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道路交通状况持续好转 “四大措施”强力助推交通大整治
原标题:“四大措施”强力助推交通大整治
全市道路交通状况持续好转
交通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交通秩序和交通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持续好转,交通通行能力得到极大改善,赢得了市民欢迎和广泛赞誉,这些成效得益于“四大措施”的强力保障。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各区县、各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大整治工作。城关区投入1300余万元,招录交通文职协警200名、购置电动巡逻车200辆。七里河区新招交通协警150名、配备摩托车30辆,推动形成“3+30”模式落实整治工作。西固区招录交通协警50名,增配农村交通专职劝导员26名。安宁区投入49万元,完成公交车终点站提升改造工作。红古区投资45万余元新建城区电子监控设施、新招录交通辅警20名。兰州新区增加交通辅警60名、车辆10台、执法设备131部,建成7个标准劝导站。高新区投资2300余万元建设榆中园区道路交通设施整体项目。永登县投入686万元建设非现场执法系统。榆中县投资2000万元,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皋兰县投资360余万元完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投资626万余元建成一期非现场执法系统。
协同共治形成合力
整合全市行政执法力量和社会志愿者,形成了以公安交警主战攻坚、市级警力批次支援、执法部门联调联动、社会力量协同配合的整治格局,交通治理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市公安局下沉855名警力增援交警,在市区设置33个整治责任区和129个严管岗,截至11月底,共查处突出交通违法233.6万起,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常态;交通部门积极协调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整治非法营运、落实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工作,累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5140余台,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6条、公交站点47处、施划公交专用停车位380个,启动天水路4.3公里公交专用道、建成12处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点,投入新能源公交车947辆;城管部门牵头清理各类占道摊点9.3万余个、规范整治洗车点3140余处、取缔马路市场57条(处)、乱停车背街小巷120条。开建10个停车场,建设立体停车库2座,新增停车泊位1.7万余个,新建人行过街通道30座;物价、房管、停车办等有关部门按照区位、设施条件等推行差别化停车收费,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均衡车辆分布,大力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教育、文旅、卫计委等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严格督促落实校车、旅游客车、救护车等各类车辆的安全管理规定;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在人财物方面提供了大力保障。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按照舆论宣传、社会动员、单位系统全覆盖的要求,宣传部门牵头制定宣传方案,各区县、各单位采取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传统和新媒体全力宣传发动、营造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浓厚氛围。安宁区设计制作“胖猫看城市”交通秩序宣传漫画,形式新颖、效果突出;七里河区印制“三大整治宣传手册”和“三大整治漫画作图集”,由网格员深入广泛宣传;市文明办组织开展“我为治堵出点子、我为交通做贡献”点子征集活动;团市委设计并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拯救斑马线”、的哥公交学雷锋等活动;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在集中曝光2.2万起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大力宣传“好交警、好司机、好市民”等优秀事迹,先后组织开展了“寻找文明出行的你”等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机制体制建设直击要害
城关、安宁区全面推行街长制,在城市综合治理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经验;西固区组织1757名网格员抓拍举报交通违法行为,为人人监督交通违法行为搭建了新平台;高新区创新实施机动车驾驶人“三色卡”管理制度,在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中开展有益探索;皋兰、榆中县探索建立“交巡警合一”巡防机制,新区公安局将派出所、特警、交警等警种合署办公,有效利用警力资源;城关区在校车管理方面实行安全员包管制度,将全部专用校车监控与云平台监控系统并网,实现远程监控与实地勘察相结合;交通委协调建立交通委、城运处、公交和出租企业三级视频抽查制度,全天候监督驾驶员各类违规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城管委严格落实新修订的“门前三包”责任制,责任书签订率达到95%以上;市公安局启动“三化+PTU”巡控体系,启用直升机巡逻,强化早中晚高峰交通掌控,机关警力、PTU特警、执勤交警既抓交通疏导,又管治安巡控,初步实现合成编组、一体运行、联合执法,社会面见警率大幅提升;市文明办将交通违法纳入文明单位考核指标,建立志愿者上路劝阻交通违法长效机制。首席记者 葛强 特约记者 魏立武 李悦郡
相关新闻
- 2017-12-19兰州整治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
- 2017-12-18即日起兰州市交警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图)
- 2017-12-13酒泉市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
- 2017-12-13兰州启用18米“大通道”公交 16日起在50路和77路公交线高峰时段运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