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县苹果产业革命 新型生产模式“遍地开花”
陆爱霞在苹果园里压枝。刘薛梅/摄
13日,57岁的陆爱霞来到管理的1000多亩苹果园里压枝、疏果,做完自已的家务事,利用“业余”时间守护果园,一年有2万元的收入,陆爱霞很是知足。
陆爱霞所在的甘肃宁县结合地域优势,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浓缩果汁生产及出口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升集团,在焦村镇街上村建成高科技苹果产业试验园。焦村镇镇长李蔚然说,当年一次性流转土地1141亩,建成了集苹果矮密栽培、苗木繁育、果产品加工销售、新技术研发推广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甘肃宁县焦村镇街上村建成高科技苹果产业试验园。刘薛梅/摄
宁县是世界上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以前苹果树冠比较大,一亩地栽44棵果树,挂果需要六七年的时间,而且劳动量比较大。探索形成的以“三高五化”为核心的“海升苹果”生产模式,为苹果产业的升级发展开辟了新路子。
宁县果业局局长范红年说,“三高”就是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五化”就是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果树由过去乔化、矮化密植的有性繁殖向现在的自根砧无性繁殖的转变,是苹果产业的一场革命。栽树当年成花、两年结果、三年丰产,第五年盛产,亩产5-8吨,比传统果园多产2吨以上。
“海升苹果”栽树当年成花、两年结果、三年丰产。刘薛梅/摄
通过试种成功后,目前,宁县有38户企业、26个村级集体经济、6000多农户,通过独资、入股等多种建园方式,发展苹果产业。
范红年说,按照前5年每亩每年500元、每5年增加100元的标准,流转农民土地,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收益。目前,全县发展苹果产业累计流转土地8.9万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6万亩,每年向贫困户支付土地流转费800万元。
据统计,宁县现有3.6万名农民长期在果园务工,其中贫困人口1.1万人。对于缺乏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把精准扶贫贷款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以资金入股的方式,三年一次性就可以获得7%的分红收入。全县1229户贫困群众,通过这种方式,共流转贷款6145万元,户均分红收入达到10500元。
目前,宁县苹果园面积已达到45万亩,其中“海升苹果”5万亩。2016年,全县苹果产量18.5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1630元。
记者 刘薛梅
相关新闻
- 2017-08-14宁县整合5国科技打造苹果品牌 成决胜小康引擎产业(图)
- 2017-08-13庆阳宁县焦村镇:万亩“海升”矮化苹果基地 鼓了钱包 乐了百姓
- 2017-08-13“试管”苹果苗繁育基地在庆阳镇原建成
- 2017-08-12先秦故里苹果红——陇南礼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