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让基础设施先行“脱贫”
原标题:让基础设施先行“脱贫”
康县望关镇通村通社公路。本报记者 肖红 摄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筑牢脱贫攻坚基底。近年来,康县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着力改善提升农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本报记者 刘琼 肖红
三伏暑天,骄阳似火,记者驱车行驶在康县望关镇,这里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站口,有明北茶马古道路碑遗存,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因其三山对峙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险要之地。车辆行驶在通社山路上,路两旁山势险峻雄奇,脚下的路仿佛从悬崖中凿出来的环带,起伏环绕,一直延伸到山的尽头。
记者在望关镇鹞湾村大湾社看到村民张建文正在将一袋袋花椒装上皮卡车,准备运往集市。“花椒熟了,这几天正是销售旺季,希望这几百斤花椒能卖个好价钱。”张建文笑着对记者说。
“修通这条路,对我们村民来说是真正的好事。”说起这条路,张建文感慨万千:以前的山路又窄又险,去镇上一趟得4个小时,如今开车去集市只需40分钟。
望关镇书记杨志康指着对面山上蜿蜒相连的道路高兴地说:“曾经的通村山路是困扰山里人出行的大难题,有时遇到下雨滑坡,村民就出不了山……从2014年以来,镇上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拓宽通社通村道路5.5公里,新修了中庄、坪架、跃湾、乱石山4个村的田间道路12条22公里,对全镇76条164.5公里的镇村公路进行了标准化的养护整修。”
顺着杨志康所指的方向,一条条公路在绿树苍山间蜿蜒。“这是真正的脱贫路啊!”村民们无不感慨。据介绍,自从有了平整的通社通村路,村民们的花椒、核桃、中药材、土蜂蜜等农产品才顺利地运往各地,使脱贫不再是梦想。
平整的通村公路,整齐划一的青砖碧瓦的农舍,电缆绕过屋顶,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已基本覆盖……经过的每一个村镇都设有文化小广场、文化活动室。
康县迷坝乡,交通不便一直影响着乡村建设的步伐,如今,通社通村公路已逐渐完善。在迷坝乡孟家坝村,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处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自从村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们积极性很高,都投入到了建设队伍中来。看着村里一天天在变化,我们是打心底高兴。”村支书陈启斌告诉记者,孟家坝村是贫困村,以前村里环境很差,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如今村里的面貌是焕然一新。
“今年迷坝乡新修通社路12条,硬化4条,目前有几条路正在施工建设。路通了,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落后。”迷坝乡副乡长蒲花艳告诉记者,迷坝乡如今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修建了护庄河堤2.6公里,改造危房135座,新修了“乡村舞台”、卫生室、村史馆、廊桥石亭等。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筑牢脱贫攻坚基底。近年来,康县共硬化农村道路1243公里,修建便民桥166座,实施农村人饮工程152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30户3838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590户。
相关新闻
- 2017-08-28甘肃陇南:路通货出山 客来人返乡
- 2017-08-28【陇南暴洪追踪】情聚楼舍沟
- 2017-08-27陇南暴洪追踪 甘肃省多部门联动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
- 2017-08-27陇南徽县大河店镇三泉村里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