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登“双峰” 柔弱兰州女子高小丹的生死体验(图)
原标题:连登“双峰”柔弱女子高小丹的生死体验
高小丹在洛子峰顶。
高小丹(左)登顶珠峰后拍照留念。
对话背景:5月22日到26日,土生土长的兰州女子高小丹成功完成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的登顶,成为国内“双峰”连登第一人。她于6月3日平安抵达故土兰州,记者第一时间与她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对话人物:高小丹,35岁,现为雀巢西北区营养品销售经理。2015年开始进行西藏深度旅游,并在一次转山中差点遭遇不测,后来幸运地被当地人救出。当年根据1996年珠峰事故改编的电影《绝命海拔》在国内上映,此时还毫无高海拔攀登经验的高小丹,在看完电影后给自己定下目标:5年内一定要站在珠峰顶上。而实际上,她实现这个目标仅仅用了一年零21天。
对话记者:记者 卢伟山
1一个看似冲动的决定
记者:登顶珠峰是你一直的梦想吗?
高小丹:不是,我在33岁之前从来没有这个想法。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一段时间内我曾经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干什么事儿都提不起精神。于是我就经常利用假期到西藏各地玩儿,2015年时,我和3个伙伴转冈仁波齐山时,因为户外经验不足,装备不齐,差点遭遇不测,后来幸运地被几个当地人救出,这个经历让我其实对登山是抱有非常畏惧的心态的。
记者: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作出这个决定呢?
高小丹:《绝命海拔》(这是一部试图还原1996珠峰事故的电影,当年5月10日,4支登山队同时向珠峰最高点发起冲击,由于天气和各类人为因素的原因,最终造成包括著名登山家罗伯特·霍尔和斯科特·费雪在内的15名登山者死亡,是当时最严重的珠峰登顶事故,记者注)在国内上映,这部片子带给我非常强烈的震撼,让站上地球之巅对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在这时,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5年之内,我必须登上珠峰。
记者:按照普遍的登山理论,想要攀登珠峰,一定要先从其他较低的山峰开始登起,以积累登山经验,也让身体逐步适应在高海拔下进行极限运动,你是不是也采取了这样的步骤?
高小丹:虽然我性格比较倔,但是我也不胡来,当然是按照这个程序来的。2016年5月1日,我在拥有8次珠峰登顶经历的我国著名高山向导旦增带领下,登上了6178米的玉珠峰(位于青海境内,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6月又成功登顶了四姑娘峰二峰,7月又登顶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这些训练,让我初步掌握了登山的技巧。2017年年初的两个月,我进行了系统的体能训练,包括每天10公里以上的跑步和身体核心力量训练。
2一季严酷的专业训练
记者:当你决定今年要登顶珠峰的时候,有没有再进行相关的专业训练呢?
高小丹:这个你问对了,有,而且训练的过程非常痛苦,我甚至觉得比登顶还要痛苦。
记者:能不能说说具体是什么引发的痛苦呢?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高小丹:都有,但是身体上痛苦要更多一些。我从4月初就来到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大本营,开始适应高海拔和技巧训练。在这期间,我的身体不断地发生病变,其间尿道炎、发烧、胆囊炎接连发作,我带的各种抗生素类药物,基本在训练期间吃完了。胆囊炎发作时,疼得我几乎想要放弃,当时都想到了叫直升机救援。
记者:能不能说一说技术上的训练细节呢?
高小丹:因为我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冰上攀爬技巧训练,所以,虽然在登珠峰以前也爬过三座山,但是技术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我以前在登山的过程中经常摔跤,我一直以为是自己的腿部力量不好,但经过向导观察,发现是因为我落地时脚底和冰面接触的角度不对,经过认真的调整,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这个对我的帮助很大,在这次珠峰登顶中,我没有摔跤,既节省了体力,也降低了危险。
3一场被幸运垂青的攀登
记者:当你从营地出发开始向顶峰冲刺时,你觉得自己从身体到精神都做好了准备吗?
高小丹:当时我们训练时,主要在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之间进行穿梭性的攀爬,以让身体进行适应。在训练快结束时,我的身体和心态都保持得还算好。尤其是心态,我告诉所有人:我是来旅游的,能登顶就登顶,不能登顶决不强求。现在看来,这种心态在海拔8000米以上真的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你的命。
记者:第一次尝试就成功登顶珠峰,你如何评价自己?
