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张洞若:塞罕坝的绿色启示
原标题:塞罕坝的绿色启示
评论员 张洞若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最近,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不仅是守卫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从“荒原沙地”到“绿水青山”,塞罕坝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曾经是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聚集的天然名苑。清代同治年间,随着“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塞罕坝的生态环境遭到持续破坏,至20世纪50年代,原始森林几乎荡然无存。昔日的“千里松海”,从此“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变成了林木稀疏的广袤荒原。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一场持续至今的生态修复工程,由此拉开帷幕。55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前赴后继、不断努力,在高寒干旱的严酷环境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书写下“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如今,一度荒芜的土地,重展美丽的容姿——112万亩人工林海,筑就重要的华北绿色屏障,成为京津冀生态支撑区。
从“一棵树”到“林之海”,塞罕坝的生态变迁,既振奋人心,又发人深思。这是人类对待自然、前倨而后的深刻写照。它再一次告诉我们,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必然导致生态灾难;其修复过程,则坎坷而漫长。避免历史的重演,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守住“绿水青山”,美化“绿水青山”,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如此,才能筑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55年的不懈坚守、55年的顽强拼搏……塞罕坝的传奇故事,还蕴含着极为宝贵的经验。绿色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需要矢志不渝的担当、持之以恒的努力,方能久久为功、节节胜利。因此,绝不能急功近利、短期求成,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如此,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才能充分形成绿色发展的合力,最终“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流而成江海”。
相关新闻
- 2017-08-09激活绿色崛起新动力——张掖市项目建设综述
- 2017-08-08甘肃甘南州:“环境革命”带来“绿色升级”
- 2017-08-07绿色 开放 共享 “拆围植绿”在陇南市乡村成风尚
- 2017-08-07甘肃省防控地膜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争取到二零二零年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八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