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三农

特色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兰州市皋兰县着力发展农牧产业化见闻

17-12-21 07:3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狄东阳

  原标题:【本期焦点】特色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皋兰县着力发展农牧产业化见闻

  记者 洪文泉 杨唯伟

  皋兰县依托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品牌发展、特色发展,全力打造兰州、白银和兰州新区重点节点城市和都市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形成软儿梨、红砂洋芋、旱砂西瓜、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畜禽养殖主导产业,努力让特色农牧业真正地发挥惠农、富农作用,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近日,记者在皋兰采访时看到,古梨园里老树新枝,蔬菜大棚座座相连,现代企业入驻村寨,所见所闻令人欣喜。

  古梨树下的新致富路

  冬日的午后,什川镇长坡村的古梨树下的一座院落内,十几位村民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正在对冷库里即将上市的软儿梨进行最后一次筛检。

  兰州软儿梨也叫冻梨、香水梨,在每年十月前后采摘,新鲜的软儿梨口感酸涩,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糖化,果肉发酵软化,果味变甜,冷冻后果肉质地变得细腻,入口清凉可口,还有润喉消火的功效。因此,在北方冬季,软儿梨颇受消费者青睐。

  “软儿梨好吃,但不好保存,也卖不上价钱。”这是几年前什川梨农的共识。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皋兰县什川镇就开始种植梨树。以前,村民将采摘后的软儿梨放在自家的墙角糖化,成败看天气,大部分软儿梨在这一关键步骤上坏掉了。把这些好不容易糖化、冷冻好的果子背到城里去卖,一天辛苦下来,赚不了几个钱。

  随着近年来什川梨花旅游业的兴起,许多村民干脆将梨园租出去开农家乐,大面积的古梨树缺乏专人管理,软儿梨也渐渐走向衰落。

  “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在我们手里糟蹋了。”从小在古梨树下长大的什川镇长坡村村民魏永波,看着村里盛产的软儿梨没了出路,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什川开始经营梨园。

  梨园是接到手了,但软儿梨保存的诀窍在哪?市场又在哪?魏永波经过多方求证,了解到软儿梨的糖化尤为重要,糖化对于温度的要求很高,必须在15℃左右。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软儿梨的品质。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还得付诸实践。2013年,由魏永波等105人发起成立了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在长坡村建起了农产品储藏加工基地,专门修了两座冷库,用于软儿梨的冷冻储存,还修了一座无尘车间,用于软儿梨的糖化。

  短短三年,合作社不仅通过统一存储加工包装,解决了软儿梨储藏难、运输难、销售半径小的致命缺点,还从包装的外观、历史、人文、地域方面挖掘潜力,更大程度地提升了软儿梨的附加值。

  “我们按照品质收梨,都是用机器挑选,村民们也心服口服,果品好的软儿梨收购价能达到1斤3.5元。”合作社的监理魏正祥介绍说,如今,村民们直接把采摘下来的软儿梨送到合作社来就可以,不用自己糖化、冷冻,更不用自己拉着车子去卖,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价钱。

  今年,合作社还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对冷冻软儿梨的冷库进行反复试验后改良,使软儿梨能在-30℃冷冻存放,这样软儿梨品质会更好,口感会更佳。据介绍,合作社还依托兰州市农研中心果树站的技术指导,运用古梨树复壮更新、高接换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软儿梨的品质。

  现在,合作社基本上承包了长坡村的高品质的软儿梨,甚至附近村子的梨农也慕名来送货。品质好价格就好,为此梨农们都开始注重梨树的管理,力争质量达到合作社的验收标准,卖出一个好价钱。

  “上海的客户下订单,第二天就能吃到软儿梨啦。”合作社理事魏立文说,为了进一步拓宽销路,合作社在兰州开了两家直营店。不仅如此,合作社还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网店、微信订阅号,与物流公司签约,把产品卖向全国。

  目前,合作社流转了50亩古梨园作为种植保护实验基地,形成了300亩软儿梨、冬果梨种植基地,200亩白凤桃种植基地,50亩葡萄种植基地,带动了什川特色水果种植户200多户共同致富。

  “2017年合作社的产值达到了800多万元。”魏正祥说,“明年我们计划再流转30到50亩地,做田园综合体项目。我们的梦想是让软儿梨走出甘肃,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大棚里的新技术新市场

  “别看这几组小小的架子,利用它们进行立体种植的草莓,20个架子就能产一亩地的量。”在下泥湾村新建成的新品种展示培训大厅里,社长魏公军正在给几位菜农介绍自己刚刚引进的新式立体滴灌栽培架。

  跟长坡村的魏永波一样,魏公军也是个不光有想法,还爱钻研新科技的农民。

  去年,一直在做农资的魏公军看到政府打造“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发展机遇,果断把积蓄全部用来流转土地、建设蔬菜大棚。在他的号召下,215户菜农共同成立了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

  “上半年的瓜,下半年的菜,一年能种8茬。”说起大棚的效益,魏公军不由夸赞起了自家使用的“双杆四膜”技术,这种由皋兰县农牧局和合作社共同研发的新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普通的大棚里又加入一层套杆保温膜,再在地面铺设一层地膜,形成“双杆四膜”的构架。它的资金投入是普通日光温室的五分之一,日光利用率和产量却比普通大棚高出许多。

  “农业科技的进步就是我们赚钱的机遇。”今年6月,魏公军参加了中组部和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动人培训班,与发达地区农民的交流让他对科技兴农充满了信心,“今年我们合作社的150个大棚,平均收入1.5万元,以后技术更成熟了,收入还会增加。”

  魏公军的合作社不仅为村里菜农提供无偿的种植技术,更为当地菜农带来很多从未想过的销售方式。

  去年,他提出开办“市民家庭菜园”,“15平方米的大棚,我们提供技术,自己种一年900元,托管一年1350元。人们既有常年优质的绿色蔬菜吃,还能在闲暇时间体验田园生活。”当他刚提出这一想法的时候,引来社里很多菜农的质疑:城里人哪会种菜?他们种了地,我们去干吗?

