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西部地理丨岷县闾井镇:风雪哈古古城,放眼狼渡滩90万亩湿地草原

17-04-22 09:0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岷县闾井镇:风雪哈古古城,放眼狼渡滩90万亩湿地草原

狼渡滩湿地草原

哈古古城

草原沼泽

岷县军马场

犏牛拉着低轱辘车

羊群归家

低轱辘车

草原上的牦牛群

《重建古城寺碑记》石碑

  岷县闾井镇的人文姿态和地理风貌令人着迷,它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境内大山纵横,一千多年前就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穿镇而过的闾井河是渭河较大的支流,曾盛产味佳色美的闾鱼。而更使闾井镇出名的是狼渡滩草原,它是定西市唯一的一片高原生态湿地草原,广袤无垠,达90多万亩。

  山涧中洮河水绕着山形,绕着村舍,向前流去,望不到头。山杏花白白粉粉点缀在村落中,好不热闹

  出差采访曾好几次路过岷县,有时短暂停留有时借道路过。直到有一天,岷县的朋友告诉记者说,岷县有一座叫作闾井的古镇,有很特别的地理文化特色,有时间去看看吧,你们一定感兴趣。

  如此看来,这个叫作闾井的古镇便不能“放过”。4月19日,记者从兰州出发,南下前往岷县闾井镇。

  岷县隶属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介于兰州、西安、成都三个顶点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区和定西、天水、陇南、甘南等地的中心。国道212线贯通南北,省道306线横贯东西,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这也就是记者每次出发漳县、宕昌等地时,必经岷县的重要原因。

  出发的这一天,一路都飘着雨。天气湿冷难耐,黑云厚重地压在头顶。从会川下高速走国道,到达岷县需要翻过三座大山,七道梁、分水岭和木寨岭。原本飘雨的天气,当经过这三座大山时,都会由雨变雪,温度骤降。这不,一路走过,山尖都已经被薄薄白雪所覆盖。这也是在春末西北高原所独有的景观。

  一提到岷县,记者首先会想到在兰州的许多超市都能看到的岷县点心。层层酥皮包裹着传统的馅料,酥软香甜,最受老人的喜爱,当然,岷县最有名的是它出产药材,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中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

  我们此行要去的闾井镇就坐落于岷县城东,距离县城72公里。它东靠锁龙乡,西接申都乡,北邻蒲麻镇,南与宕昌县八里乡接壤。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山多沟,平均海拔2600米。气候高寒,年平均气温为4.4℃,无霜期为101天,雨量多,是典型的高寒气候。

  早早出发,近三百公里的路程,快到正午才到达岷县县城。地面干湿各半,气温更冷了,风也大。岷县当地的朋友说,从前一晚开始到今天早晨,都还在下雨呢。接下来要去闾井镇,肯定就更冷了,有厚衣服就早早穿上吧。

  从岷县县城再出发,走306省道继续向着目的地闾井镇驶去。路的两边是山,山下是连片的农田与村舍。山涧中洮河水绕着山形,绕着村舍,向前流去,望不到头。山杏花白白粉粉点缀在村落中,好不热闹。人们拉着车,劳作在田间地头,当下正是当归种苗的时节。

  在一派繁忙的田园场景中,闾井镇就到了。

  四通八达的交通、安逸的田园场景、高寒气候,这些都不是吸引记者前来的主要原因。坐落于此,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哈古古城,以及高原湿地草原狼渡滩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

  在闾井镇政府,记者见到了当地的干部后春义。“欢迎来到闾井镇。”这是见面时,后春义的第一句话。

  可就是这句话,让记者停顿了一下。话本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其中一个字的发音。闾井镇,闾字发音同吕,可是,后春义却在一直念着“鲁”。看到记者顿了一下,后春义便立刻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后春义说,闾井镇的发音,是和它的名字得来有关。那么闾井名字是如何来的呢?这里面还有个颇有渊源的故事。

