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张掖

让祁连山焕发新容颜——甘肃省张掖市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纪实

17-05-02 17:29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杨梦园

环保督察进行时-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甘肃【专题】

  今年初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谢家湾村养殖户周泽民,经过反复思量,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主动关闭经营多年、位于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内的养殖场,暂时外出务工。“周泽民这个占地4.68亩的养殖场,以前养着100多只羊,羊只粪便既产生水体、土壤污染,还多多少少有大气污染的问题。”乌江镇镇长谢晓军介绍说,周泽民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考虑。

  地处千里河西走廊腹部的张掖,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是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卫国家的生态屏障安全,在张掖各级党委、政府肩负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的同时,当地更多在保护区范围划定前“入驻”的企业、群众作出了跟周泽民一样的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重大举措。”张掖市委书记毛生武说,为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彻底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环保部约谈问题,去年12月以来,张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启动实施了“张掖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行动”,各级党委、政府采取集中统一领导,靠前组织指挥,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整改,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起了一场生态保护的总体战!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积极履行政治责任,保卫家园的“命脉”

  张掖是一个典型的戈壁绿洲城市,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中部黑河湿地、北部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在张掖境内交错衔接,市域面积有一半以上属祁连山水源涵养区,近一半与黑河湿地相连,生态系统多样。可以说,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张掖绿洲的“命脉”所在。

  “张掖处在我国‘两屏三带’陆地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位置,生态屏障功能日益凸显。”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说,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张掖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张掖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其生态保护工作极具复杂性,任务艰巨。祁连山经历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以森林采伐、矿山开采、水电建设、旅游开发为主的较大规模开发,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作为祁连山的“地主”,张掖不仅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停止新的破坏,而且要义不容辞地还清历史欠账。因此,张掖在祁连山生态问题整改上,坚持以“历史问题不放过、历史问题不遗留”为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整改生态突出问题,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命脉”,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掖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指示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中央和省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全市最紧迫、第一位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全力推进生态环保问题整改落实。整改行动开始后,张掖市迅速成立了整改行动指挥部,全市6个县区和53个部门立下“军令状”,所有问题逐一建立台账,挂图作战,由市县两级干部包抓整改一项,验收一项,销号一项,市上组织了三轮直赴所有现场的明察和不定时的暗访,发现工作不力立即追责。至4月21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179项生态环境问题中,张掖市负责整改的171项已完成140项,整改率为81.9%。

  记者注意到,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张掖不仅勇于担当,而且主动作为,严守法律底线和生态红线。这179个生态环境整改问题中,除了49项是环保部约谈指出的外,其余130项都是张掖在组织自查、“回头看”的过程中发现的。目前,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已经过期的探矿采矿项目全部实现了关闭停产,未过期的探矿采矿项目也全部停工停产。此外,张掖对保护区内31个水利水电项目进行全面治理、环境修复,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到位,实现了水电站生态水下泄监控全覆盖,24小时不间断记录监控,并建立了环保、水务部门定期巡查制度。

  与此同时,张掖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和城乡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行动,动员全市900多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5名干部职工和20多万名群众参与其中,又发现和整治了一批生态环保和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综合施策戮力同心

   ——党组织广泛动员,引导全民参与“生态保卫战”

  “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整改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群众必须积极转变生产生活的观念和方式。”记者在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黄家湾村采访时,村支书刘振华对记者说,整改行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动员,把大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将培育农民良好生产生活习惯作为工作重点,按照一个问题不放、一户不落、一处死角不留的办法,最大限度集中开展玉米秸秆整治、废旧地膜回收、临时违章建筑拆除、养殖场区排污整治等专项行动,并设立了6处曝光台,让群众共同监督整治进展。此外,为了给构筑生态屏障“添砖加瓦”,村党支部以建设生态经济复合型农田林网为目标,坚持抓好农田主干道、渠系周边林带、沟边绿化和残次林网的改造,起到了保护水系、防风固沙的作用。

