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永登苦水“十宝”
原标题:苦水“十宝”
苦水是中国大地上的一个小镇,位于甘肃兰州永登。人口仅有3万稍多,面积不过450平方公里,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借用中国古语的一种表达,可以说“镇不在大、有宝则灵”。那么,至少有“十宝”,让苦水形神兼备、富有灵气,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一方福地。
玫瑰
玫瑰是苦水的第一宝,也是小镇的灵魂。
苦水玫瑰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富硒玫瑰品种,据说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苦水被称为“中国玫瑰之乡”。与中国二字联系起来的一乡一镇,在全国恐怕也不是很多的,而苦水就占据了一席。这是多么天斧神工的一种恩赐啊!每到初夏五月,遍野的玫瑰把苦水装扮成红色的花海,就是享誉兰州十大美景之一的“花海玫香”了。
玫瑰之美,使苦水成为绽放于中国大地上的一朵奇葩,美艳至极,芳香四溢。玫瑰之美,也成为人们向往兰州的一个理由,在这里探寻美的真谛与浪漫的气质。因此,玫瑰也被尊之为兰州的市花,代表着这座高原之城的形象和魅力。
高高跷
如果说玫瑰是苦水所拥有的“国字号”自然招牌,那么高高跷就是苦水的“国字号”文化招牌。苦水高高跷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准确的文字记录它由何而始、因何而来,据老人们说大概明朝年间就有了,已经流传了300多年的历史。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表演艺术。它由人和木制道具两部分组成。木制道具一般是拳头般粗的木棍,最高的有3.5米,达到一层楼房的高度。人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将腿和脚绑着固定在木制道具顶部的脚蹬上,身穿传统的戏服,画成秦腔剧中人物的形象,手握兵器、马鞭等物件,凌空踱着碎步威武而惊险地进行表演。这时候人的高度超过了5米,需要观众仰视而欣赏。
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是苦水传统社火表演的时间,高高跷是其中最经典的节目,在太平鼓、舞龙、耍狮、秧歌的相伴下,形成一种热闹非凡的文化景观,吸引着四邻八乡的群众争相观看、连连称奇。用兰州话来说,那真是“绝了”!
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也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太平鼓则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鼓的鼓身为木质,大红颜色,绘有龙狮;鼓面为牛皮,绘有太极图案;鼓体较重,十数斤不等。
表演时,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列出大型的阵势,鼓手们斜背着太平鼓,持鞭击鼓打面,阵容雄浑庞大,节奏起落有序,身法刚健多变,声响震耳欲聋,方圆十数里外都能听到隆隆的鼓声。
太平鼓,鼓太平。苦水太平鼓表演的文化内涵,意在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一表演的时间,现在也一般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与高高跷相映成趣、美美与共,展示出纯朴的乡间民俗和无限的文化情怀。
社火
苦水社火是丝绸之路沿线最壮观的民俗活动之一,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当日表演,集中了高高跷、太平鼓等经典节目。表演之时,演出人员就有几千人,观众就更多了,簇拥在乡村的道路上,场面宏大,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创作的巨幅水墨长卷《苦水社火》,长达31米,是他在丝路沿线采风时为苦水社火的盛况所吸引,用一年半的时间创作而成。这幅画在全国巡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今年四月在兰州展出,更是“惊艳金城”。欣赏这幅画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感到二者有着非常相似的艺术魅力和表现价值,堪称画中之宝。
苦水和苦水人民应该感谢杨晓阳先生,他的慧眼所识、艺术体验和神来之笔,展现了苦水社火的生动场景和磅礴大气,把一个充满人文之气的苦水带到了全国各地。
丹霞地貌
苦水有三片红,第一是玫瑰,第二是社火,第三就是丹霞地貌。这三片红交相融合,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苦水。小时候不懂得丹霞是什么,只知道大人们叫“红板渣山”,有些红得浓,有些红得淡,有些层层叠叠,色彩斑驳。现在想来,那又是天赐苦水的无价之宝了。
