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东仓:屹立625年的明代“天下粮仓”
原标题:张掖东仓:屹立625年的明代“天下粮仓”
广泰仓内景
留存至今的张掖东仓廒房
东仓留存的计量工具
廒房窗户
储粮用过的标牌
张掖明代东仓建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为储粮备荒、军需民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张掖的大多数收购粮均在东仓入库,明粮仓至今还能储存粮食,是目前国内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还能继续使用的古代仓廪之一。
1 河西粮仓金张掖
在河西走廊,凡是说到张掖,就能听到“金张掖”这三个字,在地名前冠以词汇来形容与定位,首先就表明了得到世人的公认。而这个词汇又是用金贵而又美好的“金”字来总结一座城市的时候,那么承载着这个“金”字的张掖,便必定有着非凡之处。
能够代表着金张掖的地理人文名片有很多,其中有一项是二者兼具,那就是留存于张掖市甘州区东仓巷内的大型明代粮仓——张掖东仓,它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故事。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虽然身处内陆,但却有众多的山脉、河流环抱,形成了开阔平坦的绿洲地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环顾四周多高山、戈壁和沙漠,但却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再加上境内还有黑河、山丹河等内陆河作为灌溉水源,连带着湿地、雪山融水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让这里成为了种植农作物的优良场所。尤其适宜大麦、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
有如此优良的农业生产环境作为先决条件,古时,在张掖出现一座官修的大型粮仓便顺理成章。
张掖东仓,旧名甘州仓、永丰仓、甘肃仓,俗名大仓,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由甘肃都督宋晟始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都御使刘璋建预备仓于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十八年(1763年)、四十一年(1776年)前张掖知县杜萌、王延赞、陶士麟详修增建。
2014年文物保护单位对张掖东仓再一次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也就成为了现今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张掖东仓。
9月初,记者西行至张掖,在当地朋友王将的引荐下,前往张掖东仓,实地探寻这座留存于世已长达625年的大型古代仓廪。
在因粮仓而得名的东仓巷内,我们见到了这座始修于明代的仓廪,也见到了现今这座仓廪的守护人甘州区文物局的田德昌先生。
2 一窥百年粮仓
穿过东仓巷,进了院子,一整排高大的粮仓就出现在眼前。粮仓前的空地上,长着野草,石碾子散落其间。接近正午时分,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头顶,天很蓝,粮仓很高。究竟有多高,站在粮仓前抬头去看仓顶,刺眼的阳光都会被仓顶所遮挡。
在记录重修张掖东仓史实的石碑前,田德昌已经等候在了这里。他说,我们所在的这一片空旷的场地,都属于东仓范畴。历史上,有东仓便必定也有西仓。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从汉唐以来,向为丰饶的农业区。自汉代起,张掖就建有粮仓开始储粮,居延汉简中有“城仓入谷”的记载,又有“仓丞”、“仓曹”的叫法。至明代时,甘州建造起较大规模的仓廪:西仓和东仓。西仓在张掖城西北角,建于明洪武年间,名曰丰裕仓,东仓就是存留至今的明粮仓。
纵观整座明粮仓的全貌,像一座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上房的位置,坐南向北的廒房有9座。历经明、清、民国、现代六百多年历史的明粮仓,据说东面廒房的南侧建有廒神庙一座,供奉着官粮仓神,保护粮仓的安全。在明粮仓的正对面,是一排拆除损毁的旧粮仓之后,在原址上仿苏联建造的苏式粮仓。东西两排粮仓之间的空地,就是当时用于晒粮、交粮的场子。
根据历史记载,明粮仓总名为“广储粮”,实为“天下粮仓”。内有廒房12座,清乾隆年间系行都司衙署改建。清光绪年间,由知县喻炎炳重建廒房22座,占地面积为20883.3平方米,可储存粮食776万公斤。
