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就是笔墨与意境(组图)
原标题:张兴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就是笔墨与意境
青峰舍翠
春晚绿野秀
墨迹陇山
山水清奇
陇原秋收
清凉世界
黄河岸边人家
陇山初秋
-人物简介
张兴中,字书源,号心源居士,2005年就读于国家画院著名画家李宝林导师山水画工作室,2007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首届山水画研究生班。师从著名画家张复兴先生。现任甘肃山水画院院长,甘肃省美协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兰州市美协副主席,酒泉画院事务副院长,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民建兰州画院副院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
1999年参加陇山高秋西北五省区中国画连展获二等奖;2006年《大山无言》参加甘肃省西望敦煌晋京展;2009年《山水组画》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展并获兰州市一等奖;2011年《春风吹放花千树》参加甘肃写生画展获二等奖;2011年《陇山如铁》参加中国国家画院首届师生展获优秀奖(最高奖);2014年《雪域阳光》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甘青宁三省区联展;2016年《黄土雨蔚》参加瀚墨通渭全国首届中国画油画展获最高奖。
1964年,张兴中出生于临洮的农村,自幼生活艰苦,那时候家里人也许都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以后会成为知名的画家。“我爱上绘画也许是天意,小的时候家里穷,家具都是自己打的,为了能好看点,就请民间艺人在柜子上画一些图案,我那时就想,只是用一杆普通的画笔就能让柜子变得这么好看,觉得很神奇,于是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爱上了绘画。”由于当时生活在农村,根本没有美术老师来教他如何画画,于是张兴中只是凭着自己的爱好,进行临摹。“我临摹过各种各样的年画,家具上的图案,虽然没老师教,但是也乐此不疲。”
真正接触到正规的美术教育是张兴中上了中学之后,学校里开了美术课,让他们学素描、画石膏像,打下了美术的底子。在那个时候他加入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从此学校的墙报和板报都出自他的手。高中毕业之后,张兴中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临洮文化馆,担任宣传和组织展览的工作。“在这段时间,我是真正的开始从事绘画工作,那时候宣传和展览的展板都是我亲手画的。”年轻人总是想在更广阔的天空施展自己的才华,随后张兴中离家去了海南工作,之后几年他打过工、做过生意,见了很多自己之前没见过的人和事,他的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而这期间他从来也没有放下画笔,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的绘画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张兴中现在的山水画,以荆浩、范宽文脉为骨,其中又蕴含着南宋马远、夏圭以及元四家、吴门四家,如王蒙、沈周等人的诸多技法风范。他告诉记者,从整体上看,他的画,一方面有着陇中地区区域文化特有的古朴,另一方面则是五代两宋乃至元、明、清绘画文脉中发展出来的具有崭新时代气息的一种特定的风格样式。
通过40余年对中国画孜孜不倦的热爱,张兴中认为,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从形式角度看就是笔墨与意境,并且它们二者从画面的整体来看永远都是不可分割、统一存在的。“作品的意境是美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是通过绘画作品来表现那些蕴含在特定的形象之中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特定形象时所给予人们的艺术上的感受。比如看徐悲鸿的奔马,我们不仅看到奔马矫健的英姿,还感受到奋发向上的生命活力和志在四方的进取精神。齐白石的虾,我们不仅看到几个游动的生物,而且通过那透明的虾体,那舒展的长须,感受到宁静、和平、自由的气氛。这种蕴含在画面之中而又超乎画面之外的情趣的感受,大概就是意境感受。”他说。
张兴中告诉记者,他的山水画的创作,主要是营造意境,对景写生中注重于对自然山川进行概括、剪裁、取舍、夸张等方面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把山川之美集中起来化作笔底之情,因此,他在每幅山水画的创作中,都注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尤其是对西部山川的壮写,熔铸一种人格的力量。如《秋风洒下红雨来》、《圣山晨钟》、《古道遗韵》、《山居图》等,以西部的雄浑苍茫为基石,带动情感的抒发,那种失却的记忆残留的梦,还有胡杨林中的驼峰、边关的冷月、西地的残照,犹带汉风。恰似当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境地。古堡静伫在远天,山羊临河而力求有感而发,努力营造理想中的美的境界,完善人格的魄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兴中认为,心性,即画家的学识、修养、人品以及画家所表现到作品上的气韵、意境……一幅作品不仅仅是画面表面技法的传达,更重要的是画面以外所传达的信息。这些与一个画家的修养、学识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画家的人品、修养、学识不深即便是笔墨等形式罗列出来,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而发。那么作品也只不过是一张皮、一个躯壳,人物画表现的也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一座死山、一潭死水、一棵枯木而已。“笔墨就是内心真实感受的再现形式,它的存在似乎给心安了两只无形的‘翅膀’。只有真正触动内心,翅膀才会出现将艺术家带到他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的王国和最高境界。每个人都不同,所接触事物的不同导致表达的语言也不同,向外界呈现的艺术状态也不同,因此,笔墨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出现变化,将笔墨赋予生命呈现在画面上;所吸引观者的感受不相同,然后触动绘画者灵感的迸发并使笔墨在绘画者的思想中有了具体的生命感召力。”张兴中说。
此外,笔墨也是构成中国画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兴中认为,中国画笔遒苍润、刚柔相济的变化,墨色浓淡、干湿枯润的层次,既可以体现出自然山川的外在面貌及空间、层次、质感、氛围等,又可以用笔墨构成自然山川神奇的变化,或健劲、或秀润、或雅拙、或奔放、或酣畅、或苍茫,皆能体现出画家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从而使人感受到画作的力度、韵味和画家的艺术个性。张兴中在自然山川的变幻中摄取营养,在“师造化”中悟玄机。以飞扬的激情摹写西部山川,以形写神,把自然山川的壮美与心中的激情交相融合并深化为理想的情境,善于从细小处着眼,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他告诉记者,一个中国画家对于笔墨技法掌握运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最丰富、最有力地表现物象。因此,学习中国画笔墨技法规律,加之以画家的修养,学识的丰厚,加之以创造性地运用,也就是我们学习笔墨技法形成的目的。中国画所描绘的场景从不受条条框框所约束,似流动的河水追逐着诗一般的意境。心象是其灵魂所在,而把灵魂描绘出来的便是笔墨,虽然所描绘之景往往会经受时间、文化与宗教文明的历练,因此投射出完全不同的风采,却无不渗透着画者的心血与期望,更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文化内涵与情谊。记者 孙理
相关新闻
- 2017-07-18甘肃国画院培训中心在兰成立
- 2017-07-18甘肃国画院培训中心挂牌成立
- 2017-07-15甘肃国画院培训中心成立
- 2017-07-04中国残联2017年“集善仁美 共享芬芳”书画展在兰开展 每幅作品都有故事(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