  令他惊喜的是,消息一放出去,就有兰州市民包走了两个棚,选了自己爱吃的菜,托管给合作社种植了,合作社里务工的几位贫困户一年照顾大棚,能拿到3万多元的收入。

  “下一步我打算加大配套设施,让城里人在手机上就看到自己菜的生长情况,用他们的口碑和朋友圈,打造一个大型田园综合体。”对将来的发展,魏公军信心满满。他说,一定要让更多的村民受惠于现代农业科技和新型经营理念。

  村寨里建起了大企业

  近几年,在兴农惠农政策的驱动下,许多企业和那些“有想法”的农民一样,在田间地头找到了发展的机遇,它们纷纷入驻村寨,扎根当地,参与到现代农牧业发展中,坐落于皋兰县黑石镇和平村的华清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早年在青海从事农业机械制造的华清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迁至黑石镇,原本是看中了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皋兰独具的交通优势专心做机械,不料在短短的三四年里,这家机械制造公司就成立了5个分厂,且全部是农牧科技企业。

  “做企业,就要有远见,只要有市场、有利润,转型也是应该的。”华清公司副总经理胡文清解释道,2014年公司在市场调研后发现当地风沙小,气候干燥,适合奶牛养殖,就建成了存栏1500头奶牛的大型奶牛养殖场。

  在租地种植苜蓿草的同时,公司看到当地群众将玉米小麦秸秆丢弃在地里,想到既能喂牛,又能增加群众收入,于是便以1吨400元的价格收购来加工饲料。牛场产生的牛粪,可以当做有机肥用来种植,华清公司便流转土地建设葡萄园和蔬菜大棚,最终机械、牛奶、有机蔬菜都进入市场获利。

  “一边做,一边就有新的发现。”胡文清说,从选址到如今发展成一个产业链,当地农牧部门都给了大力扶持,如今产业有了起色,又为当地20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可以让当地畜牧学校学生进场实践。

  如今的华清公司,每年为伊利集团提供优质鲜奶4000多吨,拥有3000亩葡萄园、100多亩夏菜和280个大棚,农业机械厂今年销售也达4000多万元,成了省市两级农牧科技龙头企业。但这些成绩,在华清公司董事长胡耀清的规划里,仅仅是个开始。

  今年,华清公司耗资1000多万元,配备了全套瑞典进口的挤奶厅,采购了以色列产的先进撒料车,不断提高牛奶品质,尝试自营的生鲜奶也广受消费者认可;公司与当地菜农合作,免费提供有机肥鼓励菜农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再由公司高于市场价收购,进行分选清洗包装,之后直接送往兰州市的专卖店和综合超市,甚至做到顾客直接通过互联网选购,就可配送入户,提高了利润。

  “市场需要精细化的服务,我们就提供精细化的服务。”胡耀清表示,为了方便消费者,公司刚刚利用日本科技,研发出具有制冷保鲜功能的无人售菜机,今后将陆续投放市场。

  “科技富农、科技兴农,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生产关系的不断重塑革新。”皋兰县农牧局党委副书记王云介绍。

  截至目前,皋兰县培育主导产业村40个,建成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16.08万亩,带动全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6.5万亩;引进和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年加工瓜菜达25.5万吨;建成了以正大、华清为龙头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8家,规模养殖户2200户;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带动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7万亩,土地流转率达23.1%,不断推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

精彩推荐

  • 甘肃省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发行工作 甘肃省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发行工作
  • 甘肃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 冯健身出席并讲话 为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言献策 甘肃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 冯健身出席并讲话 为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言献策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 花儿恒久远 少年永流传 “永远的朱仲禄”观片纪念活动在兰举行(组图) 花儿恒久远 少年永流传 “永远的朱仲禄”观片纪念活动在兰举行(组图)
  • 甘肃省慈善总会在榆中县贡井镇举行“慈善情暖万家”慰问活动(图) 甘肃省慈善总会在榆中县贡井镇举行“慈善情暖万家”慰问活动(图)
  • 棉衣暖乡亲好书润学子 “新年新衣”关爱送达临夏州积石山县 棉衣暖乡亲好书润学子 “新年新衣”关爱送达临夏州积石山县
  • 临夏州和政县冬季冰雪旅游节开启 临夏州和政县冬季冰雪旅游节开启
  • 绿色经济已成甘肃省经济发展新引擎 专家建议:甘肃各地应借助资源优势打好循环经济牌 绿色经济已成甘肃省经济发展新引擎 专家建议:甘肃各地应借助资源优势打好循环经济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北京·庆阳远程医疗协作体建立
2   黄土塬上的多彩魅力——庆阳市庆城县推
3   庆阳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实效
4   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接受组织审
5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肃清王三运流毒和影
6   前10月 兰州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9.71%
7   甘肃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
8   【新时代 新甘肃】 临夏州广河县:“粮
9   快来看 兰大学霸们的笔记什么样
10   【新时代 新甘肃】“千年药乡”陇西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