高小丹:我只能说,我真的非常幸运,要知道很多人尝试多次都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我们5月21日晚上从营地出发时,天气非常不错,风力很小,能见度也很高。我没有多想,就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攀登。大约5个小时,我问向导,还有多久才能到山顶,他告诉我,再有30分钟。我以为他为了鼓励我所以在骗我,但是他说,你自己抬头看啊,山顶就在那里。我抬头看向高处,峰顶确实已经近在眼前,我当时瞬间就觉得浑身轻松,感觉精力饱满。
记者:到达顶峰后,你想到了什么?
高小丹:我们差不多在凌晨2点时到达了峰顶。我当时就想着,感谢上苍赐予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在一个如此和蔼的天气里,来到世界之巅看一眼。经历了这么多,终于来到山顶后,我只有一个想法,我想平安地下山,我想活着回到家人的身边。
4一种接近死亡的体验
记者:有没有遇到与生死有关的艰难抉择?
高小丹:在距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我们遇到了一个夏尔巴人向导和他的印度客户因为氧气耗尽而瘫倒在地。我们当时选择了登顶,因为登顶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而在距离目标如此之近的情况下,真的没有人会因为选择救助别人而放弃这个目标,这是人性自私的一面。但从实际的情况来说,我们自己在如此高的海拔,有没有能力一次救援两个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体力和氧气储备量的情况都要考虑到。
记者:那最终这两个人有没有获救?
高小丹:在我们完成登顶后,下来时,又遇到了他们,此时他们几乎一动不动。但是当我路过那个夏尔巴向导时,看到他抽搐了一下。我就喊我的向导,告诉他这个人还活着。我的向导立即决定救人,并把他的氧气连面罩一起摘下来给了那个倒地的向导,后来又有团队的其他向导,加入了救援印度登山者的行列。最后这两个人都被成功带到了直升机可以抵达的二号营地,然而那位向导的手可能因为被严重冻伤而保不住了,印度登山者也受了重伤。
记者:似乎这件事对你的触动很大。
高小丹:是的,确实如此。如果我和我的向导在下山时,没有发现这两人还活着,并将他们带到二号营地,可能我这辈子都会觉得良心不安。当然,如果在兰州的大街上遇到一个濒危的人,我肯定会立即选择送他去医院,但是在海拔8500米以上时,你很难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有时候,不当的救援就意味着施救者和被救者最终一起死亡。在救援他们的时候,我因为在雪地里站了半个小时左右,一只脚被冻伤,导致我下山的时候用了原计划时间的一倍还要多的时间。但因为那两个人的获救,我的内心是安宁的。
5一种类似顿悟的升华
记者:以后还去登山吗?
高小丹:我想我还是会去的,但是到时候肯定和现在有着不一样的心态。说真话,作为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压力本身很大,加之我这些年都是一个人照顾孩子和母亲,所以事业和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一度让我的生活变得非常灰暗。所以,就想通过这种极限的刺激来重新找回自我。这次登顶珠峰的经历,让我会更加珍惜生命,为了我的家人,我会好好活着。就算以后登山,我也决不会再把登山当成一种手段,去实现另外一种目标,登山就是登山,它本身就有足够的理由促使我再次行动。
记者:对于一些怀揣同样梦想、和你一样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你想说些什么?
高小丹:我确实有话想对那些和我一样梦想登顶珠峰的人说,我希望他们一定要认真训练,扎实准备,多跟专业的高山向导学习,在他们的指导下,一座山一座山地循序渐进。在登珠峰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向导的意见,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自己的能力,要敬畏自然的力量,要知道在那样的海拔高度,大自然任何一个不轻易的举动都会给弱小的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该撤退时就毫不犹豫地撤退,哪怕离峰顶只有几十米。
山永远在那里,而每个人的生命则只有一次。
相关新闻
- 2017-06-01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五里铺站主体结构通过验收
- 2017-06-01兰州市民走进“12345”零距离体验接热线
- 2017-05-30文化旅游融合 突出休闲体验 建设示范新村甘肃省藏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 2017-05-26全国县级兽医机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验证工作在庆阳市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