22座廒房如今只留存了包括广被、广恒、广泰、广积、广福、广禄、广寿、广丰、广成等在内的9座廒房。这些现存廒房由9座54间构成,廒房长161.2米,宽12.3米,建筑面积1982.8平方米。一般粮仓都有一个总的名字,但是像明粮仓这样,给每一间廒房都起了名字而不用数字来标明区分的情况较少见。广字开头取“广储粮”之意,其余22个字都是蕴含丰收、吉祥等美好之意。
跟随着田德昌进入广泰仓,廒房内部的建造全为土木结构,脚踩着600多年前的木条铺成的地面,结实坚固,没有一点因为时间久远而发出“吱呀”的年代感。空气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木头气息,阳光透过打开窗子落在地面上,可以看见光柱。
在仓门口,有一处便于了解粮仓地基内部结构而设立的玻璃地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最初修建粮仓时,廒房底部至少垫土夯实一米左右才能作为粮仓廒房修建的地基,墙体用土夯打至一米处,铺设厚木板,木板下面有横梁、支柱支撑。辐射的木板为廒房的地面,木板以下为通风洞,仓管人员可以进入通风洞清扫、灭鼠。墙面厚实密不透风,只在快要接近顶部的地方,凿开一方小窗户,用木棍支撑。房顶屋架为“人”字形梁,由大梁、檩条、椽子通脚开铆套制而成。从地基到房梁的设计,都遵循着坚固耐用,通风抗震,防潮、防鼠、防虫害、防霉变等的性能。巧妙的是,在每间廒房墙面与地基接合处都留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小孔,人在廒房外可以看到,在廒房内却看不到。田德昌说,这个也是为了通风用的通风口,但是在民间,也有人说这个孔是留给猫的,方便猫进出粮仓抓老鼠。
600多年仍屹立不倒,除了感叹古人们的工匠精神,更为珍贵的是,直至现今,明粮仓还能储存粮食,是目前国内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还能继续使用的古代大型仓廪之一。
3 仓廪实天下安
在广恒仓的内部,独轮车、木杠、扁担、木质摆耧、犁铧、木桶以及古代的量具升、斗、合、粮食印版、石磨、碾子、磙子、柜、风车、大轱辘车等一系列的生产工具和用具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王将说,他小时候在明粮仓玩耍时就见过当地村民交粮时的场景:廒房门是闸板式的门,关闭时用木板一块一块地闸封,开门时取下木板即可。交粮时在廒门上搭一块或两块厚木板,交粮人员可登木板进入廒房倒粮。如果遇上粮食未完全干燥的情况,那么人们就在廒房前的场子上打开铺盖晒粮聊天,距离粮仓远一些地方的人们,交一次粮便会在这里住上三五日。
远近的人们都来这交粮,那么明粮仓的仓储量是多少呢?
每座廒房五间,面阔18米,进深11米余,廒房内粮食堆装成2至3米高,粮堆中间最高处约4米,每廒储粮容量约为25万到40万公斤。一共22间廒房,保守估计储粮776万公斤,充分印证了古代张掖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河西粮仓。
为何会选址在张掖建造大型粮仓呢?根据田德昌的介绍,再综合考虑诸多的因素,我们有了一些推测:首先,在历史上,张掖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自古就是西域与中原分界线的必争区,是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汇聚地。在这里,优渥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仅是农作物的优良产地也是人们生存栖息的家园。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边关战事的频发,路途遥远艰辛,就使得在张掖建造一座大型粮仓的必要性凸显了出来。其次,张掖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经济交汇的商圈,是文化与农作物的交汇点,这里有充足条件,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随之而来的人口增加、商贸频繁,也带动了张掖当地人们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带来了更多的劳动力,还有西域传来的新品种谷物水果等,也因为张掖适宜的气候而落地生根。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张掖这座存留至今的明代粮仓就见证了这一朴素的真理。
文/图 兰州晨报记者 周言文 刘小雷
相关新闻
- 2017-09-06兰州鱼池口某家属院路面破损盼修复
- 2017-09-06兰州七里河交警夜查违法行为七十余起
- 2017-09-06未来逛兰州五泉山公园 可能没有游乐设施玩了
- 2017-09-06兰州“十一”再迎大型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