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里来“寻渔” ——白银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走笔
原标题:盐碱地里来“寻渔” ——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走笔
曾经有一句歌谣“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形象地写出了千百年来景泰川人民面临的风沙干旱困境。而景电工程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困境:黄河水被提上高山、灌溉农田、浸润家园,变成了“水由低处向高流,人在川上不再愁”。
1969年,景电一期工程上马,灌溉耕地30万亩;1984年,景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灌溉耕地50万亩,景电工程让昔日的戈壁荒原变为富庶的绿洲。这是中国最大的高扬程、大流量的电力提水灌溉工程,被景泰人民称之为“救命工程”“致富工程”。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景电工程没有配套的排水系统,致使地下水位持续抬高,盐水排不出去,沉积在低洼处,导致土壤出现盐碱化,许多土地被迫弃耕。11个乡镇中有6个位于盐碱区,全县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面积达27万亩,因盐碱化而被迫弃耕撂荒土地达6.5万亩,因碱致贫、返贫人口已占全县贫困人口的29%,盐碱区更是被列为景泰县贫困人口集中的三大贫困片区之一。
盐碱不根除,庄稼长不出来,农民随之贫困,土地盐碱化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多年来,如何改良盐碱地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景泰人民苦苦探索的命题。
1988年,景泰县第一次组织了大规模排碱工程,开挖排碱渠;2002年,在盐碱地上试种枸杞;2005年,由政府引导在全县范围推广种植枸杞,开展生物治碱;2016年,在双联单位甘肃省委办公厅帮助下,景泰县草窝滩镇治碱排水工程破土动工……无论是开挖排碱渠还是种植耐碱作物,30年来,景泰人民一直坚持与盐碱做抗争。
在探索盐碱化治理的实践中,景泰县提出了“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渔农并重、恢复生态”的思路,探索出了以水产养殖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新路径,利用盐碱撂荒地和盐碱水域发展现代渔业,使盐碱地治理与富民产业、乡村旅游、招商引资、生态修复治理全方位结合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据了解,挖出来的坑,会自然蓄积原有沼泽地里的水,可以用来养鱼;挖出去的土,堆在坑附近就成了田,由于位置高盐碱上不去,可以种植作物。同时还可以在相对高处建造池塘,在下面铺防渗膜,在上面罩保温膜,建成“高位虾棚”。
2016年,这一方法在景泰县的草窝滩镇、五佛乡先行先试,开展盐碱水养虾和养鱼试验,虾苗长势良好,虾的成活率达到40%,鱼的成活率在90%以上。
经过推广,目前,全县草窝滩、五佛、一条山、芦阳、中泉、上沙沃等乡镇累计发展水产养殖面积6800余亩,抬田恢复耕地1200亩,改良盐碱地6000余亩。已建成的池塘有效遏制周边耕地盐碱化,效益显著。挖塘降水后的景泰,不但有了新鲜的鱼虾,还有了能够种植葡萄、甜玉米、西红柿等农作物的优良耕地。
如今,以水产养殖治理盐碱的探索正在景泰盐碱危害区的各地开花结果。芦阳镇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优势,以养殖虹鳟、金鳟等冷水鱼为重点;中泉镇拥有丰富的泉水资源,发展冷水类淡水渔业;上沙沃镇利用景泰白墩子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契机,开展大水面养殖;一条山镇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深,将建设高位虾池,发展休闲渔业。
盐碱地水产养殖,有效破解了土地盐碱化治理难题,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预计到今年底,景泰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计划到2020年发展水产养殖2万亩,治理盐碱地6.5万亩。
相关新闻
- 2017-08-22白银景泰县合力攻坚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 2017-08-22白银景泰县持续推进“生态立县”战略
- 2017-08-21白银景泰县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 2017-08-18白银景泰县“文明交通行动”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