苦水丹霞有其独特的个性和价值:首先是它的全域性,几乎镇域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丹霞;其次是它的代表性,苦水丹霞身在海拔1700多米的高处,是高原丹霞的典型代表;第三是它的多样性,有人说我国丹霞地貌的诸种形态尽在其中。有这三点,就足以显示它的神奇所在和动人之处了。
猪驮山大佛
孩提时代,听奶奶讲苦水猪驮山的故事,说清朝初年有一位类似济公式的人物叫李福,是苦水本地土生土长的僧人,“以济孤恤贫救灾难为事”,后来得道成了高僧,人称“李佛”。李佛修行时为修葺萱帽山上的寺庙,自己每天赶一头猪搬运砖瓦,自己身背六块,猪驮四块。这种大义感人至深,大家纷纷投工捐资,把山上的寺庙修葺一新。李佛后来游历天下,人称“风颠和尚”,最后圆寂于西安,传说被康熙皇帝敕封为“渗金佛祖”。
于是,这座萱帽山就改名为猪驮山,也叫李佛山或四月八山,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庙会。猪驮山虽然山高坡陡,路很不好走,但当年80岁高龄的奶奶还凭着一双小脚上过山、拜过佛,回到家就给我们讲听到和看到的许多事,奶奶说李佛是一个“善僧”,我们为人要做善良的人。如今,奶奶已经故去多年了,而她讲的故事犹在耳边。
前些年,猪驮山上塑起了一尊高22米的鎏金铜佛,也是丝绸古道上最大的鎏金铜佛。大佛立于山顶,融于天际,在数公里外都能依然可见。现在,苦水镇的旅游业蒸蒸日上,猪驮山是最核心的景点。登上山顶,可以览尽丹霞地貌,赏遍“花海玫香”,静思人文苦水,感怀历史变迁。
软儿梨
苦水依山傍水,也是一个水果之乡,各色水果品种繁多,尤以软儿梨最为独特,也是兰州作为瓜果城的代表。
软儿梨之所以为人称道,在于它与其他水果相比具有一个特异之处,秋收之时摘下的果子,是绿黄色的,吃起来比较脆硬,而且甜中有点酸涩。但神奇的是,随着冬天冻藏的时间变化,软儿梨能够发生一种截然的变化,质地由脆硬而变软,色泽由绿黄而变黑,味道由酸涩而变甜。就这样,到冬天变成了一个黑黑的“冰疙瘩”,吃的时候经凉水一解冻,那入口即化的滋味真是绝美的享受。
所以,软儿梨也叫“冻梨”,可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保存较长时间,甚至在冰箱里能够冻上一年,做到“冬藏夏吃”。这种滋味只有在自己吃的过程中才能感受了。
拉条子
苦水人好客,给亲朋好友做一顿拉条子,是传统意义上最高礼节的待客之道了,这是充满乡愁的“苦水印象”之一。
做好拉条子有三个讲究:一是要和面,把适量的面加合适的水,再把揉面的功夫做足,捂严盖实,让面“醒”好,精道好拉;二是汤要调好,切出匀称的洋芋丁丁,用臊子炒出来,加水,调料,熬熟;三是面要拉好,不仅要切到位,还要拉到位,不粗不细,恰到好处。煮面,捞面,加汤,一碗端到客人面前的拉条子,面藏在汤里,汤融在面中,色、香、味俱全,就等你享用了。
拉条子是苦水手工面的一种,还有手擀的“长面”,只是和面、制面的方法不同,做汤是一样的,与拉条子并称为“姊妹面”,也是以前待客时或过节时才有的特殊吃法。
烫面饼子
所谓烫面,是与发面相比而言的,发面要经过发酵的过程,烫面是随时和面随时用。用发面做饼子,基本上是今天和面,第二天烙饼子;用烫面做饼子则来得快,用开水和面马上就可以烙饼子了。发面饼一般是家里人自己吃,一次烙得较多些;烫面饼大多是招待客人,一般是趁热一次性就吃完了。
过去,家里来了客人,没什么现成吃的,赶紧烫点面,在锅里加上油,把面饼放进去,翻来翻去,最后烙出来时,一块圆形的饼子变得形状不太规则,颜色看起来焦黄焦黄的。这种饼也称“破布衫”,是对出锅后饼的形状的形象描述。尽管饼的形状不成样子,但因为这样烙出的饼渗油充分,入味比较深,如果再加上苦豆子或玫瑰酱,那更是美上加美、香上加香了。到苦水旅游,这种饼几乎是所有农家乐主打的招牌主食,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韧劲
苦水处于“两山夹一河”的小盆地之中,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而这,也塑造了苦水的人文之宝——韧劲。
在农村,要靠半亩地过日子,那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又必须去面对。这就需要一丝不苟、精耕细作,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最大的产出。所以,在苦水夏收之后,秋茬非常重要,几乎没有闲置的,而且操作得更为精细,以求产出的最大化。这种一丝不苟、精耕细作的韧劲,也浸染于苦水人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传承和基因。目前,虽然做好农业的传统尚在,但更多的人走出家乡、走南闯北,用那种一丝不苟、精耕细作的韧劲,把创业的步伐迈到了全国各地,也展示着苦水的形象和魅力。
(杨映琳 作者单位为兰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