  综合施策,为构筑生态屏障贡献应有之力。正如黄家湾村党组织引导全民参与行动的做法一样,记者在张掖的各个县区采访时发现,张掖各级党委、政府正在动用一切力量,穷尽一切办法,用最坚决的态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欠账。

  临泽县五泉林场处于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早在2006年当地村民曹玉荣就在林场西面的80亩耕地上建立了玉米制种加工的晒场,2013年他在临时租赁的土地上建立了玉米制种的小型加工厂,并建设了彩钢房等用于制种玉米收购加工和存放的设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这个加工场位于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加工项目等人类活动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必须拆除搬迁。”临泽县林业局副局长、五泉林场场长王福明说,2016年11月,他们在自主进行核查时发现了曹玉荣加工厂的情况后,立即着手展开整改行动。得知曹玉荣因欠债问题在金昌监狱服刑的情况后,整改工作人员专程赶赴金昌监狱,与曹玉荣与谈话协商,并征得其同意签订了拆除委托书,同时工作人员还多次找到曹的家属,耐心做工作,仅仅20多天后,加工厂被全部拆除。

  “原来,各地来我们林场区域自驾游的游客比较多,乱扔垃圾现象普遍,既污染了环境,也大大增加了护林员的工作负担。从去年到现在,林场在林区设置了关卡,禁止游客踏足,并重点进行了垃圾的捡拾、打包,然后带回市区集中处理。现在林区比以前干净多了。”肃南县西水林场塔尔沟护林站站长呼海林说,护林站管辖的区域处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为了进一步净化林区环境,站里在做好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管护等日常工作的同时,4名护林员从今年春节后一直忙到了现在,“每天早出晚归、翻山越岭,每人每天平均要走20公里以上,有时候晚上赶不回来,就得自己想办法住在山里边,渴了就吃山里的雪……”

  更多的人在像胡海林和同事们一样奋斗。张掖市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行动开展以来,张掖各县区党委、政府都把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摆在了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并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及群众发力攻坚,扎实推进整改行动,进入了一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总体战。

  在甘州区,当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人大代表在行动”,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环境卫生随手拍”等活动,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和环保教育,层层发动干部群众32万人次参与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形成了领导示范带头、党员干部攻坚克难、企业、群众全面参与的生态环境整改大工作格局。在高台县宣化镇,当地采取“拔红旗插绿旗”挂图式作战方式推进整治;在民乐县三堡镇、民联乡,当地充分发挥党员在生态环境整治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把“十走四治”纳入党员“冬训”、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甘州区安阳乡、南街街道组织党员开展环境整治承诺践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转产就业绿色发展`——共筑美好新未来

  2013年,肃南县马蹄乡的牧民王秀花告别了族人世代生活的草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但这一切,一度让从小生长在草原上的王秀华很不适应。“楼房里受拘束大,草原上相对更自由,平房出入起来方便,周围还可以种草、种菜,养羊的收入也比现在要高一些。”王秀花说,搬入牧民定居点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搞起了舍饲养羊。渐渐地,她明白了过来:虽然她家养羊的数量比以前少了一些,单纯来自养殖的收入有些下降,但却拥有了孩子上学、老人就医、就近务工等诸多生活便利和增收渠道。

  “以前,我们放牧的年收入大约为8万元,现在舍饲养羊的收入约5万元。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享受草原奖补等惠农政策,享受学生小学到高中学杂费、住宿费全免及交通补助、餐补等多种扶持政策,一年能拿到财政惠农补贴资金1.7万余元。另外,丈夫还能在马蹄寺景区就近打工,一年收入也有1万多元。”王秀花对记者说,与家庭收入的稳定增加相比,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放牧生活的终结,草原的生态明显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刚到春天,草场被羊啃得啥草也没有了,现在春天草场的草长势很旺盛,到夏天长得很高,河里流淌的水也比以前大了。

