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推荐人刘峰林:带头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 全力服务甘肃脱贫攻坚
刘峰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2015年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陇上金融家”。与此同时,他也是甘肃脱贫攻坚事业的“排头兵”,走出了开创金融扶贫的“甘肃路子”,跑出了基础扶贫的“甘肃速度”,打造出了产业扶贫的“甘肃模式”,探索出了特惠扶贫的“甘肃实践”。
2015年以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按照总行政策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发扬“三苦”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得到各级党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而这一切都与刘峰林的精心组织、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开创金融扶贫“甘肃路子”
为迅速打开信贷扶贫工作局面,形成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格局。两个月的时间里,刘峰林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脱贫攻坚项目集中调查小组,转战14个市州及30多个贫困县,统一调查摸底、对接项目、筛选评估。走出一条金融扶贫的“甘肃路子”。
针对繁重的服务脱贫攻坚任务,刘峰林与省委省政府及省上有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汇报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营销项目的机会,反复宣传农发行信贷政策,帮助各级政府选择与农发行合作的最佳方式。
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让许多县区政府领导颇为感慨。在他的全力推动下,2015年以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先后与省上有关部门及14个市州达成扶贫合作意向,促成农发行总行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跑出基础扶贫“甘肃速度”
农发行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受严格的政策限制。如何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刘峰林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一个字——“快”。
2015年8月,国务院要求农发行开办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业务。按照总行要求,他第一时间向省政府领导进行汇报,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等省上部门进行沟通,得到肯定与支持。在甘肃省上报的第一批专项债券基金项目中,53个农发重点基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部由甘肃农发行办理。
抽调项目评审骨干,赴20多个县区,营销对接,跟进评估,刘峰林和他的团队采取“5+2”“白+黑”的工作方式,从立项调查到审批投放,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为全省首笔、全国农发行第2笔投放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创造了甘肃农发行自建行以来办贷最快速度。
与此同时,他还充分利用PSL资金、政府购买等方式,发放中长期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产业扶贫“甘肃模式”
“在甘肃这样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的特殊省份,只有坚持基础扶贫与产业扶贫双管齐下,才能在标本兼治中实现稳定脱贫。”刘峰林说。2015年以来,他在认真总结多年信贷支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择优支持特优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积极支持马铃薯、玉米制种、中药材、果蔬、草食畜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以定西马铃薯为例。省、市两级行都把支持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作为信贷品牌,发放贷款支持马铃薯企业,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间接辐射带动贫困户,使全市57%的贫困户人均每年实现产业增收近千元。2016年定西市马铃薯总产值超过百亿元。
探索特惠扶贫“甘肃实践”
把农业政策性银行办行宗旨融合到信贷扶贫实践中,带着真情实意开展信贷扶贫,让扶贫客户切实享受到农业政策性金融带来的实惠,是刘峰林一直所坚持的。
为了能够更多的争取到总行支持,确保扶贫项目贷款顺利投放。近两年来,刘峰林多次到总行汇报情况,反复与有关部门协调,确保了扶贫项目的规模需求。
“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客户的一大难题,刘峰林努力争取总行将甘肃的马铃薯、啤酒大麦、玉米制种纳入政策性业务范围,并大幅度下放贷款审批权,取消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务准入限制,降低扶贫贷款抵押担保标准。
多年来的帮扶村调研工作,使得他在不断了解和积累中研究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组织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员工自发为贫困村、户捐款捐物,筹集扶持资金,落实帮扶项目。
带头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全力服务甘肃脱贫攻坚,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农发行甘肃省分行行长刘峰林说,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关新闻
- 2017-10-19张掖市山丹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 2017-07-28【专题】迎接党的十九大——脱贫攻坚看甘肃
- 2017-10-18兰州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 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动力
- 2017-10-18实现历史跨越 攻克深度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