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康县大水沟村张晓英卖酒记
张晓英是自家酒坊的活招牌(由张晓英本人供图)
位于康县王坝乡大水沟村的十里香酒坊规模不大,顾客却不少。它出产的各类粮食酒、果酒、药材酒从陇南远销北京,成为不少都市人的杯中珍馔。作坊主张晓英,今年48岁,已经早早抱上了孙子。在“奶奶”辈的她看来,这些变化都拜旅游扶贫所赐。
乡村巨变带动返乡创业
陇上江南小分队参观大水沟村史馆(李丽/摄影)
沟口的村史馆见证了大水沟和张晓英的变化。
作为全县典型的贫困村,大水沟曾经道路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住房环境空黑破旧,胡乱堆放的柴草杂物随处可见;沿村而过的小河以及河岸周边更是垃圾遍布,给人“脏乱差”的印象。
今天的大水沟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村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众多称号。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发生在最近5年间。
2012年,康县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整流域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大水沟赶上政策红利,凭借山水人文资源优势,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示范村。
张晓英更愿扳起指头细数身边大大小小的变化。
大水沟村今昔对比(周国萃/摄影)
门前道路实现通村、进社、入户的全面硬化。房屋风貌大有改观,她家也通过免息贷款盖起临街的小二楼。
河道改造,同时精心设计修建了两公里河堤、一座水车、二十四座景观桥、一公里零两百米的上山步道。
村子里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成配齐健身设施休闲广场,修建公厕、垃圾房等群众服务设施。
此外,群众服务中心、村史馆、电商中心、卫生室、文化室、便民理发室、农家书屋、农家小超市、五保家园、计划生育爱心室等先后建成,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张晓英搭上了大水沟旅游扶贫的快车,她也是看到这些变化才返回大水沟的。
“现在日子好过了,我在家可以做农活、看孙子、赡养老人,每年还能赚个好几万,尤其是和往来的客人说说话,我都变年轻了。”谈到这里,张晓英嘴边的梨涡就像盛满了酒。
营销升级引来八方宾朋
陇上江南小分队成员采访张晓英(李丽/摄影)
说起卖酒,张晓英别有一番体会。
从十多岁开始,张晓英便和家里的长辈学酿酒。老屋里的酒作坊更是代代相传,为村子里的红白喜提供着酒水。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张晓英家的酒主要卖给房前屋后的左邻右坊,有时只是帮助乡亲的人情往来,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为了生存,不到二十岁的她和村里的其他妇女一道出门打工。三十年来,她进过服装厂,开过小饭馆,甚至在工地帮过工。
然而,在外打工并不能解决脱贫致富的难题。“挣的钱刚管饱,却亏欠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自己还老受气。”张晓英总结说。
2015年,张晓英返回老家,打算带带孙子,尽享天伦之乐。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走进大水沟休闲娱乐时,心思活络的她再也闲不住了。
重新开间酒坊成了张晓英的心愿。她主动找驻村干部沟通,并在他们的帮助下翻修了房屋,建起了店面。
一开始,老老实实酿酒,按部就班还原白酒传统的口味是张晓英的目标。但慢慢地,她的追求不止于此了。
张晓英扩大了销售种类,利用当地的山珍野货,开发出瓢子酒、桑葚酒、樱桃酒等多种口味。此外,她还依据大水沟养生旅游的发展理念,酿造出具备保健功能的多种药酒。
张晓英还学着“卖酒”。一方面,主动将自家的烧酒送到周围的农家乐,邀请远道而来的游客免费品尝。另一方面,她借力发力,寻求村镇干部的帮助,将十里香酒坊列为游客参观的驻点。只要看到有游客来,张晓英就会热情地迎上去。拿出酒杯,让大家每样都尝上一点儿。
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口碑,张晓英有了不少回头客。包括成都、北京等大城市也有他的顾客。王坝镇人大主席何星亮告诉笔者,曾经有个考察团来大水沟考察,尝了张晓英自家酿的酒后,一口气订了几十斤寄回城里。
旅游扶贫实现增收致富
花香深处的农家乐(周国萃/摄影)
张晓英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十里香酒坊全年销售烧酒2000斤,销售额达59690元。抛掉成本,她一年增收36726元。
和张晓英一样,“旅游+扶贫”让不少大水沟村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大水沟村已经创办农家乐4家,农家客栈6家,像张晓英家一样的小作坊也发展到了11家。2016年,大水沟村实现旅游收入14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1年的2123元增加到2016年的8300元。
不过,只有游人走进来,没有品牌走出去,成为大水沟脱贫和同步小康的发展短板。
当地干部意识到了这一缺口,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开始将“策划”“品牌”等词挂在口头。既要因地制宜,将与本地碰撞、交汇、融合的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打造出特色;又要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大水沟的无限可能。
为此,大水沟开始大胆尝试。他们深挖当地羊皮扇鼓舞、霸王鞭、唢呐演奏、土琵琶弹唱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树立“一村一品、一品一韵”的旅游特色。同时,又在村党支部主导下,成立精准扶贫协会,下设乡村旅游度假公司、演艺公司、电商协会、养殖协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5个专业小组。
作为大水沟“重生”的见证者,王坝镇人大主席何星亮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当前“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协会管理+农户联动”的进阶化扶贫模式已经卓有成效。在农旅融合渐入佳境的过程中,大水沟走出了一条业兴、村美、人富的生态旅游致富之路。
而张晓英和其他不少村民也敏锐地嗅到更大的商机。他们不再把眼光局限于本土或本省,视野所及已是全国各地。
张晓英开启了“卖酒2·0”模式。在当地政府的牵头和引导下,她主动去四川参观学习,引进新的包装,同时加快了注册商标的脚步。她还学会了使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增加酒坊销路。如今,她的梦想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十里香”打造成一个金字招牌,让自家的酒香飘出深山。
( 校园记者 王豪 李丽 周国萃 指导教师 刘晓程 王臻 )
相关新闻
- 2016-06-12天水市十大“美丽乡村”评选第二轮展示:马沟村(图)
- 2016-03-26陇南康县大水沟村:从荒蛮小村变身中国最美村镇
- 2015-12-04记甘肃省劳动模范、天水市麦积区大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
- 2015-12-02陇南康县王坝镇大水沟村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