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故事丨青春无悔激情飞扬 47年前我从武汉初到酒泉的日子(图)
原标题:青春无悔激情飞扬47年前我从武汉初到酒泉的日子
讲述人:蒋国和兰州某企业工程师
1968年,和同学在武汉长江大桥留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部队检查线路
个人的记忆,是整个历史大事件的血肉。1970年,5位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年轻人,他们刚刚从武汉水电学院毕业,带着对青春的激情,来到甘肃酒泉。从此,他们的人生开始了新的篇章。
今年70岁的蒋国和就是5位年轻人中的一员。蒋国和祖籍江苏常州,他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上海的纺织厂技工。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批支援内地的技工,来到了江西南昌。蒋国和就是在南昌长大的,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武汉水电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和其他4名同学被分配到了西北电管局酒泉供电所。
那时,对于他们而言,甘肃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这些年轻人只是听过甘肃的名字而已,有的人还知道有个敦煌,至于其他的就所知不多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告别了江南水乡,来到河西走廊,从此落地生根,将自己人生中最为精彩的岁月,写在酒泉的戈壁荒原上。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一个江南游子的陇上故事。
到酒泉,第一次洗手,就是一个挑战
尽管我们到酒泉正是八月天。可是,酒泉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却是冷,那是一种冰冷刺骨的寒冷。
这种冷,不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而是酒泉的地下水所带来的。刚到酒泉,我们打了一盆凉水,准备洗一下,谁知,手刚伸到盆子里,就感到一种刺骨的冰冷,那好像是钢针扎的一样的痛。手飞速抽出水盆,不停地甩,以此来减缓疼痛。原来,酒泉这里的水都是地下水,是祁连山的冰雪融化后而来的。天气越热,冰雪的融化量就越大,地下水就越冷。
好在,单位上的老师傅非常热情,他们详细地给我们讲解缘由。这时,我们才发现,抬头向南就能看见祁连山顶的皑皑积雪。这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第二天,早上锻炼的时候,又遇到一件怪事。
按照我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要晨练。我的晨练项目是长跑。谁知,我没有跑几步就发现气喘吁吁,累得不行。而心脏似乎像要跳出来一样,我不由自主蹲下,用手捂着胸口。过了好一阵,剧烈跳动的心情才逐渐恢复了平静。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原反应啊。对环境的不适应,不仅反应在运动中,生活中也有展现。不久,我发现指甲盖慢慢地凹陷了下去,而且发紫。这是怎么回事?我很紧张,就去看大夫。大夫说,这也是高原反应的一种现象,过几天就好了。果然,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指甲又慢慢地回复了原来的状况。
很快,冬天就到了。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人来说,在西北的冬天,无疑是一个很难熬的日子。在西北风的呼啸声中,我们将自己捂了个严严实实。好在供电部门的福利还不错,给我们发了冬季工作服。我将棉帽子、棉衣穿上,又套上皮衣、皮裤、大头皮靴,可谓是全副武装。就这样,我还是觉得有些冷,手指头冻得生疼。
我们单位临街,有一次,下大雪了,我站在单位门口,眼前全部是白茫茫一片,公路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马路上的赶车人,裹着羊皮大衣,往毛驴车上一躺,而毛驴身上,还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冰溜子。毛驴嘴上则是热气喷出后形成的一圈“白胡子”,随着毛驴车的行进,冰溜子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再看看路边树上,也是一溜溜的白色树挂。天地仿佛被白色所笼罩。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北国风光了。
