角落,好人好事温暖人心。“雷锋车队”成员刘师傅多次捡拾乘客贵重物品没有半点占有私心,公厕保洁员赵小红捡到游客钱包时毫不犹豫归还失主,“我很缺钱,但不是我的劳动所得,我决不会拿。”一个简单理由让人信服。“嘉峪关人,你们都是精神上的贵族。”今年9月份,摇滚音乐人灰子在首届丝绸之路(嘉峪关)国际音乐节上如此评价好客的嘉峪关人。

  阵地全覆盖。市委书记王砚多次强调,要抓实“七大文明创建”和“八大环境”建设,唯有此,才能让精神文明建设有内容、有载体、有措施。紧扣“七大文明创建”,研究制定《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实完善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网站活动方案和内容,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践行文明礼仪、发布诚信“红黑榜”等,“讲文明、树新风”融入全市各领域。围绕“八大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政务环境廉洁高效、法治环境公正公平、市场环境规范守信、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生活环境舒适便利、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成果惠人民。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嘉峪关市每年投入70%以上财政用于民生,投入17.4亿元,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和医疗提升工程。制定实施《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办法》“31条”、《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新建改建28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7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12%,高考录取率95.33%,超全省15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录取率69.62%,高全省30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嘉峪关创新管理学院6月5日揭牌成立,嘉峪关中德学院9月28日揭牌成立,德国HWK汽车检测与维修考试和认证中心正式启动,全面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编制完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健康嘉峪关2030”规划》,制定《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意见》《关于开展大健康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投资6.3亿元、全省医疗卫生领域首家采用PPP模式的市第一人民迁建完成主体及安装工程,市中医院一期完成80%工程量,在全省率先建立普惠型医疗救助体系,重特大医疗救助病种从26种扩大到50种。完成农村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院三院联建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75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居家养老走在全国前列。棚户区改造“旧三年”投资51亿元改造10171套,“新三年”31014套改造全面启动。为困难弱势群体解忧排忧,城乡低保标准由510元提高到617元,农村五保供养及城市“三无”人员保障标准达到9204元,散居孤儿和集中供养孤儿月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达到760元、1140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建成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成市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市民群众在文明进程中享受到更多“红利”。

  管理塑形象。“在家就能反映情况,还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近日,家住紫轩社区的居民李政萍高兴地说。李政萍的孩子一度想辍学,她多次与孩子谈心,效果都不明显,便通过市社会治理云平台反映了这一情况,网格员迅速介入,用心帮其解决孩子厌学问题。“12345,有事找政府”,已成为市民群众对城市治理的最新感知。嘉峪关市从城市管理、管护、市政环卫、城市治理改革着力,2017年安排重点改革任务199项,承接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14项,完成改革任务175项,完成率88%,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统一市场监管、三大中心、文物景区、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环卫保洁和园林管护,实现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市场化和城市管护精细化。制定《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规范建设市、区、镇(社区)三级社会治安综治理中心,实行一体化治理。制定《全面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意见》《加强社区工作意见》,城乡457个网格全覆盖、无缝隙对接,融入生态保护、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职能,网格化服务管理已成为发现、受理、协调解决群众诉求的“桥头堡”,成为联系民情、服务管理的“连心桥”。

  城市洁净美。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最直接的表现。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发出“向垃圾宣战、对污染说不、与脏乱差坚决斗争”号召,研究制定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测评办法、督查考评细则。围绕“六整治一行动”,四大班子市级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21次带头集中参加“美丽雄关?万人清洁”活动,驻嘉企事业单位、部队官兵、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积极行动,累计出动16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8100余处,清运垃圾72万余吨,清除“牛皮癣”小广告30多万张。坚持常态化整治,将“门前三包”责任制、问题转办、督查考评等手段贯穿始终,集中整治“十乱”,着力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老大难问题,无垃圾、无污水、无异味的“三无”目标取得成效。大力开展城市夜景亮化工程,14家牵头单位按照体现特色、风格独特、技术先进等亮化标准,全覆盖推进沿街单位楼体、构筑物、城市道路、桥梁涵洞、户外广告等亮化美化,绚丽多彩的夜景为城市披上了“盛装”。

  共治聚合力。人民群众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真正创造者,是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群众创建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积极性,通过入户宣传、倡导“随手文明”等,广大市民群众争做网格员、文明劝导员,自发参与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等活动,形成眼里见不得垃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今年9月份,一张汽车车窗抛物的照片,短短1小时内迅速引爆市民朋友圈、微信群,成为人人参与共治的有力见证。全市志愿者服务不甘落后,培育文艺志愿者队、文明旅游宣传、助残、环保等志愿服务团队245支,注册志愿者5.3万人,发起志愿服务项目925个,“快递1+N”、“爱心之旅”、“520”爱心等志愿服务队积极行动,以“学雷锋我行动”“文明交通劝导”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微博、论坛、QQ群等网络媒体热烈互动,在机场、车站、火车站等窗口单位打造品牌,在扶残助残、消费维权、游客向导、流动医疗、心理疏导等实践活动中用心传情,传播志愿服务正能量。