  放眼望去,农田依旧还留存着井田制划分的模样,像是一个个“井”字写在大地之上

  闾井名字的得来,一说是自古在闾井,人们是以五户一比,五比一阁,仿效井田制劳作,因而得名闾井。现今的闾井镇,放眼望去,农田依旧还留存着井田制划分的模样,像是一个个“井”字写在大地之上。

  还有一说,就要追溯闾井镇的历史了。

  相传,在明天禧年间,在闾井乡的古城内,有一座藏经寺,也叫作常家寺。寺内存有唐玄奘从印度取来的经卷,是一座皇家寺院。清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同时出家的还有一位常姓喇嘛。平日里常喇嘛照顾顺治帝的生活起居,也因此结识了康熙帝。为了感念常喇嘛,康熙帝特下诏在他的家乡岷州闾井修建寺院。

  有意思的是,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康熙字典》中“闾”字的注音有“凌如切”(音lú),这和岷县本地人对“闾井”的“闾”之读音相一致,其他典籍均无此注音,这可能与常喇嘛有关。岷县学者李璘先生在他的《耕余集》里曾提及“闾井”的“闾”字在其他古今大小字典中只有一个注音(即力居切,音lǘ),唯独在《康熙字典》中另有“凌如切”(音lú)这一注音。因而岷县学者包贵忠曾大胆假设:“闾”字“凌如切”这一注音可能为康熙审阅《康熙字典》时由于偶尔翻及“闾”字页,发现其注音与曾经照顾过他的常喇嘛之家乡岷州闾井之“闾”读音有异,故添此注音。

  后来,据考证,藏经寺早已毁于战火,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四月,又重建。以后同治年间又遭毁坏,遗址就在现今的军马场。

  既有遗址在,那就去实地寻找看看。跟随着后春义,来到岷县军马场。沿途跨过一条河流,后春义特意在桥上停下了脚步。“这是闾井河。”后春义依旧念着“鲁”字的音,这一回记者没有再感到惊讶。

  在明代,闾井河的水很大,山上林木茂密。正德年间,有一个叫吕楠的进士,曾写过一首诗《题摩云岭》收录在《岷州志》中。“一江白浪摩云岭,万树青松闾井河。常子枕岷高卧处,月明人唱定羌歌。”

  后春义分析,“一江白浪”“万树青松”应当是当时闾井的景象。而现在闾井河的流量小多了,丰水期枯水期水量变化很大。闾井河出产味佳色美的闾鱼,相传在明代,岷州官员曾向当朝皇帝进贡过这种奇鱼。有人认为,这种鱼实际上是一种难得的高原鲤鱼。

  记者想起来曾在张家川的关山深处见过野生的秦岭细鳞鲑,别称也叫闾鱼。不知道和闾井河的这种同名的鱼是不是师出同门。

  在网上,记者看到一篇文章,提到闾鱼这样描述:“闾鱼是闾井河特有的鱼种,背上有黑的白的斑斑点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闾井本地人形象地称‘金斑’或‘金斑鱼儿’,动物学界叫秦岭细鳞鲑,主要生活在阳关河和张寨河,林口河里,不是每条闾井河的支流都有。闾鱼,是一种肺鱼,长着细而尖利的牙齿,夏日的正午,艳阳高照时会爬上岸来晒太阳,远处看时闪闪发光,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像婴儿般的鸣叫声。肉质鲜嫩可口。”

  这印证了记者的猜测,只可惜现在闾井河已经很少见到这种奇鱼了。

  来来往往的低轱辘车,它与闾井人血脉相连,早已不再只是一种运输工具,还蕴藏着深厚的情怀

  说话间,军马场就到了。

  这里既是军马场所在地,又是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哈古古城遗址处。

  黄土堆砌的城墙,敦实而厚重。冷风嗖嗖地吹,雨点夹杂着雪。军马场的唐小明场长将记者一行迎进了屋内,还请来了闾井当地熟悉历史的常明常老先生。

  院墙将冷风阻挡在了屋外,暖和的屋内常老开讲了:现在哈古古城的这一片区域,在以前,地名就叫古城,是番地。哈古是音译过来的。藏经寺被毁以后,这里依旧还住着人。后来,军马场总部选址在这里,现在成了岷山种蓄场。