检修线路,骑自行车,成了一个考验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过年了。春节,对于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熬的日子。可是,更加考验我们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啥事情?包饺子!过年了,单位照顾我们这些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年轻人,特地做了饺子。这可给我们出了难题。在老家,我们过年吃的也是米饭,包饺子却是头一回。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食堂将饺子馅和揉好的面都发给了大家。尽管如此,这依旧是个难题。我端着饺子馅和面,在院子转圈圈,不知道怎么办。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老师傅走了过来,问我怎么还在转圈圈。我说,我不会包饺子。老师傅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来帮你忙。于是,我们回到宿舍,老师傅找了一个啤酒瓶子,用它擀皮子,我则在旁边帮忙,等老师傅把皮子擀好后,我也学着包饺子了。老师傅技术娴熟,很快就把我的饺子包好了,然后端到伙房煮熟。我到西北的第一个春节,就这样匆匆而过。虽然过得很简陋,但却让我终生难忘。后来,我回家探亲,经常和家人说起这个春节。
第二年,父亲利用出差的机会,专程来看望我。见到父亲,我自然非常高兴,父亲也很高兴。我问酒泉如何?父亲说还可以。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见到我的时候,内心难过得不行。父亲觉得西北太荒凉了。他回家给母亲说,过了兰州后,就一路不见人烟,火车走了半天,才见到一个穿着羊皮袄,躺在山坡上的放羊人。这是父亲头一次见到这么荒凉的地方。后来每逢我回家,父亲就赶忙给我买好吃的。
尽管戈壁滩上很荒凉,但我工作的劲头却很足。我们一到酒泉供电所,就被分配到了最基层的班组。这时,又有一个考验出现在我面前。
啥考验呢?骑自行车!那时,我们基层单位为检修线路方便,给我配发了一辆自行车。可是,我却不会骑自行车。怎么办?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在单位后院匆匆练习了半天,就骑着自行车,跟着大家出发检修线路了。谁知,在酒泉西关大坡上却经历了生死历险。我骑着车顺大坡而下,到半坡的时候,却发现路边停着一辆大卡车,此时,一辆大车也正在呼呼上坡。这时我应该下车让大车过了再走。谁知我却慌了手脚,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骑着车冲着大卡车而去,在两辆卡车的缝隙中东拐西拐,堪堪和卡车擦肩而过。至今,想起了还感到后怕。
四十余年,扎根陇上,我也成了地道的甘肃人
工作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考验中进行。有苦也有甜。有一次,我们去给酒泉一个叫下河清的地方装表供电。就在我站在凳子上安装表盘的时候,忽然一条大蛇从草丛中向我游来。我紧张极了,站在凳子上不知所措。就在这时,边上的一个乡亲眼疾手快,拿起一个长竿将蛇挑到边上的水渠中。危险解除了,我们继续工作,顺利将电表安装到位。电通了,清凉的地下水被抽了上来,这里也从此结束了靠天吃饭的日子。后来,乡亲们告诉我,自从抽出水后,牲口喝了这甜水,都不喝涝坝里的水了。
我们也在磨砺中进步,有一次分析电事故时,由于自己情况摸得不透,学过的知识也没有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结果在会上,被别人问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从那以后,我就注重了知识的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出差到兰州的机会,在新华书店购买有关书籍带回单位学习。随着时间推移,我也从基层工作岗位调到了管理岗位上,从管理普通业务到管理厂矿、军工用电等。业务范围也从酒泉到嘉峪关、玉门、玉门镇和部队军工用电等,从一般技术员成长为工程师,还参加过全省用电业务竞赛并获得奖励。
后来,我在酒泉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姑娘。门当户对,千里姻缘一线牵。也像一首歌谣中所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我们很快组建了家庭。结婚后,我算是把根彻底地扎在了大西北的甘肃了,后来我们又从酒泉调到了兰州。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但回忆起曾经的往事,那段岁月,至今让我激情飞扬。
文/图 首席记者 王文元
相关新闻
- 2017-04-21青兰高速柳沟河到兰州东之间连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甘肃省公安厅五项措施严防事故
- 2017-04-20兰州城关区小学生横穿马路酿事故 安全警钟再敲响
- 2017-04-19让娃娃们讲好传统文化的“兰州故事”
- 2017-04-19一季度兰州市安全事故各项指标全面下降