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 你想象不到的美色 (组图)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2011年底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2012年-2013年间完成了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2014年正式开工建设。三年时间过去了,建设情况怎么样,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2017年6月26日,国家林业局专家组一行对公园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评估,鑫报、大西北网记者全程跟踪了这次重要活动。下面把一个真实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呈献给大家。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批准以来,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全面实施了湿地公园的各项保护、恢复和建设工作。
登上湿地中心的观鸟厅心旷神怡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兰州新区,属于黄河一级支流庄浪河水系的秦王川流域,水体相对封闭。该区域是秦王川盆地自然降水、引大入秦工程灌溉回归水和地下水潜流的溢出区,经过长期的水文过程,逐渐孕育出了陇中黄土高原区罕见的内陆盐沼湿地,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显著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科研价值。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31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11公顷,占总面积的67.02%。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典型草原植被区和北部荒漠草原区的过渡带,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多种水鸟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植被区划中属温带草原植被区,共有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和22个群系,以盐生灌丛湿地植被型和禾草型湿地植被型为主。共有植物127种,隶属于35科87属;园区常见动物隶属于5纲23目42科,包括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和兽类共5大动物类型共86种;园区现有鸟类14目25科58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6种,甘肃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10种。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相继开展了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水系整治工程和基础保护设施建设等生态工程。
湿地公园的傍晚
湿地生态的恢复引来各种飞鸟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围绕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全面启动了植被恢复、围栏封育、塑造浅滩地形、退耕还湿、驳岸植被保护与恢复、动物栖息地修复等生态工程。在恢复河流湿地原生植被的基础上,补植香蒲、芦苇、水蓼等水生植物,补栽柽柳、盐爪爪、枸杞等并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辅助结合的自然驳岸建设模式,通过建造生态坝和塑造缓坡、连通水系库塘、改造鱼塘等措施,全面恢复了湿地水面环境。搬迁混凝土生产厂1座,洗沙场4处,从根本上消除了洗沙废水对湿地水体的污染。
明镜般的湖面倒映天上的云彩
通过5年来特别是近3年来的恢复和保护建设,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恢复。一是湿地面积由2014年的113公顷增加至目前的211公顷,湿地率由35%提高到67%;湿地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二是湿地植被的多样性、抗逆性明显增强,湿地生态系统或群落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三是随着水系疏浚、浅滩地形塑造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湿地斑块的连通性不断增加,湿地植被景观整体性不断提高。四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逐步恢复,2016年总价值达到约59200万元,凸显了湿地公园巨大的生态效应。
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遵旨,依托秦王川特有的内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并构建了自然景观区。植被群落景观的完美营造,充分利用了内陆盐沼湿地植物特有的多元化色彩、姿态的合理搭配,按照植物景观的时序性,塑造出了秦王川独有的具有诗化意境的植被景观。依据各个景区的资源特色与景色营造,突出湿地公园特色,并设计和表现符合各功能区的主题,形成了植物与地形、植物与水体的完美组合,达到了各景观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有机组合,营造了丰富多样又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整体上,既突出了湿地公园的植被景观特色,又达到了兰州地域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宣传。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在改善兰州新区宜居宜游环境、增强人才和资源吸引力、展示湿地生态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湿地公园已成为兰州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新区以及兰州市的旅游业发展及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提供了基础,构筑了兰州新区湿地生态屏障,同时也为其它区域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完)
相关新闻
- 2017-06-27兰州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美景
- 2016-05-27【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高原出平湖 美景不胜收——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见闻
- 2015-09-02兰州新区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年内完工
- 2015-05-12兰州新区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