  2015年8月,岷山种蓄场在整修院落时,发现一块记录重建古城的石碑。这块《重建古城寺碑记》立于大清乾隆五年(1740年),是对于考证古城历史的重要凭证。

  在古城内,记者见到了这块石碑。碑体下边缘或残损或被混凝土覆盖,字迹无法辨认,碑体另一面亦被混凝土牢牢覆盖。石灰岩质,通高183厘米,碑身宽77厘米,厚18厘米。碑额宽88厘米,碑额正中竖向镌刻篆书体“大清”二字,字周围凿刻云龙纹作为装饰。如今能看到的应是碑阴,碑文共20行,总约600字,详细记载了古城寺重建过程,并对重建后古城寺的盛况做了描述,碑文末尾罗列了参与古城寺重建的关键人物,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跟着唐小明场长爬上城墙顶,风更大了。站在这里,古城西北望麻子滩,东北瞰马场(岷山种畜场)六队滩,东南眺闾井集镇、西南依哈古营盘。

  古城的面积很大,一眼望不到头。唐场长介绍说,古城呈正方形,城墙边长约180米。西北、东南两边城墙中段各向外凸出半圆,其中东南向城墙中段凸出的半圆朝东向开城门。城门用青砖筑成,砖长29厘米、宽14.5厘米、厚6厘米、底有三层石条。城门底宽约5米,门口宽约3米,门洞高约4米。门额原题有“靖安门”三字,现已经毁了。城墙西北二角分别向南、东各凸出半圆,顶半径约5米,墙体土夯,层层厚度均匀,墙体保存较完好。地势高峻的古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面村寨尽在足下。

  村寨向外,就是狼渡滩湿地草原。离开古城前往狼渡滩,短短的15公里路,已经铺好了油路,不一会就到了。

  可是,后春义说,现在有汽车,路况也好,当然快。可是在这之前,都是闾井当地的低轱辘车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伴随着闾井人来来往往。

  回顾历史,秦始皇八年始建临洮郡(即今岷县),始皇三十三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修建万里长城,西起临洮(即今岷县),岷县便是秦长城的西端起点。因而一些秦文化的某些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古时作为战车的低轱辘车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种很特别的木质牛拉车,当地人叫它牛车,附近地方的人叫低轱辘车。低轱辘车车轮低,车轴长,在崎岖的山路和泥泞的草原上能自如运行,不易翻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它是闾井地区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赶集、拉柴、拉田人们都离不开低轱辘车。

  甚至是接亲,在闾井一般都是用低轱辘牛车。不过,接亲时低轱辘车都会装扮一新,驾牛也选体形高大、毛色一致的,头上扎一朵大红花,项上套一挂大扛铃。车厢里安上筵子,几条长棍子弓成弧,收拾在筵子上,高面再蒙上色彩鲜艳的新床单。新娘就坐在特意设置的车厢里小声哭泣,在唢呐声、扛铃声的陪伴下从熟悉的家来到陌生的家……

  来来往往的低轱辘车,它与闾井人血脉相连,早已不再只是一种运输工具,还蕴藏着深厚的情怀。

  现在,低轱辘车已经很少了。有的也为了更长久使用,将木质的轱辘换成了橡胶,但是拉车的犏牛,还是跟着主人,风里来雨里去,往返在田间与家的路途中。

  虽说名字中有“狼”,但是狼渡滩湿地草原显露出来的多是柔情

  车窗外的雨更密集了,气温也一降再降,雨点拉成雨丝,风吹散了头发,也吹来了雪粒子。

  历史上的狼渡滩,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这片草原的历史与它的辽阔形成了正比。茶马古道横穿草原,是镶嵌在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五千年前,为西周王朝,秦汉部落牧马之地,三国魏、蜀多次交战的古战场,是羌汉争霸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推动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狼渡滩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三国”邓艾引兵从狼渡滩而过出阳关,入陇南宕昌“官亭”偷袭蜀中;清朝陕甘总督年羹尧将军西征曾屯兵狼渡滩,被贬后子孙流放年家大庄;康熙皇帝御赐闾井古城;明朝时期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发动洮(州)河(州)之战失利败走马坞、礼县,也曾屯兵狼渡滩。