  机制谋长远。全域全程无垃圾创建不是一项运动,而是“垃圾不落地、雄关更美丽”的常态化整治。在7月24日召开的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王砚提出要完善配套措施,研究制定卫生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处置、问题转办、垃圾分类、禁塑、农村固废处理等制度机制,最大限度实现创建工作长期化、长效化、常态化。自此,用制度推动创建工作,以机制保障创建效果在全市纵深推进。出台《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规范》“27条”、《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54条”、《落实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问题交办制度》 “14条”、《落实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问责办法》“24条”,研究制定《全域全程无垃圾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标准更高更严、措施更细更实,配套形成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垃圾分类、禁塑、农村污水处理、改厕等系列措施办法。“禁塑”工作启动以来,市民“重提菜篮子、重拎布袋子、重温田园梦”的习惯逐步养成,城乡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七大文明创建”和“八个环境”的营造,再到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华丽转身,嘉峪关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催动了一次次崭新觉醒。这是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源于精神;这是最令人振奋的变化,始自人心。

  生态文明:茁壮的根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出“生态立市”战略以来,嘉峪关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倾力呵护一方绿水青山,精心谋划经济转型升级的“绿水青山图”。 12月11日,省环保厅发布全省14个城市2017年11月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我市排名全省第一,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

  向荒漠要绿洲。嘉峪关地处戈壁滩,年均降雨量85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戈壁、荒漠占所辖面积的91.3%,这一条件下,我市能够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一般人很难想到。嘉峪关市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戈壁滩上建湖蓄水、移沙填土、植树种草、美化城市,先后修建20余座人工湖,建成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明珠文化公园、讨赖河生态园、南湖文化生态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全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3%和39.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5.6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达到27平方米。现如今,行走在嘉峪关市街道或是公园、绿地,鸟鸣枝头、鹅舞碧水,满目苍翠,让人恍若置身秀美的江南水乡。

  向责任要担当。嘉峪关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抓任何工作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路,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严格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责任、主体责任、保护责任和监管责任,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18个具体问题和移交的27个信访问题,及时梳理问题清单、理清任务责任、全面进行整改,并定期调度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在全国率先实行“湖长制”,建立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和市、镇、村三级河长、湖长制,对全市7条河流、14个湖泊水库严格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以履职担当的作为推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向规划要布局。嘉峪关市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优化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规划与文保规划、产业规划、开发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效衔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严格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划定,集中力量开展黑山岩画保护区厂矿整治清理和黑山湖水源地及生态敏感区保护,严格巡查监管魏晋墓保护区和新城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加强讨赖河戈壁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严禁放牧、采矿、河道采沙、植被破坏、私建小水电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各类灾害。

  向项目要减排。投资3.78亿元实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项目,投资3500万建成煤炭经营集中区,实施煤炭集中管理销售,形成煤炭配送管控体系;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先期)工程年底建成投运,嘉东工业园区分布式污水处理站主体完工,嘉北污水处理厂2018年12月底前建成投运,地表水水质、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工作,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体系,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批严把环保关,严禁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落地,对违反环保标准的项目,坚决停产整顿。

  向整治要品质。定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全面抓好工业企业达标治理、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扬尘污染防治、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餐饮油烟和煤炭污染治理。整治燃煤锅炉,淘汰、改造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90台,建成区内燃煤小锅炉实现“清零”,建成区外完成80%改造任务,工业园区实现天然气供应全覆盖,城市边缘区域实现集中供暖;严控散煤煤质,加强对散煤来源和去向的追溯监控,抽检煤炭115批次,合格率94.78%;严惩扬尘污染,全市92处施工场地达标率为96.74%,查处无密闭措施、抛撒遗漏等造成扬尘污染的违法行为240起,实现扬尘管控无遗漏;严管工业排放,全面清理工业企业料场、堆场,酒钢公司热力站、东兴铝业、宏兴选烧厂、焦化厂、宏晟电热公司等企业扎实推进脱硫、脱硝改造和除尘系统升级,工业污染得到控制;整治餐饮油烟,制定《“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全市1825家餐馆完成炉灶清洁能源改造,油烟净化装置完成率达100%;严控车辆污染,建成2条工况法机动车尾气检测线,淘汰黄标车533辆,全市16所加油站均完成油气回收改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大的公共福利。

  青山不老,绿水可期。今年夏天,退休在家的李春英每天早晚都要和家人一起到小区附近的南湖生态公园锻炼身体。“现在的嘉峪关环境好了,城中处处有公园,城郊村村像桃源,怎么转也转不够!”身为老嘉峪关人的李春英开心地说。从“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满目萧索,到满眼胜景尽斑斓的“丝路长城、戈壁新城、工业强城、旅游名城、生态丽城、交通大城”,嘉峪关正站在“砥砺前行”的新起点!(杨亮 于兴华)

精彩推荐

  • 兰州:冬至饺子宴情暖环卫工 兰州:冬至饺子宴情暖环卫工
  • 张掖山丹万人同吃“牛娃子饭” 张掖山丹万人同吃“牛娃子饭”
  • 酒泉敦煌文博冰雪节开幕 酒泉敦煌文博冰雪节开幕
  • 全力保障兰州市民生用气 非居民燃气价上浮0.17元/m3 全力保障兰州市民生用气 非居民燃气价上浮0.17元/m3
  •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
  • 林铎:把握改革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强化政治担当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林铎:把握改革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强化政治担当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 欢腾闹“冬至”  张掖山丹县祁店民俗文化节“火”了(图) 欢腾闹“冬至” 张掖山丹县祁店民俗文化节“火”了(图)
  • 陇南:念好 陇南:念好"美丽经" 绿水青山生金银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2   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无土栽培
3   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4   张伟文任兰州市代市长(图)
5   甘肃省省长唐仁健就礼让斑马线问题作出
6   H5 |冬至大如年 “数九寒冬”养生需注
7   唐仁健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经
8   图解:今日冬至 这份最新最全的习俗养
9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周末开考 在甘肃13
10   甘肃省青年企业家商会在兰成立(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