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人大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确保立法工作
原标题:六点建议促进什川古梨园保护
市人大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确保立法工作
记者 邵其珍
近日,一份沉甸甸的报告摆在了市人大立法委员的桌头。那就是针对《兰州市什川古梨园保护条例(草案)》立法的一份赴外考察报告。俗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制定和出台《兰州市什川古梨园保护条例(草案)》过程中,除了实地走访果农,专家论证,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的立法范例必不可少。4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法学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江苏和山东有关地方学习考察了当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立法走在前保护出实效
考察组发现,有关地方人大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在法规实施过程中,紧扣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法规内容,形成了务实管用的法规。例如,在青岛市,该市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制定了《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分别于1994年、2001年、2010年对法规做了三次修正。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制定了《济南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10年进行了修正;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徐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徐州市山林资源保护条例》和《徐州市城市重点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着力加强立法后的监督工作,2011年至2016年连续六年对《徐州市城市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每次执法检查不少于三天以上的时间,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持续跟踪监督,对于保护现有古树名木、巩固绿化成果、加强生态保护形成了刚性约束,推进了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工作,为徐州市跨入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行列奠定了重要基础。
监管有了高科技古树打上二维码
互联网技术已经触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外地,古树名木的保护也融入了高科技和智能化元素。济南市在古树名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由动态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分布图两部分构成,收录了古树名木的所有档案信息,管理者可及时便捷地对数据库内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查询、分析、动态化对比等操作,便于随时掌握古树名木生长情况,提升了依靠科技保护古树名木的水平;潍坊市山阳村古梨园,通过倡导团体、市民出资进行古梨树认养活动,由山阳村民委员会对认养区的梨树进行编号,统一制作认养牌,认养者交付认养金并签订认养合同,梨园管理方负责日常的浇水、施肥、修剪等管理工作,认养者可以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带领家人参与施肥、修剪、疏花、采摘等活动;青岛市在古树名木保护中引入微信平台,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利用网络平台、信息交流发布,倡导公众保护古树名木,市民可以通过扫描古树名木保护牌上的二维码,了解古树名称、树龄、习性、生长状况等相关信息。
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增效
什川古梨园立法被列入计划后,市人大针对什川古梨园的保护进行了多次调研。而调研的结果几乎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如何帮助果农在梨园保护中受益,通过增加果农的收入,提升果农保护梨园的自觉性。为此,许多人大代表建议,要依托古梨园,打造一个科学的产学研体系,让古梨园形成一个让果农受益的产业链。那么,其他城市是如何做的呢?
泰州市宣堡镇申报了国家古银杏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600公顷,有银杏树20余万株,百年以上树龄的1.1万株,由专业公司、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并实现集约规模经营,全镇流转土地22500多亩,规模经营率达85%以上,每亩耕地年流转费用1000元,主要发展林果产业、林下经济,并利用银杏果实研究开发了银杏胶囊等相关产品,农户人均务工收入在万元左右;徐州市宋楼镇百年梨园约880亩,有古梨树668株,宋楼镇通过举办梨花节,依托梨园景区打造“赏花、相树、品果,享农家小吃,寻两汉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旅游品牌,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带动了农户增收;淄博市梦泉村依托1200多棵古梨树和明清民居、古长城遗址等资源,建设了梦泉生态旅游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农户以土地入股形式进行土地流转,视树木大小每株每年补偿5-10元,耕地流转费用每亩每年7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旅游开发前的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元。
同时,各市林业部门主要负责筹集古树名木保护资金,对重点区域、有特殊价值的古树名木保护予以资金支持,对急需抢救保护或具有安全隐患类、需重点保护复壮类古树名木提出抢救措施和复壮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并监督实施;所有的古树名木根据分布和权属情况都确定了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日常抚育保护。
寻找差距提升管护水平
正是对外地先进经验的借鉴,让立法专家找到了我市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差距。为此,考察组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是强化立法,依法实施管理。积极借鉴各地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好的经验与做法,做好《条例(草案)》文本起草、调研、论证修改的立法工作,提升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生态建设管理水平。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运用多种方式经常性地开展宣传工作,使什川古梨树保护工作深入人心,提高全民的护树、爱树意识;开设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古梨树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建设古梨树博物馆,以实物、标本、图片、影视资料等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什川古梨园的农业文化遗产。
三是强化创新,增强保护成效。把古梨园保护工作作为什川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在现有农户和旅游园区分散管护的基础上,依托市县财政资金支持的契机,尝试通过购买服务、社会化管护、经营权流转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适度集中管护。尝试开展古梨树认养,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出资认养的方式,对什川古梨树进行结对认养。
四是强化融合,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古梨树资源与旅游综合开发的深度融合,推进什川旅游大景区建设,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好古梨园保护与旅游开发契合度不够、与农户增收致富关联度不高的问题;积极争取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资金支持,加大对什川果品冷冻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果品贮藏保鲜、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网络,增加果农收入。
五是强化监管,提升管护水平。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日常监管考核体系。由古梨园保护中心与古梨树所有者、旅游园区负责人签订管护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量化考核,督促日常管护措施落到实处。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基础上,引进视频监控等现代科技手段,真正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管,弥补人力监管有盲区的不足;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严厉打击砍伐、私搭乱建等损害古梨树的行为。
六是强化技术支撑,改进保护措施。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古树名木抢救性保护措施方面的经验做法,健全完善保护管理技术规范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抢救性保护方案,通过地上环境综合治理、土壤改良、设置复壮沟、有害生物防治、树洞防腐修补、树木支撑加固等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复壮工作;加强与林业院校和古树名木保护方面专家的联系沟通,为古梨树保护管理提供业务技术支持。
相关新闻
- 2017-06-22甘肃省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保障体系
- 2017-06-21白银市会宁县人民法院举办 “弘扬会师精神·树立廉洁家风”主题演讲比赛
- 2017-06-13中国甘肃网通讯员培训班解读《网络安全法》 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图)
- 2017-06-16今年甘肃省将推动出生缺陷防治立法 新生儿可筛查48种以上遗传代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