  高冷阴湿,晴一天阴两天,这是唐场长形容的闾井气候。海拔高,3200米的高度在狼渡滩是常见的,海拔高自然温度低,年平均气温4.9℃。全年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够沐浴在阳光中,让狼渡滩经常雨雪交加,而且这里雹灾严重,有时还会有鸡蛋大的冰雹。就像此时此刻,站在草原上,温度大约就在零摄氏度左右。历史的厚重,在这一刻,化成了一个字“冷”。

  根据马欲飞、马尚清在《闾井古城藏经寺考》一文中描述当年年长者回忆碑文:“闾井者,古之羌夷也,四面皆下。六月飞雪,问及老人,老人曰,岁岁皆然……”

  集中连片的草原,横跨二区三县,涵盖陇南、定西两大地区,岷县、礼县、宕昌三县。面积达90多万亩,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丘陵与平原相间,地势平坦开阔,河流纵横。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茂,野生动物甚多,经常有狼在这里觅食饮水,狼渡滩因此而得名。

  再加上这里河流湿地遍布,草原与森林山区相连,人们在此放牧,成群的牛、马、羊在草原上怡然自得。有了湿地,就有了各种水鸟来此安家。除了狼以外,狐狸、鹿、黑熊都可以见到。老虎鼻梁、豹子沟等,都是当地的地名,从这些地名当中可以看出,狼渡滩湿地草原是动物们的乐园。

  虽说名字中有“狼”,但是狼渡滩湿地草原显露出来的多是柔情。军马健壮,牛羊成群,人们在草原周边,开荒种地。当归、玉米、大豆、马铃薯,养活了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

  天色逐渐暗淡下来,水鸟扑棱棱飞进草丛。远处山尖的白雪,连同这片草原都沉浸在一片暮色之中,静默不语。当寒冷过去,盛夏时节的狼渡滩,低轱辘车缓缓驶过,便又可以重现以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象。

  文/图 记者 周言文 刘小雷

精彩推荐

  • 兰州故事丨青春无悔激情飞扬 47年前我从武汉初到酒泉的日子(图) 兰州故事丨青春无悔激情飞扬 47年前我从武汉初到酒泉的日子(图)
  • 白银会宁作家孙志诚的“犟劲”(图) 白银会宁作家孙志诚的“犟劲”(图)
  • 林铎在陇西调研时强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支撑 林铎在陇西调研时强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支撑
  • 兰州市民请注意:春天放风筝,小心“隐形杀手”伤人(图) 兰州市民请注意:春天放风筝,小心“隐形杀手”伤人(图)
  • 兰州西固区先锋路街道举办主题科普活动(图) 兰州西固区先锋路街道举办主题科普活动(图)
  • 甘肃省3名才俊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甘肃省3名才俊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图) 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图)
  • 兰州新区“新华杯”全民阅读周活动启动(图) 兰州新区“新华杯”全民阅读周活动启动(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首次立项批复国家高速公路项目
2   图解:今后五年 甘肃贫困县脱贫要这么
3   唐仁健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专题研
4   甘肃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
5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会见路易·艾黎亲友团
6   陇拍客|兰州什川:梨花已开 请收请柬
7   柳鹏任武威市委书记
8   孙伟在陇南调研时强调:矢志苦干实干
9   甘肃省第6所“国珍书屋”落户平凉市崆
10   林铎在兰州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