  祁连山是藏、裕固等少数民族的传统牧场。肃南县副县长丑生荣说,近年来,肃南县以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为突破口,将生态移民、退牧还草、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捆绑”在一起,引导农牧民下山,转产就业,从事旅游、劳务输出、商业经营、舍饲养殖等多种产业,既解决了农牧民交通难、通信难、就医难、入学难、吃水难等生活难题,又减轻了祁连山生态的承载压力。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划设后,经过生态搬迁、牧民定居工程,张掖境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范围内的牧民已从1.8万多人下降到2213人。”张掖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祁连山核心区、缓冲区内人为活动对生态的破坏,张掖启动了农牧民易地搬迁工作,以实现核心区内农牧民的全搬迁,今年年内核心区范围内149户、484名农牧民将率先全部迁出。

  核心区、缓冲区是祁连山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但由于保护区规划屡次调整,致使一些旅游、水电及生活设施进入保护区。为了更好地保护祁连山生态,张掖对保护区内所有旅游设施均进行停业整顿。如今,张掖已对处于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的项目实现了全关闭: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的海潮坝旅游景区彻底关闭退出,七一冰川接待站已拆除了所有临时建筑……经过整治,张掖实现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范围内无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的历史性目标,祁连山进入了“最安静”的时期。与此同时,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局,张掖更多地方、更多的人们正在从“小我”的“变局”中积极谋求绿色转型、发展。

  前一段时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郑建军下决心关闭、拆除了自己经营了22年保温材料厂。“我的保温材料厂建于1995年,当时还没有形成黑河湿地保护区。”站在甘州区乌江镇党家寨村已经拆除一空的厂区边,郑建军说,刚开始得知厂子因处于保护区范围内需要拆除的消息,他是有些抵触情绪的,但随后他积极主动自行拆除了厂房等设施,并恢复了厂区原有地貌。作出这一决定,原因是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黑河的水流很大,水里还有鱼,随便一捞就能捞到,不知从何时起,黑河水流越来越小……”

  “张掖是个好地方,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黑河湿地和张掖周边的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美。但我们这里的生态比较脆弱,不能再搞破坏了。生态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为了生态保护大局,损失点个人利益又能算什么。”郑建军说,想到这些,最终忍痛决定拆厂迁址再建,而且自行负担了50多万元的费用。

  “芦荡伴柳草萋萋,碧水连陂数十里。”郑建军在拆除保温材料厂时,特意保留了一棵建厂时栽植的左公柳。郑建军希望,以后在保温材料厂的原址上,也能出现水光潋滟、柳条依依、芦苇丛生、群鸟翩跹的壮丽美景。

  跟郑建军期望的一样,让人们欣喜的是,目前,一项总投资52.6亿元的《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已经全面启动,这项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将使“最安静”的祁连山焕发新的容颜。

精彩推荐

  • 【平凉崆峒】大美生态园:美了乡村 富了百姓 【平凉崆峒】大美生态园:美了乡村 富了百姓
  • 酒泉市瓜州县城市生态文化创新区生态治理项目快速推进 酒泉市瓜州县城市生态文化创新区生态治理项目快速推进
  • 创建水联网·智慧水利创新平台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 杨子兴出席(图) 创建水联网·智慧水利创新平台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 杨子兴出席(图)
  • 民族风情演绎兰州牛肉面经典  小陇带你去看“牛大碗”界的大块头(图) 民族风情演绎兰州牛肉面经典 小陇带你去看“牛大碗”界的大块头(图)
  • 酒泉瓜州县职工运动会助推全民健身(组图) 酒泉瓜州县职工运动会助推全民健身(组图)
  • 兰州:环境卫生差僵尸车停放私自设地锁占公共绿地  四角楼附近环境亟待改善 兰州:环境卫生差僵尸车停放私自设地锁占公共绿地 四角楼附近环境亟待改善
  • 兰州:伪造摩托车驾驶证被查 司机竟掏钱贿赂交警 兰州:伪造摩托车驾驶证被查 司机竟掏钱贿赂交警
  • 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精彩水上表演抢先看(组图) 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精彩水上表演抢先看(组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名
2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候补委
3   中共甘肃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举行 林铎
4   林铎主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 研究加
5   新一届甘肃省委常委集体与媒体记者见面
6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书记、
7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
8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
9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
10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