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榜样】党总支就是咱的主心骨——记平凉崆峒区柳湖镇十里铺村党总支
原标题:【两学一做·榜样】党总支就是咱的主心骨——记崆峒区柳湖镇十里铺村党总支
记者 惠程华 通讯员 崔乾
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十里铺村是典型的城郊村。土地承包到户后,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发挥地处城郊的优势,手提瓦刀,怀揣木尺,在建筑工地打拼,十多年时间,一批在工地上成长起来的农民,成了建筑工程的“包工头”。村民的腰包鼓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高了,他们盼望和城里人一样住上高楼。
2011年,平凉中心城区建设向东扩张,村民的土地被陆续征收。失地不失根,村民期待在原址建设农民公寓。十里铺村党总支倾听村民意见,及时启动了农民安置小区建设。随着24幢居民楼拔地而起,有600多户村民住上了水电暖齐全的楼房。
村党总支书记马存忠和村主任金玉平过去都是有工程队的“包工头”,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元以上。如今,他俩和村党总支一班人肩头挑着带领全村群众奔小康的重担,工作量大了许多,年收入却不到3万元。村主任金玉平说:“咱是党员,就不能在钱的问题上斤斤计较,我们一班人要计较的是如何把村文明小区建设好,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解决好,把新一代年轻人培养成技术型、知识型的人才,真正让大家伙儿过上好日子!”
在“党建引领、综治护航、产业支撑、文化助推”总体框架的引导下,十里铺村党总支积极探索符合城郊农村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村永顺花园小区内,村委会专门设立了化解邻里矛盾的调解室。去年8月,村民马家4兄弟中的老四因征地补偿款分配的问题,情绪激动地吵闹着来到村委会。
“你们兄弟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家里条件也都不差,如果为了这点儿钱争来争去伤了感情,值得吗?”在了解事情原委后,金玉平分别做起了几位兄弟的思想工作,一直到深夜。最终,在村党总支的调节下,4兄弟达成了和解,也再没有因为这笔补偿款红过脸。
村党总支副书记买福军介绍,为解决邻里间纠纷,实现党总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类似马家兄弟这样的纠纷过去一年就协调解决了十多起。
“村子富不富,主要看支部”。近年来,由于十里铺村大量土地被征收,如何让群众“离土不离村”,就地解决失地农户的就业成为村党总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村党总支借助平凉城区东扩的有利时机,引导村民重点从事建筑、旅游等产业。自2011年以来,村党总支以建筑、商贸物流、餐饮等行业党员为主体,先后成立了建筑企业40多个,商贸物流运输队75个,吸收村里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在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全村由传统种养产业向商贸物流、餐饮等新兴产业的转变。2016年,十里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2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2600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十多倍。
十里铺村党总支还积极鼓励村里的青年学子走出去。村党总支副书记买福军介绍说,自2015年起,村“两委会”就对村里的优秀学子进行奖励,每年高考考上一本的学生奖励3000元,考上二本的学生奖励2000元,目前,村里已奖励了30多名学生。“奖励学子,一方面是鼓励村里的学生好好学习,同时也希望将来他们学业有成为全村发展做出贡献。”买福军说。
十里铺村有农户988户、3052人,70%的村民集中安置到小区后,精细化管理社区又成为一个新课题。
近日,记者走进十里铺村的永顺花园,小区绿地茵茵,鲜花盛开。社区管理大楼内,党员活动室、文化娱乐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夕阳餐厅、日间照料中心一应俱全。
村党总支书记马存忠告诉记者,自村民搬进永顺花园小区后,村“两委会”就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累计投资了6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各类文化活动功能室36个1万多平方米。“我们村民现在和城里人没啥两样,村民的生活比蜜甜呢。”他说。
在十里铺村党总支接待室,一块写有“奉献爱心扶贫助学”的牌匾分外抢眼。原来,去年高考结束,三社学子铁晓峰、铁晓东兄弟俩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和高中,村党总支对兄弟俩进行奖励后,不料兄弟俩却因家里突遭变故而致贫。村党总支知道情况后,号召村民奉献爱心,全村人慷慨解囊,为他俩募捐学费、生活费近2万元,及时解决了兄弟俩求学的费用。
村民许菊梅2006年从武威嫁至平凉。十多年来,她亲身经历了十里铺村的巨大变化。“以前村民居住分散,衣食住行都不太方便。如今,大家都住在社区,文化活动有场地,小病不用出社区,幼儿园、小超市就在家门口,真要感谢党的富民政策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
- 2017-07-05兰州:记两学一做的践行者服务群众的带头人 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魏常明
- 2017-07-04两学一做的践行者 服务群众的带头人——记兰州榆中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魏常明
- 2017-07-04定西市民政局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 2017-07-04【两学一做·榜样】裕固草原上的“扎斯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